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下雪应该是说北亚这一带,也就是北半球是冬天,南美洲赤道以南的话就是夏季了。赤道没有季节之分》
差不多在1830年巴西独立就好了
中国的秋季是南美洲的春季。因为地球是椭球体,中国和南美洲分别处于北半球和南半球,所以当中国是秋季时,也就是9月份太阳直射赤道并且逐渐向南移动,此时南美洲逐渐进入春季。秋季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春季万物复苏,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萊垍頭條
欧洲也是冬天啊,不过由于西欧是海洋性气候,所以要暖和些,离地中海的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美洲是热带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到南美海运不用经过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拉丁美洲地形复杂,墨西哥基本上是个高原,称墨西哥高原,中美洲是个多山地区,西印度群岛大多以也以山地为主,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耸立着安第斯山脉,阿利斯山脉,以东河,平原和高原相间。自卑而难以此事。奥里诺科平原。龟呀,那个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拉丁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和西印度群岛是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至于据统计,泉州有活火山九十多座,占世界活火山的1/5。有记录记载以来,这个地带的国家发生过强烈地震,迄今世界上嫉妒最大的政绩。地震是1960年在智力发展的八大奇迹地震拉丁美洲一些有名的高峰多半是火山锥,有的现在还在喷射。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祖先来自西伯利亚,移居南美的时间不超过1万年。
这点时间不足以形成黑肤色种族。
没有。
我们先来确定一下季风的概念,季风顾名思义,就是随季节更替而变换方向的风。
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亚欧大陆东部,即我国附近,东侧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太平洋西侧的大陆是最大的亚欧大陆,海洋由水构成,大陆由石块构成(我们可以这样粗略的认为),二者比热容不同,温度升高降低的速度也不一样。石块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换句话说,石块的温差远大于水的温差。
那好了,根据这个原理,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最大的大洋,二者温度差一定会非常大。到了冬天,亚欧大陆积聚降温,空气下沉,在亚欧大陆内部蒙古高原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在太平洋夏威夷处形成低压,气流上升,在热力环流的作用下空气从大陆吹响海洋,同理,夏季气温升高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处形成高压,空气从海洋吹响陆地,季风就这样形成了。
南美洲陆域面积小,无法形成强列的温度差,所以季风很难存在。
很多人对非洲都有误解,认为非洲都很热,其实大错特错.
首先非洲试一个很大很大的洲,上面分布着好几十个国家,各种丰富的地质地貌,以及各种各样的气候,包括温度.
虽然非洲很大一部分处于热带,但是更多地方是处于温带.
在南部非洲,冬天是会下雪的哦,当然南部非洲在冬天的时候,我们北半球的处于夏天.
最后,即便是处于赤道旁边的非洲国家,也不一定非常热,比如肯尼亚的高原地带,气候非常好,四季如春,比号称春城的昆明还舒服.
南美洲特点: 多山,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多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石头,绿宝石,铜矿,天然气,石油等 南美洲人特别热情好客,但是智商有点低,做事极度拖拉,喜欢到处说三道四 水果产量丰富,种类繁多,好吃又营养的牛油果就是那里的 印第安历史文化遗迹众多 其他暂时想不起来了,想到了再说吧 那要看你问你什么方面的了。
1、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建造艾菲尔铁塔的初衷,是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建成后颇受争议,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岂料,铁塔建成后,竟产生了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一举成为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建筑,甚至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在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落成前,艾菲尔铁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筑物的地位。
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2、泰姬陵

是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爱妃泰姬·玛哈尔所造的陵墓。玛哈尔嫁给沙贾汗的20多年里,两人形影不离,当1622年她38岁死去时,皇帝悲痛欲绝。她的最后愿望就是长眠在一座美丽的陵墓中,于是沙贾汗亲自设计,动用了几万工人,耗费巨资,花了22年时间建成泰姬陵。
凡是见过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洁白晶莹、玲珑剔透的身影所倾倒。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3、吴哥窟

又称吴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吴哥窟的圆雕并不出色。台基上的圆雕神像沉重而呆板,但浮雕却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
4、悉尼歌剧院

丹麦建筑师Joern Utzon在赢得一项设计竞赛之后,于1959年开始建造这座举世闻名的歌剧院,这栋建筑杰作总共花费了14年的时间,1973年由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揭幕,但伴随这个计划而来的技术和政治问题终于还是使Utzon辞职。
虽然叫做悉尼歌剧院,实际上是一个表演艺术中心。包括音乐厅、歌剧院、戏剧表演场、演播室、接待大厅,以及藏有档案材料的图书馆、化装室、排练室、餐厅和大厅酒吧等,它的屋顶覆盖了超过100万片的瑞士瓷砖,但强烈推荐你参加一个有向导的旅行团,更方便游客安排行程。
5、大本钟

中国人给大本钟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叫做“大笨钟”。大本钟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在以伦敦为背景的电影中,几乎无一例外会出现大本钟的身影。电影《第三十九级台阶》中,男主角用双手吊在大本钟的时针上,跟制造爆炸的歹徒做着殊死搏斗,分针每走一秒都让人心惊胆战。
大本钟位于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一到夜晚,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浮在夜空中,从对岸观望更觉壮观。大本钟有四个钟面,每个钟面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透过玻璃,时针和分针清晰可见。
6、首尔塔

1980年10月15日开始对普通游客开放的首尔塔观景台是欣赏首尔夜景的著名旅游景点,被称为首尔的象征。
首尔塔大厅内设有播放电影预告片和音乐录影带的多媒体区、儿童体验学习馆及举办展览和演出的空间。5层的n.Grill西餐厅每48分钟转动360度,为顾客提供嘴里是美食、眼里是美景的愉悦体验空间。而设在2层的卫生间被称为天空卫生间,因为隔窗一望便能将首尔的景色尽收眼底。除此以外,N首尔塔还有其它多种设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复合性文化空间。
7、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教堂形体方正,仪态庄严。正面朝西分三层,高69米,底层并排三座桃形大门洞,左为圣母门,右为圣安娜门,中为最后的审判。门上布满了雕饰,描述圣经的故事。门卷上是长条壁龛,放置着古犹太和以色列28王的雕像。圣母院位于市中心的西堤岛上,塔楼是环顾巴黎的最佳地点,可眺望塞纳河上的风光及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
8、大金字塔

开罗西南十公里处的吉萨区(Giza)有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一般统称为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s)。
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为著名,也有用大金字塔指代胡夫金字塔的,是吉萨金字塔中规模最大、建筑水平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大约建于公元前2570年,是法老胡夫给自己建造的寝陵。
9、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英国的王宫。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是一座四层楼的正方形围院建筑,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个房间。在宫前广场有胜利女神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正面的大门富丽堂皇,外栅栏的金色装饰威严庄重,厚重铁门的浮雕营造出与宫殿十分和谐的氛围。
白金汉宫建于1703年,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2年,王室将其买下,又不断加以改装、增建,最终形成了这座色调不尽一致,式样五花八门的“补丁宫殿”。
10、凯旋门

爱德华凯旋门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高达50米,是巴黎的象征之一。
拱门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内容取材于1792—1815年的法国战争史。面向香榭丽舍大道一面右下侧的《马赛曲》浮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拱门上方四壁的浮雕是庆祝拿破仑凯旋归来的情景,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单一的颜色和精美的浮雕给人一种庄严、朴素的感觉。
11、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