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扶贫旅游对当地的影响有哪些?
1、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
旅游扶贫上,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扶贫中国的重要环节,基本上各地方的旅游扶贫方案中都有强调要在旅游扶贫中不断加强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
基础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当地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住宿餐饮、购物服务等方面的硬件配套服务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医疗服务等。
这样一来,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也会得到较大的改善,能够生活得更加方便舒适。
2、能够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扶贫可以通过推进“旅游+”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脱贫”。
打个比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就可以通过旅游扶贫来进行带动,比如可以开办果蔬采摘园,农产品加工体验基地等,吸引游客消费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能够解决当地贫困户和其他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
扶贫旅游的开发,带来的不仅仅是游客,也带来了许多的创业人才和就业岗位。这对于原本只能依靠种地为生的贫困户和当地剩余农村居民来讲,无疑是一个福音,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在家门口找工作给家庭增加收入,让日过得更好了。
可以这么来讲,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途径,能够让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让绿水青山给山区农民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而通过鼓励开办农家餐饮、农家旅馆、开发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方式,也能使贫困户变商户,真正解决了群众增收问题。
此外,旅游扶贫必然会加速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不仅地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以拓宽,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会更加“互联网化”,在购物消费上也会更加方便。
但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扶贫虽然也强调对地方生态的保护,但是在具体实施下来,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应该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进行约束,这样旅游扶贫才能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1)嵩山主要景观:
少林寺 太室阙 少室阙 启母阙 中岳庙 嵩岳寺塔 会善寺 嵩阳书院 三皇寨 连天峰 法王寺塔
2)泰山主要景观:
六大风景区--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
四大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其他景观有阴阳界、桃花峪、傲徕峰。
3)华山主要景观:
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
西峰:海拔2082.6米,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巅有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古代文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芙蓉峰。
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
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
中峰:海拔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
4)衡山主要景观:
南岳大庙 藏经殿 方广寺 万寿大鼎 水帘洞大善寺
5)恒山主要景观:
古恒山是一处植物园、动物园、休闲娱乐、避暑疗养、考察动植物、探秘石窟溶洞的理想场所。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
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
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时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对2021年中国旅游文化周正式启动表示祝贺!
2019年,中国旅游文化周首次登陆英伦;2020年,第二届中国旅游文化周云端呈现。2021年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为期两个月的活动,秉持横贯东西、交流互鉴,献礼“建党百年”。
一是促进东西文明交流互鉴。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2019年5月,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一直以来,中国秉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理念,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今年旅游文化周推出的音乐、美食节目,无论是中餐中的舶来品,还是中西合璧的音乐,都是东西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倡导民心相通的丰富内涵。
二是中国文旅增进民生福祉。2020年,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非遗扶贫作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助力全球减贫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则以贴近民生的独特方式,持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福祉。本届旅游文化周将推出非遗传承助力乡村发展、惠民旅游助力北京冬奥等丰富的文旅内容,生动讲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我相信,中国旅游文化周这一品牌活动将是文明交流互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人类生命与共的中国主张的又一生动呈现。我也衷心希望,中英两国能够持续深化文旅合作,不断谱写中英交流互鉴、团结合作的精彩篇章!
最后,预祝第三届中国旅游文化周圆满成功!
谢谢!
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和特色资源等条件,运用旅游资源的评价系统对乡村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乡村旅游的模式,最后规划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借助地理优势和当地特色,开发乡村体验产品,充分调动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
资源特有型可以凭特有资源吸引旅游者,让其体验别处没有的感觉。
产业依托型借助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进而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
产业扶贫的意义
1、促进资源整合。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能够促进政府将党政部门、企业、高校等组织机构面向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经过充分论证和科学规划,分别投入技术、信息、资本、土地、劳动等要素来共同发展扶贫产业,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来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强化扶贫主体与贫困户的合作关系,保障各方都能达到各自利益目标。
2、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所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产业扶贫可以给到贫困户一定的就业岗位和工作培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从原来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3、加速特色农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扶贫中,会因地制宜将特色资源打造成特色产业,推动形成特色品牌,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比如,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将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消费型商业、文化型旅游业等依托乡村资源衍生的新业态形成一个大产业链,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打响区域品牌知名度。
4、带动乡村人口回流。产业扶贫会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也相当于是农村发展的一次“人口支援”,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有利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农村旅游开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整合农村资源,提高乡村建设程度。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一种加速农村发展的手段。
农村资源丰富,空气清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但是农村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很多绿水青山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有开发乡村旅游,才能更好的完善农村生态系统。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1.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不仅能够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厕所革命、道路建设、农田改造等,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并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2.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改革发展全域旅游,是解决旅游供给侧不足的有力抓手。有利于统筹出台乡村旅游的农村用地政策;有利于创新金融产品,盘活旅游资产;有利于按旅游人口需求创新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和建设规划。有利于统筹域内各类资源,进行高效配置。
3.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成为综合性的现代产业,对相关产业贡献大幅提升。但旅游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管理体制、行业队伍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收入结构、旅游投资和经营环境等,落后于当今社会发展需求,这些问题,大都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去解决。
4.顺应全民旅游,自助游,自驾游趋势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旅游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口碑,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推进全域旅游,整体优化旅游的全过程,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才能将旅游业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特色产业脱贫政策包括扶持贫困人口参与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央企、民企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资金。
产业扶贫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变“开发式”扶贫为“参与式”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那么扶贫旅游对当地的影响有哪些?
1、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
旅游扶贫上,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扶贫中国的重要环节,基本上各地方的旅游扶贫方案中都有强调要在旅游扶贫中不断加强相关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
基础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当地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住宿餐饮、购物服务等方面的硬件配套服务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医疗服务等。
这样一来,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也会得到较大的改善,能够生活得更加方便舒适。
2、能够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扶贫可以通过推进“旅游+”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脱贫”。
打个比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就可以通过旅游扶贫来进行带动,比如可以开办果蔬采摘园,农产品加工体验基地等,吸引游客消费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能够解决当地贫困户和其他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
扶贫旅游的开发,带来的不仅仅是游客,也带来了许多的创业人才和就业岗位。这对于原本只能依靠种地为生的贫困户和当地剩余农村居民来讲,无疑是一个福音,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在家门口找工作给家庭增加收入,让日过得更好了。
可以这么来讲,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途径,能够让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让绿水青山给山区农民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而通过鼓励开办农家餐饮、农家旅馆、开发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方式,也能使贫困户变商户,真正解决了群众增收问题。
此外,旅游扶贫必然会加速当地电商产业的发展,不仅地方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得以拓宽,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会更加“互联网化”,在购物消费上也会更加方便。
但也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扶贫虽然也强调对地方生态的保护,但是在具体实施下来,情况却不容乐观,因此应该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进行约束,这样旅游扶贫才能达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带着孩子去扶贫,可以增加孩子的阅历,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让孩子们知道一定要做慈善,一定要去帮助他人,然而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发生灾难后才进行慈善教育,慈善行动和慈善教育,也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行为。让孩子增加阅历,走进田间地头。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和强大。让他们慢慢成为有爱心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去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也更懂得去关爱别人,去帮助别人。
好好学习,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要有爱心同情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好好学习,不然将来不会有美好的生活。实干踏实,工作才有真正脱贫。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