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故事 » 励志故事 » 言多必失的典故(历史上言多必失的例子)

言多必失的典故(历史上言多必失的例子)

分类:励志故事 日期:2022-06-29 13:48 浏览:6 次

1.历史上言多必失的例子

很典型的《杨修之死》。

曹操聚集兵队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正碰上厨师进鸡汤。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

正沉吟间,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答道:“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鸡肋!” 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让随行士兵收拾行装,准备撤兵。

有人报告给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惊,于是请杨修至帐中问道:“您何收拾行装?”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来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

如今进兵不能胜利,退兵让人耻笑,在这里没有益处,不如早日回去,来日魏王必然班师还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装,免得临到走时慌乱。”

夏侯惇说:“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后也收拾行装。于是军营中的诸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朝的。

塞北进贡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

杨修见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将酥吃完了。曹操问其原因,杨修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喜笑,而心里却厌恶杨修。

扩展资料: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文学家。 杨修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建安年间(196—220)被推选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后改人丞相府仓曹属主簿 。

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言多必失:言多必失是一个成语,拼音yán duō bì shī,作谓语、宾语,言多必失意思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出自《鬼谷子·中经》:“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出处:《鬼谷子·中经》:“却语”者,察伺短也。

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其人恐畏,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

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近义词】:直言贾祸、祸从口出 【反义词】:谨小慎微、少说为妙、守口如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言多必失。

2.言多必有失的故事

鹦鹉和家猫

有人买回一只鹦鹉,精心地饲养,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只被驯养的鹦鹉,高兴得不停地叫唤。一只家猫看见了它,问它是谁,哪来的。它答道:“我是主人刚买来的。”猫说:“你这胆大的东西,怎么刚来就这么叽叽喳喳地叫。我是这里长大的,主人都不允许我这样做。有时若这么做了,他会大发脾气,赶我出去。”鹦鹉回答说:“好管家太太,你最好赶快出去。主人喜爱我悦耳的声音,而讨厌你的叫声。”

【小故事的启迪】会说话的多说,不会说话的少开口,要小心言多必失。成功人士大多沉默寡言,不多开口,这不是说沉默寡言能够做出什么创造性贡献,而是减少错误的发生。

言多必失,典故

3.言多必失是什么意思

言多必失

拼音:[ yán duō bì shī ]

解释: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

出处:《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造句:

(1)吴昊没有过多的解释自己是否来自鬼谷,所谓言多必失,欲盖弥彰,吴昊选择沉默应对,但是听到荒云的话语,还是忍不住,出言挤兑。

(2)但是此时的风羽则是没有在说话他知道言多必失,有些时候不要太坚持,这是如今风羽领悟出来的一个道理。

(3)原本还想问问具体是做什么销售,但汪少怕言多必失,干脆装着一副涉世未深的样子,静观其变。

(4)表哥自幼饱读诗书,总说言多必失,所以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不说出来。

(5)朱大鹏却牢牢急着苏先生的叮嘱,不给对方更多套问自己根底的机会,以免言多必失。

4.“言多必失,行多必过”是什么意思

“言多必失,行多必过”的意思是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事情做多了一定会有过错。

言多必失是一句成语,出自《鬼谷子·中经》:“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鬼谷子·中经》:“却语”者,察伺短也。

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1),其人恐畏,然后结信,以安其心(2),收语尽藏而却之(3),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4)。

(1)时禁:除规定时间以外禁止出入,这是轻视对方的办法。 (2)结以安其心:对方如果抱畏惧之念,虽然必须要他服从我方,但要以诚相待,使其安心。

(3)收语尽藏而却之:收起以前所使用的威胁语言,从此矢口不谈。 (4)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很多人面前不要让人们知道自己无能。

扩展资料: 鬼谷子:王诩,又名王禅,鬼谷子,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

因隐居清溪之 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

《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

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

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言多必失。

言多必失的典故

相关推荐:
  • 兰亭序典故(《兰亭序》的故事)
  • 典故落魄(失魂落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表现,这个词出自哪里,有何典故)
  • 智字(孔子关于智的故事)
  • 鳞次栉比典故(鳞次栉比,身临其境,周而复始,此起彼伏,引经据典,遍稽群籍,)
  • 成语典故何(有关何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制造业和商贸业(商贸企业的会计核算与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有什么不同?搜狗问问) 下一篇:给鞋消毒杀菌的方法(鞋子消毒的方法)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故事分类

灵异 爱情
经典 哲理
感人 励志

文学典故30题(请找出25个中国文学史上的典故)
有关猴(有关猴的古代历史典故)
谢安的典故成语(与谢安有关的成语典故)
当两颗心在异国相遇时,他们玩得很开心,摒弃了这份爱
关之琳高尔夫的典故(关之琳高尔夫球事件是怎么回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9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