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购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实际支付价款)
贷:银行存款
②投资者投入
借:无形资产(投资双方确认价)
贷:实收资本/股本
注: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
借:无形资产(投资方账面价值)
贷:实收资本/股本
③接受捐赠
借:无形资产(凭据金额+支付的相关税费)
贷:递延税款 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应交税金(相关税费)
④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
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相关支出
借:无形资产(确定的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研究开发费用(如材料费、直接参与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租金、借款费用等)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工资
⑤购入的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借: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实际支付价款)
贷:银行存款
注:该项土地开发时 借:在建工程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⑥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比照非货币性交易
⑦出售无形资产(即转让所有权)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⑧出租无形资产(即转让使用权)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发生的相关支出
借:其他业务支出(如服务费,营业税)
贷:银行存款
⑨摊销(期限一经确定,不能改)
借:管理费用(自用的无形资产)
其他业务支出(出租的无形资产)
贷:无形资产(帐面价值/尚可使用年限)
注:无形资产摊销期: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若当期发生减值准备,则下期摊销额要按预计可收回金额和剩余可使用年限进行摊销 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效益,则将其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管理费用
⑩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比如取得专利权之后,每年支付的年费和维护专利权发生的诉讼费,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首先需明确的是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无形资产的核算主要涉及一下会计科目:
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3)、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的相关税金)
涉及补价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收到补价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的相关税金)
支付补价的,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坏账准备(应收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和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的相关税金)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递延税款(未来应交的所得税)
资本公积(确定的价值减去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差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的相关税金)
(5)、外商投资企业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确定的实际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的相关税金)
(6)、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用、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借款费用等,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7)、企业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或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会计分录为:
借:无形资产(实际支付的价款)
贷:银行存款
待该土地开发时再将其账面价值转入相关在建工程,其会计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等
贷:无形资产
(8)、企业通过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无形资产,比照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执行。
(9)、用无形资产向外投资,比照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处理。
(10)、出售无形资产,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应交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11)、出租无形资产,按取得的租金收入,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12)、无形资产摊销,其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一、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应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按照有关收入确认原则确认所取得的转让使用权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将发生的与该转让使用权有关的相关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
二、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及应交税费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营业外支出(借方差额)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贷方差额)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未具体提到出租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出租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现行最常见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是: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时,取得租金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予以确认,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同时按配比原则,对发生的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记入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三、投资性房地产对外销售的处置
1、公允价值模式下
(1)转入改扩建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2)发生改扩建支出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3)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扩展资料:
1、无形资产的处置报废:
(1)企业租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租金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分别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
(2)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3)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作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初始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无形资产
第④问,无形资产出售形成损益
无形资产新增当月就计提折旧,减少当月不提折旧
所以无形资产从购入到处置共计提64个月的折旧(2006年12月----2012年3月计提折旧,减少当月4月不需要计提)
该固定资产月折旧额=300/10/12=2.5
64个月累计计提折旧=2.5*64=160
清理损益=清理收入-清理费用-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60-8-(300-160)=12
清理收益为12万元
1、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1)购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购入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价款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自创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从会计稳健性原则考虑,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列作管理费用: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研制成功后,将该项技术开发费作为无形资产原值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评估确认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金额计价: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发票所列示价格或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计价:
借: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2、无形资产转让的账务处理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有两种情形:一是转让所有权;一是转让使用权。情形不同,账务处理方法也有不同。
1)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
以实际取得转让价款记入相关收入账户: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或者借记“营业外支出”)
将应交税金记为转让成果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
无形资产转让使用权时,每年实际收到的使用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相关摊销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