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古诗文 » 听筝 作者:李端

听筝 作者:李端

分类:古诗文 作者:学习鸟 日期:2023-03-22 11:25 浏览:199 次

听筝 作者:李端

【原文】
​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不时误拂弦。

【注释】

1、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巧。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宣布优美的声音,

那素手拨筝的佳人坐在玉房前。

想尽了方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

你看她成心地不时拨错了琴弦。

【赏析】

“听筝”应是听奏筝有感。但从题意看好像应作“鸣筝”来得有味,来得生动。诗描摹了一位弹筝美女,为博取青睐而故出差错的神态。透视心思状况,洞悉入微,描绘细腻婉曲,非常逼真。

【鉴赏】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成心将弦拨错,弹筝女心爱形象栩栩如生。相传三国年代的周瑜,二十四岁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他通晓音乐,他人奏曲有误,他就回头一看,其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此诗当然遭到这个故事的启示。

筝,一种弦乐器。从唐诗中所描绘的筝来看,筝是十三根弦,如:“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白居易《听崔七妓人筝》)。“大艑高船一百尺,清声促柱十三弦”(刘禹锡《夜闻商人船中筝》)。柱,定弦调音的短轴;金粟,指柱上饰有金星相同的花纹;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皎白的手;房,筝上架弦的枕,玉房,指玉制的筝枕。诗的一二句写弹筝的女子纤手拨筝,正处于演奏状况。按此写法,接下去好像应该描绘女了的演奏技艺,或者表现秦筝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形象,但出其不意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袭一般的写法,而是描绘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留意,成心错拨筝弦。周郎,即三国时的周瑜,“瑜受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周郎,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时人谣曰:‘ 曲有误,周郎顾’”(《吴志·周瑜传》)。

“欲得周郎顾”,就意味着其时坐在一旁的“周郎”(喻指听者)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约现已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本来这应该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时间。但是,这情形却不是这位女子此时最巴望的效果,因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听者赏音,而在于一“顾”,怎么办呢?她灵机一动,成心不时地错拨它一两个音,于是充溢戏剧性的场景呈现了:那不和谐的旋律,忽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地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只见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惋惜和歉意,两眼反而闪耀出得意的目光:啊,原来是误非真误。“欲得周郎顾,不时误拂弦”,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反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而这种巧与拙、假与真,又在那无言的一顾之中获得了奇妙的一致。它不仅阐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逼真地表现出两者的心思神态意趣神韵无量。

相关推荐:
  • 暂无相关文章!
上一篇: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下一篇:一棵孤单的树短文学(一棵孤单的树短文学摘抄)
学习鸟

我们是专业的WordPress网站建设团队,提供高品质的WordPress主题。新主题微信公众号:www-xintheme-com,欢迎热爱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关注!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古诗文分类

动物 咏雪
文言文 月亮
歌颂 爱国
爱意 高中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豫让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567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