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古诗文 » 动物古诗文 »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分类:动物古诗文, 古诗文 日期:2022-09-15 21:47 浏览:19 次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原文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翻译

  前秦的苻融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大声呼喊捉贼。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老妇人抓贼并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可以让二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贼于是认罪。原来这是因为贼如果擅长奔跑,必定不会被人抓住,所以知道不擅长跑的人是贼。大概辨明诬陷的方法,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不被欺惑,才能够精通。苻融通过检验跑步而查清了事实,可以说是观察深刻,辨析明了。

  注释

  1、前秦:晋朝末年氐族人在中国北部建立的秦国。

  2、为:做,担任。

  3、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

  4、姥:年长的妇人。

  5、于:在。

  6、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7、逐:追逐。

  8、乃:于是,就。

  9、既而:过了一会儿。

  10、正色:用严肃或严厉的神色。

  11、诬:冤枉。

  12、走:跑。

  13、故:所以。

  14、善:善于,擅长

  15、孰:谁,哪一个。

  16、易:容易。

  道理

  世事万象,迷惑甚多,如果平时对生活没有深切的观察和思考,遇事则难作判断。苻融验走,虽然方法简单,但灵感并不是凭空而生,得出这一方法的过程却来自生活中深厚的积累。因此要多观察注意生活中的积累,多思考,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标签:文言文
相关推荐:
  • 《犀怪》文言文翻译
  • 孟母断机文言文翻译及启示
  • 《画鬼最易》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 何岳两次还金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启示
  • 自知而搔文言文翻译注释及启示
上一篇:钓鱼岛英文(钓鱼岛是中国的英文) 下一篇:打草惊蛇的意思_词学习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古诗文分类

动物 咏雪
文言文 月亮
歌颂 爱国
爱意 高中

清江引·春思翻译及赏析
夏夜苦热登西楼翻译及赏析
女冠子·淡烟飘薄翻译及赏析
初夏游张园翻译及赏析
夏日山中翻译及赏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096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