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年前的工资未支付,入的其他应付款,现在支付半年前的工资,
借:其他应付款——XX职工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二、解释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工资的核算正确做法是:
(1)在确认时(半年前)应按照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2)支付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2、半年前的工资未支付,入的其他应付款,只不过是负债类科目用错,并不会影响当期损益。现在支付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还是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资产减少,也没有涉及本期的损益。相当于把原错记的账户记录冲掉了。
但以后的业务应按正确的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一、新准则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规范 职工薪酬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我国目前对这一重要的概念没有一个整体的明晰的框架,对职工薪酬的理解比较狭隘,一般仅指工资和福利费,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规定也散见于各相关规定。
新准则的制定旨在规范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 此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即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这是会计准则中首次如此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涵。
二、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 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融合了所有与报酬相关的项目,据此可以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在其下根据薪酬类别如工资薪酬、福利费、各类社会保险费用、辞退补偿、带薪休假费用等,设置二级科目,如“应付工资”、“应付辞退补偿”、“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住房公积金”、“应付福利费”等,取消原先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付款”等一级科目。 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一)统一了各类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 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会计分录的借方按照领取薪酬的职工所提供服务的受益部门,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职工薪酬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辞退福利只计入当期费用),贷方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
具体如下: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成本;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而原制度则是除了工资津贴和福利费按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外,其他职工薪酬则全部计入当期费用。
下面举例具体说明。 1。
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存货成本,以工业企业为例: 例1:结算本月应付工资如下:车间从事产品生产的直接生产工人工资3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5 000元。 其账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3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35 000 例2:按车间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车间工会经费3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4 000元。
提取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制造费用7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工会经费3 000 ——应付职工教育经费4 000 例3:按车间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车间人员的应付统筹退休金4 500元、应付医疗保险3 000元。 借:制造费用7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养老保险费)4 500 ——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医疗保险)3 000 例4:计提车间人员的住房公积金4 000元。
借:制造费用4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2 000 ——应付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2 000 2。 计入资产价值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应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例5: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在安装中发生应付安装人员工资6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6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6 000 3。
计入费用的职工薪酬支出 对于应由产品和在建工程负担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费用。 例6: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的医疗保险5 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5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医疗保险) 5 000 例7: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2 000元,职工教育经费1 5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3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会经费2 000 ——应付职工教育经费1 500 例8: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应付统筹退休金3 5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3 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社会保险费(应付养老保险费)3 500 例9:按办公室人员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办公室人员的住房公积金3 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3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1 500 ——应付住房公积金(企业负担部分)1 500 (二)职工福利费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新准则对职工福利费的提取取消了原制度按工资总额14%的规定,企业提取的职工福利费,可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计算,确认为应付职工福利的负债,并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确认为当期费用。
由于新准则要求按福利费实际发生额列支,与税收规定不一致时,应作纳税调整,年末账户余额清算结零。 例10: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如下:直接生产人员为3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为500元,办公室人员为600元,销售人员为1 000元。
账务处理如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