•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西方文化典故(西方文化中出自典故的人名)

西方文化典故(西方文化中出自典故的人名)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5-07 13:09 浏览:6 次

1.西方文化中出自典故的人名

西方典故中的人名很多,有关的例子列举如下:

1.Judas Kiss 犹大之吻

犹大之吻是《圣经》中的故事,犹大是耶稣的十二教徒之一,却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将耶稣以三十块银币的价格出卖给了敌人。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耶稣作为暗号来让敌人认出耶稣。所以,犹大之吻象征着背叛、死亡、口蜜腹剑。

2.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

禁果是在《圣经》中伊甸园“知善恶树”上结的果实。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对亚当及夏娃说园中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吃、也不可摸”。然而亚当和夏娃受魔鬼引诱,不顾上帝的吩咐进食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把他们赶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3.the Garden of Eden伊甸园

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类的祖先男人亚当,让他看守园子。再用亚当的一个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来陪伴亚当。他们在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所以,伊甸园通常被比喻为“人间的乐园”。

4.Ivory Tower象牙塔

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Sainte-Beuve Charles Augustin)在书函《致维尔曼》中批评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Vigny,Alfred Victor1797-1863))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5.Platonic Love 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 《理想国》、《法律》等。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柏拉图式的爱情”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6.Noah's Ark 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的典故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西方文化典故英文,西方文化典故网站,西方文化的典故

2.西方文化中出自典故的人名

西方典故中的人名很多,有关的例子列举如下: 1.Judas Kiss 犹大之吻犹大之吻是《圣经》中的故事,犹大是耶稣的十二教徒之一,却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将耶稣以三十块银币的价格出卖给了敌人。

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耶稣作为暗号来让敌人认出耶稣。

所以,犹大之吻象征着背叛、死亡、口蜜腹剑。 2.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禁果是在《圣经》中伊甸园“知善恶树”上结的果实。

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对亚当及夏娃说园中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吃、也不可摸”。然而亚当和夏娃受魔鬼引诱,不顾上帝的吩咐进食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

上帝因此把他们赶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3.the Garden of Eden伊甸园根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照自己的形像造了人类的祖先男人亚当,让他看守园子。

再用亚当的一个肋骨创造了女人夏娃来陪伴亚当。他们在伊甸园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所以,伊甸园通常被比喻为“人间的乐园”。 4.Ivory Tower象牙塔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Sainte-Beuve Charles Augustin)在书函《致维尔曼》中批评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Vigny,Alfred Victor1797-1863))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

“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5.Platonic Love 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其哲学思想对唯心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影响极大,代表作有 《理想国》、《法律》等。他主张人的绝对精神,而忽视肉体感受。

“柏拉图式的爱情”即是没有肉体性欲,而是绝对精神的男女爱恋。 6.Noah's Ark 诺亚方舟诺亚方舟的典故出自《圣经》。

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虑,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而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

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了。后来人们常用此语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典故,西方文化

3.中西方神话故事对比

对比东西方神话故事,二者的文化的源头不同,西方神话更开朗,更浪漫,自由,男女之间更平等,文学艺术哲学的地位更高,少有官气,而中国的神话相比之下则具有明显的尊卑有序的等级制,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因子。

中西方神话的差异如下:

一、起源不同

中国神话起源于各个部族的图腾崇拜,历史悠久,始祖神和天神合一,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始祖神,所以在中国无法找到一个统治神界的至高无上的神,而西方神话产生较晚,而且不同于中国的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各氏族融合较好,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神界体系。

二、神的形象和变化不同

1.中国神开始经常是人兽的结合体,体现对图腾的崇拜。西方神话大部分神是以完美人的形象出现,是人格化的神。

2.变化不同,中国的神有从男性向女性变化、从半人半兽向全人转变的趋势,而西方神话很少有这种情况。

三、本性不同

1.中国神话强调团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西方神话个性张扬、强调原欲。

2.中国神话更注重实用性,西方神话更注重灵魂救赎。

西方文化典故

相关推荐:
  • 典故一毛不拔(一毛不拔的故事)
  • 梦落花典故(落花惜出自哪个典故)
  • 风雨同行典故(风雨同行的意思)
  • 深蓝浅蓝典故(《浅蓝深蓝》的故事内容)
  • 玉蝉典故(玉蝉有什么故事吗)
上一篇:关于回到童的诗句(回到童年的七律句子) 下一篇:一斗米的典故(“一碗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有故事典故的成语(有典故的成语200个)
金弹子典故(临潼斗宝的典故是关于什么)
卡拉赞的典故(关于卡拉赞的故事)
责任担当(有担当有责任的名人小故事)
归壁于赵典故(谁有《完璧归赵》典故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0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