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3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财务报表。
(二)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相关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原账编制2012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2。
按照新制度设立2013年1月1日的新账。 3。
将2012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包括新旧结转调整和基建并账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上述“原账中各会计科目”指原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以及参照财政部印发的相关补充规定增设的会计科目。
新旧会计科目对照情况参见本规定附表。4。
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3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事业单位应当对原有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正确实现数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一)资产类。
1。“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
新账中相应科目设有明细科目的,应将原账中上述科目的余额加以分析,分别转入新账中相应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2。
“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新制度未设置“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但设置了“存货”科目,其核算范围包括原账中“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
转账时,应将原账中“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的余额分析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3。
“对外投资”科目。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相应设置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对外投资”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对外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对外投资余额转入新账中“短期投资”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投资”科目。4。
“固定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
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存货”科目,将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事业基金”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存货”科目。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5。“无形资产”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无形资产”科目,核算无形资产的原价。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余额反映的是尚未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转账时,将原账中“无形资产”科目的余额转入新账中的“无形资产”科目,同时将相应的“事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 事业单位按新制度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应当自2013年1月1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科目,以“无形资产”科目2013年1月1日的期初余额为原价,按新制度规定进行摊销。
(二)负债类。1。
“借入款项”科目。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划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相应设置了“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借入款项”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应对原账中“借入款项”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余额转入新账中“短期借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中“长期借款”科目。2。
“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转账时,应将原账中“应交税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余额分别直接转入新账中的“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3。
“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新制度未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但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其核算内容涵盖了原账中上述三个科目的核算内容,并包括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事业单位应在新账中该科目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细科目。转。
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资金,大部分属财政性资金,一般应对其进行单独核算,业务相对单纯,但如不理清思路,也容易出现账务处理混乱现象。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账务处理一般流程可遵循以下思路。 一、收到财政等基建拨款时(“基建拨款”科目应根据核算需要设置“以前年度拨款、本年预算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本年其他拨款“等明细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等明细科目 二、用拨款购买设备时 借:设备投资 贷:银行存款 三、向施工企业预付工程款时 借:预付工程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 贷:银行存款 四、向施工企业预付备料款或自行购买材料时 借:预付备料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预付备料款时) 贷:银行存款 五、向施工企业结算支付工程款时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贷:应付工程款 预付工程款 银行存款 六、发生除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投资以外的并能单独形成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种其他投资时(如购置房屋和办公家具等) 借:其他投资 贷:银行存款 七、发生江河清障、城市绿化、项目报废等特殊支出时 借:待核销基建支出 贷:银行存款 发生的待核销基建支出,应在下年初报经批准后冲销有关资金来源 借: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等 贷:待核销基建支出 八、发生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和监理费等待摊投资时 借:待摊投资—明细项目 贷:银行存款 待摊投资有直接分摊和间接分摊,间接分摊一般采用概算比例法和实际比例法两种。
应在竣工验收和办理结算手续后,结转交付使用资产的实际成本,一并结转应分摊的待摊投资 借:交付使用资产 贷: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待摊投资 九、建设项目自用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时 借:待摊投资 贷:固定资产 十、资金来源方的各种本年拨款项目,在年度决算批复后,下年初建立新账时,即转入“以前年度拨款”项目。 借:基建拨款—本年预算拨款等明细科目 贷: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 十一、交付使用资产项目的年末数,在年度财务决算批复后,第二年年初与相应的资金来源对冲 借:基建拨款—以前年度拨款 贷:交付使用资产 同时,在单位经费账上记录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至此,建设单位基本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建设成果亦全面反映在单位经费账上。
因此说,只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财政部颁布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等有关财经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财务工作是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的,同时也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
1。
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駼开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
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5。
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6。 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7。
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转载一篇给你看:当然不同的企业或单位有所不同。
一、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具体原始凭证处理的程序如下: 1、处理有关现金的原始凭证 2、处理有关银行存款的原始凭证 3、汇总现金银行存款借贷是否与“现金、银行存款收付报告”的现金、银行存款收支一致 4、处理有关应收(销售发票)、应付(购入发票)的凭证和其他非现金凭证(如:银行承兑汇票等) 5、处理有关需要自制的原始凭证 5。 1、摊销当月费用(根据上月凭证或账薄记录填制) 5。
2、预提当月费用(同上) 5。3、计提当月折旧费(同上) 5。
4、结转当月领用的原材料(根据当月的仓库领料单及材料汇总表加权平均单价——车间统计编制) 5。5、分配应付工资(根据应付工资借方的发生额按部门划分转出) 5。
6、计提福利费(根据应付工资计提或计税工资计提) 5。7、结转制造费用(将当月的制造费用发生额转入生产成本) 5。
8、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根据产成品成本计算表——会计编制) 5。9、结转当月销售产品的成本(根据产成品账编制“产成品销售成本报表”——会计编制)注:当月若有“其他业务收入”(如销售原材料、外购商品等),结转销售成本的同时要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5。
10、转出未交增值税(销 - 进项 - 上月留抵 - 已交税金) 5。11、计提其他税金 5。
12、计提当月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报表或当月工资表) 二、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账簿 三、根据记账凭证编制T型账 注:“二、三”步骤可串插于“步骤一”中进行,即可边做记账凭证,边登账簿及T型账 四、编制报表前进行“对账”(明细账与总账、总账与科目汇总表)的练习 五、根据“T”型账编制科目汇总表 六、根据上月的资产负责表、损益表、本月的科目汇总表编制“试算平衡表” 七、根据“试算平衡表”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会计岗位职责 1 、认真做好会计核算和监督 , 保证会计帐务处理及时 , 会计科目运用准确 , 会计核算信息真实完整。 2 、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金额的正确性和手续的完备性等进行审核 , 对银行结算票据的印鉴、日期和背书内容是否正确进行审核。
3 、录入 ( 编制 ) 记帐凭证 , 负责会计凭证汇总、帐簿登记 , 打印输出记帐凭证和帐簿。 4 、正确、及时编制单位会计报表 , 并根据学院工作需要 , 适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5 、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磁盘和有关文件制度等会计资料 ,定期分类装订立卷 , 妥善保管 , 按规定移交档案室。 6 、会同人劳处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工资、津贴、奖金的发放。
7 、协助学院编制预算 , 做好财务分析 , 增强服务意识 , 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8 、完成计财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某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50万元。
行政单位:借:零余账户额用款额度 5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500000
事业单位:借:零余账户额用款额度 5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500000
2、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1.2万元。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1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3、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购买打印机一台1万元。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00
4、某单位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买电脑十台12万元。要求扣除5%的保证金。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12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120000 同时,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付账款 6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2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20000 同时,固定资产 12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付账款 6000
5、某单位通过财政统发工资30万元。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3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300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3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300000
6、某单位全年发生财政拨款收入2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120万元,基本支出80万元),其他资金收入5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35万元,基本支出15万元),财政拨款支出160万元,其他资金支出30万元,年底只有项目支出有结余,基本支出全部完成,要求进行年终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4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00000
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4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00000
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制度需要从出台形式、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等方面进行深入理解,从而达到学习领会,掌握运用之目的。
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对新旧事业会计制度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权作抛砖引玉,以飨读者。将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
1.旧制度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就是将“现金”变为“库存现金”,这与企业一致,其他科目不变,其核算内容与原账中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2.旧制度设置了“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新制度取消了“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但设置了“存货”科目,其核算范围包括原账中“材料”、“产成品”、“成本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
存货的核算方法与企业几乎一致。3.旧制度设置了“对外投资”科目新制度将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划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相应设置了“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两个科目,两个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
行政事业单位年末出现的本年预算指标数大于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即没有用完的指标,通过“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进行核算。
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库[2013]218号)第三十九条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年末,行政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拨款收入
年末,财政授权支付尚未使用的资金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与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1 应交财政款是核算行政单位取得的按规定应当上缴财政的款项,包括;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等。
因为你收到出租收入时做的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款
而出租资产等发生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缴纳义务的,按照税法等规定计算的应缴税费金额(所交的税费应该用收到的款来支付,因收到的款已作“贷方—应缴财政款”,所以应缴的税费款作”借方—应缴财政款“),借记”应缴财政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科目。
将收入上缴财政时,按贷方余额(也就是出租收入减去应交的税费),借记“应缴财政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实际缴纳税费是,借记”应交税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您好,会计学堂齐惠老师为您解答
(l)填制凭证的日期: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填制日期要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入日期、实际付出日期填写;转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可以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以按编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2)凭证编号:记账凭证必须编号,有利于查找。(3)经济业务摘要:摘要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4)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是进行账务处理的基础环节。(5)金额:记账凭证所列金额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关系到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正确与否。为此,计算必须准确,书写清楚、符合要求。(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原始凭证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必须在记账凭证上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两者必须相符。(7)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以便于明确经济责任。(8)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欢迎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4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