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可分为城郊型、景区依托型和村寨型这三种类型
(1)城郊型。这是目前我国最普遍、最成熟、市场潜力最可观的一种乡村旅游类型。
(2)景区依托型。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均处于乡村的包围中,景区周围的山林需要保护;周围农民自发地涌入景区经商,造成景区内社会环境的混乱,这种状况亟待治理;国内游客需要廉价的接待设施。
(3)村寨型。在国家旅游扶贫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特色村寨乡村旅游在老、少、边、贫山区发展较快。这些地区多为山区,缺少发展第一、二产业经济的自然条件,又不具备交通区位的优势。
结合乡村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和特色资源等条件,运用旅游资源的评价系统对乡村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乡村旅游的模式,最后规划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借助地理优势和当地特色,开发乡村体验产品,充分调动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
资源特有型可以凭特有资源吸引旅游者,让其体验别处没有的感觉。
产业依托型借助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通过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进而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
乡村景观规划是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由于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河南省现代农业设计有限公司专家道: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各种农业观光园、农家乐、采摘节等乡村旅游形式也丰富多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来看,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新事物,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很多设计院经验不足,规划设计时容易出现景观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质不高、生态环境破坏或同质性等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
带着孩子去扶贫,可以增加孩子的阅历,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让孩子们知道一定要做慈善,一定要去帮助他人,然而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发生灾难后才进行慈善教育,慈善行动和慈善教育,也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行为。让孩子增加阅历,走进田间地头。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和强大。让他们慢慢成为有爱心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去分享自己所拥有的,也更懂得去关爱别人,去帮助别人。
好好学习,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要有爱心同情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好好学习,不然将来不会有美好的生活。实干踏实,工作才有真正脱贫。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有深远意义,乡村旅游是扶贫旅游的一种特定形式。萊垍頭條
坚持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旅游,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发展,走特色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把制定乡村旅游规划摆在首位,根据本地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谋划重点发展的制造业产业、农业现代化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同时要在交通规划建设上做好紧密结合,抢抓构建大交通战略机遇优势,认真研究支持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理论支撑和要求。要着力培育乡村旅游地方和产业的知名度,坚持用文化旅游留人,把文化旅游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打好森林公园、风景区、休闲旅游等特色化品牌,展现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生态的、红色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特色,实现引导人、吸引人、带动人的价值氛围。萊垍頭條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构建宜居的农村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十四五”时期,必须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要充分看到乡村旅游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坚持把乡村旅游做到重点任务来抓。萊垍頭條
乡村旅游是推动我国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新形势下旅游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乡村扶贫工作和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旅游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的农村,乡村旅游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首先是因为贫困的地区大多是工业商业不太发达的地区,自然环境保持的比较不错,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次是因为旅游业是可以迅速带动当地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产业的很好的攻坚办法
因为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乡村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所青睐,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乡村旅游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农村生活、体验自然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城市和乡村经济繁荣与文化融合
目前,我国有两所旅游类本科院校,这两所“旅游学院”分别坐落于两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成都、桂林,这两所学校就是——四川旅游学院、桂林旅游学院。
1、四川旅游学院
四川旅游学院坐落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北巷子校区、清江路校区、青羊校区和龙泉校区。主校区位于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占地面积700多亩。校园环境优美,已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休闲美食文化园,将校园和旅游景区完美的融为一体。
由于自带“旅游”光环,所以学校的学院、专业设置都非常“心旷神怡”。学校设有烹饪学院、食品学院、酒店管理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
开设有烹饪与营养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休闲体育、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器与智能化、环境设计、工业设计、风景园林、商务英语、日语、法语、会计学、物流工程、贸易经济等22个本科专业,同时开办有中餐、西餐等多个专科专业。
学校建有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川藏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高等教育研究所、西部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川菜发展研究中心、欧美饮食文化研究中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设计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2、桂林旅游学院
桂林旅游学院坐落于广西南宁市,创办于1985年,原名桂林旅游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学校现有雁山、骖鸾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885亩。
学校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大陆唯一的重点支持单位及其教育委员会附属成员单位、亚太旅游协会教育类会员单位、亚洲开发银行“高端旅游人才培训优秀合作伙伴”、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单位、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发起院校、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研究基地、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广西旅游人才小高地和广西旅游数据中心载体单位;获全国餐饮职业教育优秀院校和最佳东方旅游服务业优秀人才培养院校奖。
学校学报《旅游论坛》是国内重要的旅游学术研究平台,连年被评为“广西高校十佳学报”,入选“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脱贫攻坚目前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
三、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贫困地区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五、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我们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六、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方案是高度赞扬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