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作为一级科目核算。
具体如下。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级科目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情况,进行了科目转换,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
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 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
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借与贷的会计分录的两个符号###借款可以有很多方式,多指私人借款,利息由个人商量来定。
有时候有借条,有时候就是口头借。 贷款一般是从金融机构借款,利息一般由银行来定。
合同较为法定规范,都为书面合同。###借款 是会计术语,而贷款是借款,他们没有任务关系,如果有什么不明白`找我``我是学会计的`还行###借贷,在法律意义上,是指由贷方与借方成立一项“借贷契约”,贷方将金钱所有权移转给借方,到期时由借方返还同额的钱。
贷款是经济发生困难的时候,个人或者企业向银行借钱的行为,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因此,贷款是利滚利的,借很少,还很多,银行始终是获利的一方,没钱还它就拿你的资产来抵债,虽然说高利贷是抢钱,不过这种世道,人人都是惟利是图的啊,炎凉到没有区别。
###我觉得借款是企业或企业间及企业与个人间发生的经济行为。而贷款就是企业与金融机构发生的借贷行为。
###借贷平衡, 记帐规则。
其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借、贷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与具体的账户相结合,表示不同的意义。1、代表账户的两个固定位置:左借右贷。
2、与不同账户结合,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比如资产类账户,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而负债类账户却相反,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3、表示余额的方向。 比如:资产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正常余额在贷方。
来自百度知道###会计里面的借和贷没有实质性的意思,只是作为一个记账符号###会计分录是指对每笔经济业务确定其应借记、应贷记的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其通常包含三组相关联系的概念:一组相互联系的账户名称、一组相对应的记账符号、一组相等的金额。
同时,编制分录时必须按照“先借后贷、借贷错开、借贷方各自对齐”的格式来进行编制。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
但究竟哪一方面登记增加的金额,哪一方面登记减少的金额,则要视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及其性质来决定。 账户一般按结构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收入利润类等。
会计分录题目是会计学考试的重点,关于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关系的确认,这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要记牢这几种关系,会计学分录题目也不是什么难事我们就会很容易找到做题的头绪。 资产类:资产增加借方反应,资产减少贷方反应。
费用类:费用增加借方反应,费用减少贷方反应。负债类:负债增加贷方反应,负债减少借方反应。
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增加贷方反应,所有者权益减少借方反应。收入类:收入增加贷方反应,收入减少借方反应。
做会计分录的步骤,第1步:找科目,第2步:分析科目属于那个要素,第3步:辨别发生怎样的增减变化,第4部:用口诀体现它的借贷关系。 ###这个是根据会计分录来的,没有学过是看不懂的###一句话:资金流向平衡。
###会计记账的方向,并不是字面意思借款贷款,比如资产类科目借记增加,贷记减少,而负债类科目是借记减少而贷记增加。
借钱给某人在账务处理上即个人向企业借款,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XX个人
贷:库存现金
报销及还款时:
借:库存现金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XX个人
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其他应收款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扩展资料:
企业向个人借款的账务处理:
个人把资金借给了企业,企业自然需要将之确认为债务。要特别说明的是,会计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能记作“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款,企业向个人借款只能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进行核算,明细科目可设定为借款人姓名。
借款时的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XX个人
还款时的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XX个人
贷:银行存款
企业向借款人支付利息,要记得需要代扣代缴个税,利息确认为“财务费用”即可。
借:财务费用--借款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付款--代扣XX个人个税
借:其他应收款—xx
贷:银行存款等
拓展资料:
1,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2,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3,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