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即将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记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用“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将会计科目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最终应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到账簿中,账簿有其固定的格式,比如总分类账的格式一般如下图所示: 1。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资产类科目的结构为:科目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资产类科目期末如有余额,一般应该在借方。
资产类会计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资产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特殊资产类科目:贷增借减,如:累计折旧、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摊销等。 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等式,决定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科目的结构正好相反,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同样,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应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内部关系如下: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成本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类会计科目的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
即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4。
损益类会计科目的结构损益收入类科目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费用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 年末损益类科目期末应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期末没有余额。
(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五)会计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在我国,会计分录习惯通过编制记账凭证进行反映。 会计分录分类:根据会计科目对应关系的不同情况,会计分录可以划分为简单分录与复合分录两种类型。
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至少三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中三种对应关系可称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 (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1。
试算平衡的含义试算平衡是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记录的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3)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2。试算平衡的分类试算平衡分为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与余额试算平衡法。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
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余额试算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公式分别为: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实务中,余额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完成的。
三、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科目与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联系:(1)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区别:(1)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详细程度不同;(2)作用不同: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总分类科目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二)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科目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方法。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平行登记要求做到: 1。依据相同。
2。方向相同。
3。期间相同。
4。金额相等。
会计一般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部分,主要有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几大板块。
通俗的讲,资产、费用借方是增加,其它的都是贷方增加。###资产类帐户的曾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成本类帐户的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损益类(支出费用)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负债类帐户的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所有者权益类帐户的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损益类(收入)类帐户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其实借贷只是一个记账符号,表示记账方向而已,但你必须记住各账户的性质、结构,站在会计主体的角度考虑经济事项引起的会计业务是增加还是减少,这样就容易多了,一定要下点功夫记住会计科目的性质、结构。
会计中的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如:你从银行取一笔现金500元,留作备用,则,银行存款减少了,现金增加了,两个帐户都要进行登记借: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这就是复式记帐###复式记账是以资产与权益平很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犯方法。
###复式记账法原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复式记账是记账时同时在两个账户上做记录###所谓复式记帐 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交易 事项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帐方法 1993年7月我国会计基本准则规定复式记帐统一用“借贷记帐法”。
不要死记课本上的固定模式,那样又乱又麻烦。
考试大多都是销售产品,这时你搞清银行存款在哪边就好了,再把配套的税金什么的放另一边就好了。固定资产嘛,不理解可以背一下,考试也就一道题左右。
其他都是一样的,找些适合自己的记忆规律###简单的记忆办法是把应该记入借方的情况记住,剩下的就是该记入贷方了。 以下情况应该记入借方: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损失科目的增加;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利得科目的减少。
以上科目的相反,就记入贷方。###有!弄错一次! 罚款一次! 看你还记不记得。
###本人正在学会计学基础这门课! 不知能否帮到你! 1。 一般资产类账户增加部分填在借方减少填在贷方! 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减少填在借方增加填在贷方! 3。费用成本类账户增加额填在借方减少额填在贷方!###补充下: 4。
收入类账户转出额填在借方增加额填在贷方!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楼主你好!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一般资产类账户增加部分填在借方减少填在贷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减少填在借方增加填在贷方 费用成本类账户增加额填在借方减少额填在贷方 收入类账户转出额填在借方增加额填在贷方 记住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借) (贷) 资产方借方增加 等式右边贷方增加 ###借贷记帐法是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的一种复式记帐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记帐符号、帐户结构、记帐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
(1)记帐符号:借、贷。 (2)帐户结构:将所有帐户的左方定为“借”方,右方定为“贷”方,并用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
其中,资产类、成本类和损益支出类帐户用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收人类帐户用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 (3)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4)试算平衡:在借贷记帐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是通过编制总分类帐户余额试算平衡表或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资产类: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资产、支出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会计分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按照复式记帐的要求,分别列示其应借应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一笔会计分录应包括帐户名称,记帐方向和金额三个要素. 编制会计分录一般有如下几个步骤: 1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进行会计确认,判定每项经济业务涉及哪两个或两个以上帐户发生变化,其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 2根据帐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确定所涉及的帐户属于什么性质的帐户.按照帐户结构,确定应该记入到有关帐户的借方或贷方. 3根据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确定应记入每个帐户的金额. 经济业务中一般会涉及到如下一些帐户: 1资产类帐户.其结构为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且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帐户的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2负债类帐户.其结构为贷方登记负债的增加,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且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负债类帐户的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3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其结构与负债类帐户基本相同. 4成本类帐户.其结构与资产类帐户基本相同. 5损益类帐户.损益类帐户按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又分为反映各项收入的帐户,其结构与负债类帐户基本相同.另一种是反映各项费用的帐户,其结构与资产类帐户基本相同. 综合以上对各类帐户的说明,将全部帐户借方和贷方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加以归纳: 借方:资产的增加.成本的增加.费用支出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的转销. 贷方: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增加.资产的减少.成本的减少.费用支出的转销. 而且要记住借贷记帐法的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帐法有四种类型体现了这一规则:1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中有关项目同时增加.2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会计要素中有关科目要同时减少.3资产会计要素中有关项目有增有减.4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中有关项目有增有减. (想了解会计科目,首先应该了解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还要掌握两个很重要的会计等式.一个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另一个是收入-费用=利润.) ###先记住会计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等式左边:借为增加,贷为减少; 等式右边:借为减少,贷为增加; 经济业务涉及等式一边的:有增有减,金额相等; 经济业务涉及等式两边的:同增同减,金额相等。
另: 成本费用科目比照资产科目操作; 收入类、利润类科目比照负债类科目操作。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只有资产和费用是 借方记增加。
一、会计科目
1.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分类:
(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周转材料、存货
2)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预收账款、预提费用
3)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4)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5)损益类:收入、费用
3.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
(1)总分类科目:也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由财政部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统一规定的。
(2)明细分类科目:可以由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状况自行设置。
(3)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账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明细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账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二、账户
1.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
(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增加和减少的金额。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账户所要登记的内容,两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
4.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说明一定的经济业务内容, 本身没有结构,不能直接记录经济业务内容的增减 变化情况;账户则具有一定的结构,能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两者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承担不同。
三、复式记账法
1.概念: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当经济业务发生时,以相等的金额,在相关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上进行记录,这种双重记录的方法就是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依据是会计等式。
2.与胆识记账法相比,复式记账法的优点:
(1)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的进行分类记录,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地、系统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和结果。
(2)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可以利用试算平衡公式,检查科目记录是否正确。
4.分类:
复式记账按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目前普遍采用的复式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
四、借贷记账法
1.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 ,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2.借贷记账法的会计科目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记增加,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余额在贷方。
(3)费用成本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没有期末余额。
(4)收入类账户的结构是:
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一般没有期末余额。
基本是这样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