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间口岸通行惯例,一般情况下可持《缅甸护照》在中国驻缅甸境内的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有效中国签证后,即可持护照与签证从中国的瑞丽、畹町两个口岸入境;如果未办理过护照,可持本人《缅甸联邦国民身份证》,到缅甸木姐口岸移民机关,根据其在缅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缅甸-中国边界通行证》或《缅甸联邦临时边界通行证》。
在入境中国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中缅边境管理合作的协定》,只需持上述有效证件,并严格遵守中缅两国相关出入境政策法规即可正常入境通行。
巴尔勒小镇位于荷兰和比利时两国交界处,一条国界线把大街分成了两半,这边是比利时,这边是荷兰。虽然看似一个镇子,但实际上,这里有两个当地政府、两名镇长、甚至教育体系也不一样。
一寨两国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 号界碑旁。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
有护照在云南瑞丽市不可以去缅甸木姐市,必须要办理缅甸签证才可以去缅甸的城市,可以在缅甸驻云南昆明总领馆办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威远街166号龙圆豪宅A504,或是乘飞机在机场才可以办理落地签。
答:瑞丽市就是沿边境,与缅甸相连,边境线约170公里,有的村寨就在国境线上,两国居民混居,最著名的就"一寨两国"。瑞丽还是与缅甸最大的陆路口岸一一姐告口岸,口岸实行"境内关外"管理模式,在她告购卖外国商品,享受免关税待遇,最出名的商品就是缅甸过来的翡翠,瑞丽市有东方珠宝城之称。
云南大山深处有个村庄,与缅甸只隔着一条河流,四周被原始森林包围着,宛如世外桃源一般,村民热情淳朴,安静游客少。

因处于中缅交界处,站在山顶就可以看见对面国家的山头,以前因为界线不明显,经常不小心就会走出国门,在这里的村民只要办了边民通行证就可以到对面国家串门,购物。

这个村庄叫曼勒村(云南有几个曼勒村,唯独这个曼勒村在网上几乎都查询不到任何资料),据本地人说没有游客来过这里,也很少外地人会来这里,所以村里是没有宾馆酒店客栈等住宿的,我们是跟着一个本地朋友来的,借宿在村民家里
云南的西双版纳、保山、德宏、普洱、临沧离缅甸都是很近的,因为是陆路边境跨过去就是缅甸,是山连山、水连水的,没有明显的边界,但是云南的德宏傣族自治州的瑞丽市的姐告口岸,就和缅甸的南坎挨着,大家共饮一口井的水,住房都是一半在缅甸,一半在中国,应该是最近的了。
7月5日,云南省瑞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人员进出瑞丽及重点区域管理的通告,通告内容如下: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加强人员进出瑞丽及重点区域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从2021年7月5日8时起,所有人员非必要不进出瑞丽。
二、在瑞丽工作、生活的人员凭在瑞丽有效凭证(身份证、户口本、不动产权证、本人经营证照或行政主管单位证明)进入瑞丽。开展疫情防控人员凭本单位或行政主管单位证明进入瑞丽。
三、特殊原因需离开瑞丽的,须经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审批,持《离瑞放行通知书》、3天核酸阴性证明并扫码离开。经审核同意离瑞的,由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经办人、负责人在《离瑞放行通知书》上签字、盖章,离瑞卡点核查无误后给予放行。
四、保供及抗疫应急物资车辆统一从瑞丽东、瑞丽西高速路口采取换驾的方式将物资运至瑞丽市区各供应点(仓库)。
五、姐告大桥实行禁止通行政策,原则上不进不出,特殊情况需要进出姐告国门社区的,凭市指挥部发放的通行证出入。
以上管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并及时公布。
瑞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水鼓舞,云南省瑞丽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鼓舞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水鼓舞表演时,用手击鼓,敲打时,将水鼓挎在脖子上,鼓身在前,人身向后倾斜,边敲边跳,再配以大铓、大钹。其敲法是右手持鼓槌敲大头,左手掌拍打小头。击出的鼓声音色深沉、庄重,发出的音响不长,但气氛浓烈。有舞姿多变、节奏感强的特点。
2014年11月11日,水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28。
据口碑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考证,水鼓舞至少已有不下五六百年的历史。
据说一年久旱不雨,某夜村中告翌仲老祖公在今天起鼓的地方挖井,不幸被倒塌的泥土掩埋,他托梦给子女说:“这个地方很好,就让我在此长眠。”子女们便带上香纸前去“坟”上祭奠,随后便普降甘露,日后相沿成俗。还有一个传说是:某年大旱, 河水断流,寨脚今天起鼓的地方有一水潭不干,小孩们便到那里拊水嬉戏, 但见潭中两龙相斗,顿降大雨,方解燃眉之急,此后即变成节日,每年举行仪式祭祀。
在1949年建国前,《水鼓舞》只在:“进洼”、“出洼”、“做摆”等宗教节日里跳,主要用于祭祀。后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演变为自娱性舞蹈。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庆典活动,德昂族群众都要聚集在佛寺广场或村寨跳起水鼓舞。
舞者自己持打击乐,边敲边跳。舞蹈由敲象脚鼓者领舞,鼓手、铓手、钹手 位于内圈,青年男女围在外圈,踏节起舞。水鼓舞由于鼓身大而沉重(直径约50厘米,长约80厘米,重约50多斤),左手扶住小头鼓面,右手持槌。水鼓舞所用的打击乐除水鼓外,还有大钹、铓锣。通常是一桶水鼓配一副或两副大钹,一面大铓,三者要求配合默契,以水鼓为中,钹迎面,铓随鼓行。
表演水鼓舞时,每三人为一组,往往有几组同时舞蹈,全体舞者时而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转圈,每一动作,均面向圈心跳一遍,然后背向圈心跳一遍,如此反复。
没有开放。“一寨两国”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
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
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避免人群聚集导致的传染风险,暂停对外开放,具体开园时间待景区通知。
中国瑞丽和缅甸边境有1个国门,则是中缅边境国门瑞丽口岸,位于云南瑞丽市与缅甸的交界,是中缅边境口岸中流量最大的口岸。这个国门非常特别,大门外观很有当地的民族特色,因为缅甸在古时也是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少数民族在这一片地区繁衍,哪怕是中国、缅甸有边界线区分国籍,但其中的建筑风格是相互交融的,所以给人的感觉非常接地气。
一脚踏两国的地方是:瑞士与法国的边境小镇——圣珍哥夫
边陲小镇,往往兼有不同国度的人文,以及可能流传有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吸引着旅游者欣然向往。然而,边境之地虽然都常贯以“一脚踏两国”之称呼,但其实际归属仅为两国之中的一个;因此,在边境线之外,已不再是同一个地方,而会是另外一个镇或村。
瑞士,在风光小城沃韦的对岸,即在莱芒湖东南角的南岸,瑞士与法国的边境小镇——圣珍哥夫(St-Gingolph,一译为“圣吉奥尔夫”或“圣贡尔福”),似乎有些与众不同:瑞、法边界从这一小镇穿越而过(边界线两侧都属于同一小镇)。于是,小镇的一部分是在瑞士境内,而另一部分却在法国境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脚踏两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