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经典故事 » 内忧外患的典故(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事例有哪些?最好是分类的,比如金融,科学,)

内忧外患的典故(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事例有哪些?最好是分类的,比如金融,科学,)

分类:经典故事 日期:2022-06-22 14:27 浏览:6 次

1.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事例有哪些?最好是分类的,比如金融,科学,

政治:官场风气糜烂,贪位保荣,压榨百姓,不问国事,不问民生。

官员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清朝和若干帝国主义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国家被半殖民化,主权领土丧失。

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起义军动摇清朝统治。军事:八旗制度使八旗子弟荒废武备,奢华淫靡,满清军事退步。

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起义军给清朝军事力量造成巨大打击。清朝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失败,满人的军事实力下降,依靠汉族地主阶级。

文化:太平天国,捻军,白莲教等起义军的拜上帝教,天主教,还有西方的基督教给清朝统治的儒学,佛教带来冲击。洋务运动和新政给国民带进新思想。

帝国主义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等很多世界瑰宝,世界文化受损。国民麻木,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战争和起义以及匪徒给经济农业和贸易带来巨大打击。

科技: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民族:满人加强对汉人的剥削和残酷统治,列强入侵和改革使汉人开始掌权。

太平天国等此起彼伏的反清斗争加剧了满汉矛盾和阶级矛盾。疆域:1759年清朝疆域1316万平方公里。

1911年清朝疆域1141万平方公里。东北,西北大量领土被割占。

2.内忧外患

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也指内部的纠纷和外部的压力。

一、拼音

内忧外患 [ nèi yōu wài huàn ]

二、出处

先秦·管子《管子·戒》:公召中妇诸子曰:“女焉闻吾有行也?”对曰:“妾人闻之,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今君外舍而不鼎馈,君非有内忧也,妾是以知君之将有行也。”

释义:

桓公把中妇诸子召来说:“你怎么知道我要外出呢?”回答说:“据我所知,您凡出宿于外而不列鼎进食,不是有内忧,就是有外患。现在您出宿外舍而不列鼎进食,既然没有内忧,所以我知道您一定将要外出了。”

三、例句

1、解放初期,我们国家内忧外患,日子很不好过。

2、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国无宁日,人民渴望有安邦定国的志士出现,挽救民族的危亡。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内外交困 [ nèi wài jiāo kùn ]

释义:交:同时;困:困境。里里外外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当代·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例句:他家里有病人,商店又倒闭了,顿时陷入内外交困之中。

二、反义词:

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释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至今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翻译:直到现今桓公重用管仲,才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内忧外患的典故

相关推荐:
  • 书名人典故(十个四大名著的人物典故)
  • 不花典故(俗话说:房前不栽树,屋后不种花,这句话有什么典故吗)
  • 三乐(孔子的三乐的由来和内容)
  • 望城典故(望城县名字的由来)
  • 尼采典故(求尼采的故事)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本科要考几科(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有哪些科目) 下一篇:五谷丰登典故(五谷丰登成语典故的介绍)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不忍心
冰壶洞将军的脚典故(谁有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洞》?)
杭嘉湖典故(林则徐的故事)
西汉将领典故(想找些汉朝时的名将故事)
人生失意(历史上人生失意的名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7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