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三水典故(谁知道三水的来历?)

三水典故(谁知道三水的来历?)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6-09 15:45 浏览:67 次

1.谁知道"三水"的来历?

因县治所在地河口控西、北、绥三江汇流,取“三水合流”之意,定县名为三水。

三水区白坭镇银洲贝丘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三水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居住活动。据旧志载:三水之地,秦时属南海郡。

西汉至东晋属番禺、四会县。隋、唐以后中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水地区远离所属县治,官府鞭长莫及,成为“冲、难之区”。明朝为了绥靖边远,有利统治,遂于嘉靖五年(1526年)分割南海县34图;高要县17图设置新县,隶属广州府。

扩展资料

三水区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样性。三水区地形狭长,南北相距68km,东西相距30km,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半丘陵区。西北部多为200~300m的低山高丘,最高峰西平岭海拔591m。

东部、中部、南部均为低壑丘陵台地,河涌纵横,土地肥沃;西北部为低山高丘,土壤母质为砂砾岩、变质砂岩、花岗岩及石灰石等,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

分布于全区各地的丘陵区,均为砂岩、沙页岩、砾岩赤红壤等组成,约占24.4%。其余为泥沙冲积平原和河网地带,土地肥沃。形成了“三山二水五分田”的土地分布格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水区

2.古代三水是那三水

黄河,长江,渭河

黄河

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长江

长江,位于中国境内,全长6397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 ,是中国、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流。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是世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渭河

渭河(Weihe River),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渭河南有东西走向的秦岭横亘,北有六盘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为东西二部:西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东为关中平原区。

典故

3.广东佛山三水为何得名

三水区白坭镇银洲贝丘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三水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居住活动。

据西江、北江、绥江汇流(三江汇流)旧志载:三水之地,秦时属南海郡。西汉至东晋属番禺、四会县。

隋、唐以后中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三水地区远离所属县治,官府鞭长莫及,成为“冲、难之区”。明王朝为了绥靖边远,有利统治,遂于嘉靖五年(1526年)分割南海县34图;高要县17图设置新县,隶属广州府。

因县治所在地河口控西、北、绥三江汇流,取“三水合流”之意,定县名为三水。

4.关于抗日时期三水的文章

芦苞二一零抗日战役 一九三八年秋,三水县城沦为日占区,县政府北撤到芦苞镇。

敌我相持于南边、黄塘一带。 芦苞这个紧靠北江河畔的小市镇,那时既是三水县偏安之地,又是从沦陷区进入战时省会韶关市的重要通道之一。

商贾货物,络绎于途,入夜华灯照耀,人声鼎沸,市面畸形繁荣,时人称之曰“小广州”。 盘踞三水县城之日敌,因屡受抗日军民的袭击,寝食难安,久欲扩大外围据点,扫除北江下游沿岸障碍,清除威胁。

一九四一年初,乃趁春汛之机,纠结较大兵力向芦苞突袭。 二月十日凌晨,日军从西南镇开拔,沿芦西公路北犯。

至杨梅圩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沿公路北侵,一路西出坳头桥(地名)直扑黄塘圩,企图沿基围北上,以分进合击之势,攻取芦苞。 进犯的日军除步兵外还有骑兵,武装除有轻重机枪多挺外,还有迫击炮、小钢炮。

抗日防守的部队只有税警总团的部分官兵和县属地方团队(壮丁常备队)的人员,武器除有少数轻机枪外,多为窳劣的七九步枪,弹药也很不足。兵力和武器虽然敌我悬殊,然而民众保家乡、卫领土的决心,激励着士卒的斗志,他们充分利用谙熟地形的有利条件,与敌周旋于南边、宝月一喧,日军无法前进。

北上的日军虽然受阻,但谁料大塘圩的日军却乘虚南下,轻取芦苞。原来,驻西南镇的日军早已电告广州日酋,派兵从花县北上作呼应。

广州日军突破国民党军“四挺”的防线,陷花县的赤坭、白坭两圩后,挥兵占夺芦苞背后的大塘圩,再沿基围南向芦苞。当时,驻防芦苞的军队悉数开赴南边抗敌,圩内的武装力量只有负责地方治安的芦苞警察派出所的警员十余人。

他们未受过打仗的训练,武器更为低劣,接大塘报警之后,所长区展常亲率警员,急驰彭街村,登上碉楼抵坑。他们虽然有同仇敌忾之心,保卫家乡之志,然而强弱之势有如天壤,守土有心,回天乏力,抗击一阵之后,乃弃楼泅水西渡胥江,转进西岸去了。

阻敌于南边、黄塘一带的军民,自清晨战至黄昏,及他们回顾芦苞方面大火冲天,方悉芦苞失守。为避免前后受敌,忍痛撤离。

攻占芦苞的敌军,不敢在圩内久留,纵火焚掠后,即移宿于南岸曹村。后据村人说:敌人一个军曹为抗日军队击毙,是夜在村中举哀焚化。

次日天明,两路侵犯芦苞的日军怆惶窜回西南镇。 黄塘坳头桥保卫战 1938年夏,日军为加强其所占领的河口、西南等地的外围力量,便调集步兵、炮兵千余,以杨梅西村为据点,进犯黄塘玗。

当时驻守黄塘一线的地方部队是国民兵团自卫第三大队欧芳辖下的欧进良、李亨两个中队和国民党暂编第八师四团三营覃奋皋连的一个排。自卫队驻守黄塘正面北江大堤上灰窑,暂八师的那个排防守前沿阵地坳头桥。

7月28日(农历六月十二),晨光熹微,日军前头部队便频频发炮,炮弹多落在正面防线的小洞村前后和北江堤岸。天亮了,日军主力部队开到小涡尾集结,在黄塘涌南龟陵冈观察点的通讯兵欧恒发现敌情,即行报告队部。

队部当机立断,即把龟陵冈的机枪排撤回涌北,缩短防线,集中力量,并合成一条长一百多米的弧形阵地,分别把三挺机枪隐蔽在掩体里,随时迎击来犯之敌,并把坳头石桥拆毁。 日军满以为发炮后已摧毁黄塘涌防御工事。

午后,大批日军便肆无忌惮地蜂拥而来。来到涌边,见坳头石桥已毁,未敢长驱直进,就在距涌边约百米处布起阵来。

当此之际,自卫队先发制人,隐伏在掩体里的三挺机枪对准日敌猛烈扫射。日军猝不及防,仓皇还击。

由于敌阵处于开阔地带,又在自卫队机枪持续扫射下,阵脚大乱,伤亡惨重,溃不成军,狼狈而逃。自卫队首战告捷。

然而日军未肯罢休,未几便增调大批步兵到来,敌后炮兵也向自卫队这边发炮,猛烈轰击,用以掩护步兵过涌。自卫队则坚守环壕掩体,迎头痛击。

激战约一小时,日军仍未得逞,便再增兵,加强进犯力量,并在战术上由集中攻坚改变而为小股分散作战,战斗时打时歇。自卫队针对日军改换战术的情况,立即调配好机枪、步枪,组成若干个火力网点,迎击各股日军,使之无法越过黄塘涌。

时近傍晚,李其林营长送来重机枪四挺和迫击炮四门,用以增强火力,又率同覃奋皋连长,与欧、李自卫中队长等亲临火线督战。自卫队炮兵猛烈轰击麦岗、小涡尾敌后阵地,使其后援难继。

日军前后捱打,战到入夜,只好悄悄退回小涡尾。自卫队也暂停战斗,加固阵地。

至当夜八、九点钟,大批日军又从小涡尾开来,以机枪队为主力,配以小钢炮猛烈轰击,以图一举摧毁自卫队阵地。待敌靠近,自卫队即以密集炮火回击,双方隔涌对峙,一时枪炮大作,火光四起。

战到凌辱四点,日军始终不能越过坳头桥半步,最后只得撤退。 翌日黎明,自卫队侦察兵送回报告:日军在麦岗一带忙于收尸,用军车满载而去。

又据报日军已于黎明前撤返杨梅西村据点。采纳哦。

三水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禧的典故(“囍”与“禧”区别,用法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制造养花配土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清字成语典故(清字的成语有哪些?)
万里觅封侯典故(当年万里觅封侯运用了什么典故)
永州名人典故(湖南永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典故取名(出自典故的男孩名字)
而且是典故(有哪些寓言故事而且是成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0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