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十大旅游景点
1.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坐落在东莞市虎门镇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该馆是一座全面展示-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
2.东莞可园

可园博物馆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之一。
3.鸦片战争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收藏、研究、陈列林则徐销烟与鸦片战争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广大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育。

4.东莞植物园

东莞植物园北向市行政办事中心和东莞CBD,西面水濂水库,东邻同沙生态公园,南接水濂山森林公园和现代农业科技园,通过区域绿道等城市绿脉相连,组成了东莞市核心区的生态绿肺。
5.银瓶山森林公园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东面和东北面与惠州市沥林镇接壤,南面与清溪镇边接,西面和西南面分别与常平镇和樟木头镇相连。
6.松山湖景区

松山湖景区松山湖原本是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境内的一个大型天然水库,后被政府部门以湖泊为中心。

7.华阳湖湿地公园 

华阳湖湿地公园以“游龙披锦、云舞泽涌”为设计理念,规划建设了泽乡花田、芭蕉小筑、湖畔塔影等景点。
8.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镇,为明清古村落。整体造型像一条船,节庆有传统婚庆表演。
9.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观音山森林公园是集生态观光、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观音山原名观音肚山,是樟木头境内东南屏嶂诸山之一。
10.塘尾古村落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
南社古村位于东莞市茶山镇,
坐拥岭南最大的湿地公园,
距广州、深圳、惠州仅一小时左右的车程,
这里呈现了广东最美乡村所拥有的林茂、鸟鸣、花香。
一条小河蜿蜒着延到村里,
河的一边树木丛生,绿树成荫,
一头老牛在树林的草地,安静吃草,
一排排的树林,整齐高大。
村子里,蜻蜓曼舞,
依稀可听各种虫鸟啁啾,
依稀可见农舍的炊烟,
从较远处的屋顶上袅袅升起,
村头和石巷里,
传来一声接着一声的狗吠声
好像在欢迎踏入古老的村落。
南社古村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神秘而又古老的隐香古苑
位于古村落的中间,
大院的屋檐错落有致,
出现少有的明清古迹,
还有颇具特色的檐画。
南社古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每一处都遗留了历史的进程,
屋檐的梁架结构,壁画雕刻,
是南社明清的建筑风格。
民国的墙画、文革的语录
在泥石墙上,在瓦楞上,在房板上,
在小巷石板上,在宗祠的香火缭绕中无处不在。
下午趁冬日的太阳暖和,
去菜园采摘新鲜的蔬菜,
不喷洒农药,纯绿色有机蔬菜,
自家放养无催生的家禽,
自己动手生火、洗菜、串肉、
来一场自助的美味烧烤。
南社古村的美食,
三天三夜也吃不重样,
只能等您亲自一一来品尝!
来隐香古苑,帮你安排您想要的。
好吃好玩好住的全都有
南社明清古村落茶山镇是需要门票的,38元。当地男(60岁)、女(55岁)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免费,60周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或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的半价票。 成人票的网络预订价格为24元。 是典型的南方古村落民居遗存,喜欢古建筑的话,一定不要错过。
东莞的古村落很多。由于东莞经济发达,目前各古村也大多进行了维修和保护。
在这里,仅仅将11个旅游功能开发得比较好的古村落介绍给各位。
如果有空去走走,这些唯美的古建筑让你留恋往返。
1、中堂镇潢涌村
中堂黄涌村历史悠久,是东莞市四大名乡之首。如今的潢涌古村,以其合理的村落布局、精美的古建筑、良好的环境风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村落对精神、物质的追求,构成了独特的文物景色风貌,成为岭南地区明清村落的一处重要事例。
潢涌村位于东莞市北部、中堂镇东北部,现全村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道稳、大坦、下塘滘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9120人,总户数2557户,外来人口15000多人。
潢涌村是一个历史名村,建于南宋干道年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潢涌黎氏大宗祠是东莞历史文物八景之一,气派十足,犹如一位长者,见证着潢涌村历史的脉络和变迁。此外,荣禄黎公家庙、京卿黎公家庙、京卿祠道、潢涌文阁及居仁里、诗家坊、文明启迪、奕世文林门楼等明清建筑点缀居巷之间,让这个富村别具韵味。
多年来,该村先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辖区内的古迹、文物、古树等进行保护、修缮等,并修编了《潢涌村志》,在村内营造了爱村、护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对村内的古建筑的保护规划与利用,安排专人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造册登记,并已对大部分的古建筑进行挂牌保护,获得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潢涌村民黎胜仔:“相传潢涌在宋朝时碑文记载都是“潢涌”这个名称,到了明朝,听说有只凤凰在博罗罗浮山飞到中堂,必定飞过潢涌、风冲两村。后来发现有童子凤飞过,认为吉祥,就改为凤凰的凰,现在我们看的这幅图,叫九天凤凰图,就是追溯潢涌立村的来历的。”
潢涌村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名人辈出,廉忠孝悌,书礼犹存。
宗朝至清朝,潢涌先后培养出文武进士8名、举人36名、贡生数十名、秀才80名以上,外出为官者百余人,其中政绩显著的首推明朝洪武壬子年御赐翰林黎光,官至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
潢涌村民黎胜仔:“潢涌经历800年历史中,出了很多名人,第一世祖黎宿,他妈妈有病,医生说要用人肉和药才好,结果黎宿在自己的左腿上割了一块肉和药给妈妈吃,结果真的吃好了。此事感动了邻居和村民,说他十分孝义,传到了县官那里,县官觉得孝义可嘉,所以上报了南宋皇帝,皇帝下发御旨,赐他家的门额,孝义之门挂在门上,他的村所在地就叫德本坊,从此潢涌就沿着先祖孝义和德本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2、南社明清古村落 (建于南宋)
位于茶山镇南社村,现存祠堂达22间,古民居达200多间。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1275)定居南社,历明、清近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96000平方米的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以村墙为界。村内以中间长形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
代表建筑:古围墙、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典型民居。
3、塘尾古村(建于宋代)
位于石排镇塘尾村内,古村以古围墙为界。现存古民居约268座,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
主要景点:梅菴公祠、景通公祠、李氏宗祠。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红石做门、窗框和砌墙基,水磨青砖清水墙,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构件,遗留历代众多的生活、生产用具。祠堂建筑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则是二进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间两廊、三间一边廊为主,因与巷道的相对关系而有所变化。民居与书室结合、民居与祠堂结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点。
4、“逆水流龟”村堡(建于明崇祯年间)
位于虎门镇白沙村,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为虎门白沙人郑瑜所建。郑瑜(儒)是明末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古为四品官)。
村堡正门前面是一道水泥桥,以前为木桥,是出入村堡的唯一通道,也是这只逆水流龟的龟尾,村堡四角的小楼堡为龟的四足,北面高出护墙的保垒楼则是龟头,青色堡垒楼上的红砖则是龟眼。
5、横坑横塘古村(建于元延佑年间)
位于寮步镇横坑村。横丽湖风景秀丽,湖面面积200多亩,由东北至东南方向呈弯月形,围绕已有680多年历史的横塘古村,形成了极为浓郁的人文历史氛围。横丽湖的外沿有10多株树龄多达500年以上的古树,远处望去苍劲、茂盛,实为壮观。横丽湖畔风景宜人,风起时可欣赏碧波荡漾;风止时蓝天白云和民居建筑水影相连;夏可降温,冬可增润,别有风情。
6、迳联古村落(建于南宋嘉熙年间)
位于桥头镇迳联村。古村落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电视剧《情浓大地》、《冷暖两心知》、《军魂》,曾在此村拍摄过镜头。这里有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府第”;有民国时期的红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罗少彦故居。
主要景点:进士府第、罗少彦故居、迳联罗氏宗祠
7、企石镇江边村(建于元武宗至大年间)
位于企石镇中部,江边村是民国时企石最富有的村落,如今是珠三角地区原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据江边村《黄氏族谱》记载,江边村黄姓祖先自古江夏(今湖北)迁徙广东南雄后,其先祖黄云萝在南宋时期又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企石;1311年黄云萝的第七代孙黄月聪再定居江边新围,此后的新围自然村约在明·嘉靖时期就定型成为村落,并于1522~1560年兴建黄氏宗祠(已列为“市保”);随着人口的发展,到明末以后族中各房又先后兴建了各自的分枝祠堂。
古建筑:沂川公祠、一江公祠、隐斋公祠、经国公祠、乐沼公祠、冠堂公祠、宜生家塾等。
8、牛过蓢古村落(建于南宋)
位于茶山镇超朗村的牛过蓢古村落有民居、祠堂、书屋、里巷、古井、围墙、更楼、池塘、榕树群等样样俱全,并保护得非常完好。2014年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15、46、47集中共有10分钟的剧情取景于此。这一片段主要讲述了邓小平南下深圳时,深入“龙岭村”调研的情景。
原称楼阁蓢,明永乐年间讹为牛过蓢。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村民多姓麦而在行政上改为麦屋。该村村名有个传说,古时,有一名风水先生带着徒弟来到东莞石冈(现石排)市下看风水。师傅认为此地乃“大牛骑细牛,屡代出封侯”,风水不错。他的徒弟则反驳说:“师傅,你看错了,那牛已过蓢了,此地乃‘大象骑细象,世代出和尚’。”后来,石冈市下果真出现一间“广惠庵”,而徒弟所说的“牛”已过蓢了的“蓢”刚好就是楼阁蓢所在地,且以相邻的孙屋为牛头,楼阁蓢为牛肚,楼阁蓢的石头(地名)做牛尾,正如一头过了蓢的牛。所以后人就把“楼阁蓢”误说成“牛过蓢”,因误成真,沿用至今。
9、寮步西溪古村落(建于明朝天启元年)
西溪古村位于东莞市寮步镇,距离市区不远,紧临香市。西溪古村于明朝天启元年开始建村,至今已近400年,由古围墙、民居、祠堂、书房、巷道、古井、水塘、古榕树等组成颇具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使之成为珠三角洲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10、清溪铁场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位于清溪镇铁场村,现在还保留着一个韩氏客家围屋,至今有250多年历史,2004年入选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韩氏围屋不远处,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寺庙广缘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在此开设路东干部训练班。
11、下坝坊古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位于万江区坝头社区,古村下坝坊至今,保存有明朝洪武年间“奉旨崇祀邑名臣”木金匾一方,清代留存的祠堂2座、张王爷庙1座、古渡口1个、风水塘1个、土地庙3座,青麻石旗杆夹1个、碑刻1通和国家级别古树7棵,以及清代到上世纪80年代期间所建建筑270多栋。然后让这座古村更为出名的是后来它被一群文艺青年改造成了一座文艺地标,被称为东莞的鼓浪屿。
下坝坊是东莞商业开发最好的一条古街。这里充满着文艺小资气息,很受年轻人欢迎。世外桃源般的古村,处处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各具特色的小店、酒吧为古村增添了不少韵味。
东莞的古村落很多。由于东莞经济发达,目前各古村也大多进行了维修和保护。
在这里,仅仅将11个旅游功能开发得比较好的古村落介绍给各位。
如果有空去走走,这些唯美的古建筑让你留恋往返。
1、中堂镇潢涌村
中堂黄涌村历史悠久,是东莞市四大名乡之首。如今的潢涌古村,以其合理的村落布局、精美的古建筑、良好的环境风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村落对精神、物质的追求,构成了独特的文物景色风貌,成为岭南地区明清村落的一处重要事例。
潢涌村位于东莞市北部、中堂镇东北部,现全村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道稳、大坦、下塘滘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及1个居民小组,共有户籍人口9120人,总户数2557户,外来人口15000多人。
潢涌村是一个历史名村,建于南宋干道年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潢涌黎氏大宗祠是东莞历史文物八景之一,气派十足,犹如一位长者,见证着潢涌村历史的脉络和变迁。此外,荣禄黎公家庙、京卿黎公家庙、京卿祠道、潢涌文阁及居仁里、诗家坊、文明启迪、奕世文林门楼等明清建筑点缀居巷之间,让这个富村别具韵味。
多年来,该村先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辖区内的古迹、文物、古树等进行保护、修缮等,并修编了《潢涌村志》,在村内营造了爱村、护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对村内的古建筑的保护规划与利用,安排专人对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造册登记,并已对大部分的古建筑进行挂牌保护,获得了“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潢涌村民黎胜仔:“相传潢涌在宋朝时碑文记载都是“潢涌”这个名称,到了明朝,听说有只凤凰在博罗罗浮山飞到中堂,必定飞过潢涌、风冲两村。后来发现有童子凤飞过,认为吉祥,就改为凤凰的凰,现在我们看的这幅图,叫九天凤凰图,就是追溯潢涌立村的来历的。”
潢涌村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名人辈出,廉忠孝悌,书礼犹存。
宗朝至清朝,潢涌先后培养出文武进士8名、举人36名、贡生数十名、秀才80名以上,外出为官者百余人,其中政绩显著的首推明朝洪武壬子年御赐翰林黎光,官至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
潢涌村民黎胜仔:“潢涌经历800年历史中,出了很多名人,第一世祖黎宿,他妈妈有病,医生说要用人肉和药才好,结果黎宿在自己的左腿上割了一块肉和药给妈妈吃,结果真的吃好了。此事感动了邻居和村民,说他十分孝义,传到了县官那里,县官觉得孝义可嘉,所以上报了南宋皇帝,皇帝下发御旨,赐他家的门额,孝义之门挂在门上,他的村所在地就叫德本坊,从此潢涌就沿着先祖孝义和德本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2、南社明清古村落 (建于南宋)
位于茶山镇南社村,现存祠堂达22间,古民居达200多间。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1275)定居南社,历明、清近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96000平方米的古村落。
南社明清古村落以村墙为界。村内以中间长形水塘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
代表建筑:古围墙、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典型民居。
3、塘尾古村(建于宋代)
位于石排镇塘尾村内,古村以古围墙为界。现存古民居约268座,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
主要景点:梅菴公祠、景通公祠、李氏宗祠。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围墙为界,依自然山势而建,里巷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所建,红石做门、窗框和砌墙基,水磨青砖清水墙,保存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构件,遗留历代众多的生活、生产用具。祠堂建筑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则是二进四合院形式。民居布局多以三间两廊、三间一边廊为主,因与巷道的相对关系而有所变化。民居与书室结合、民居与祠堂结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点。
4、“逆水流龟”村堡(建于明崇祯年间)
位于虎门镇白沙村,建于明末崇祯年间,为虎门白沙人郑瑜所建。郑瑜(儒)是明末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古为四品官)。
村堡正门前面是一道水泥桥,以前为木桥,是出入村堡的唯一通道,也是这只逆水流龟的龟尾,村堡四角的小楼堡为龟的四足,北面高出护墙的保垒楼则是龟头,青色堡垒楼上的红砖则是龟眼。
5、横坑横塘古村(建于元延佑年间)
位于寮步镇横坑村。横丽湖风景秀丽,湖面面积200多亩,由东北至东南方向呈弯月形,围绕已有680多年历史的横塘古村,形成了极为浓郁的人文历史氛围。横丽湖的外沿有10多株树龄多达500年以上的古树,远处望去苍劲、茂盛,实为壮观。横丽湖畔风景宜人,风起时可欣赏碧波荡漾;风止时蓝天白云和民居建筑水影相连;夏可降温,冬可增润,别有风情。
6、迳联古村落(建于南宋嘉熙年间)
位于桥头镇迳联村。古村落风景优美,古色古香。电视剧《情浓大地》、《冷暖两心知》、《军魂》,曾在此村拍摄过镜头。这里有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府第”;有民国时期的红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罗少彦故居。
主要景点:进士府第、罗少彦故居、迳联罗氏宗祠
7、企石镇江边村(建于元武宗至大年间)
位于企石镇中部,江边村是民国时企石最富有的村落,如今是珠三角地区原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据江边村《黄氏族谱》记载,江边村黄姓祖先自古江夏(今湖北)迁徙广东南雄后,其先祖黄云萝在南宋时期又由南雄珠玑巷迁居企石;1311年黄云萝的第七代孙黄月聪再定居江边新围,此后的新围自然村约在明·嘉靖时期就定型成为村落,并于1522~1560年兴建黄氏宗祠(已列为“市保”);随着人口的发展,到明末以后族中各房又先后兴建了各自的分枝祠堂。
古建筑:沂川公祠、一江公祠、隐斋公祠、经国公祠、乐沼公祠、冠堂公祠、宜生家塾等。
8、牛过蓢古村落(建于南宋)
位于茶山镇超朗村的牛过蓢古村落有民居、祠堂、书屋、里巷、古井、围墙、更楼、池塘、榕树群等样样俱全,并保护得非常完好。2014年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15、46、47集中共有10分钟的剧情取景于此。这一片段主要讲述了邓小平南下深圳时,深入“龙岭村”调研的情景。
原称楼阁蓢,明永乐年间讹为牛过蓢。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村民多姓麦而在行政上改为麦屋。该村村名有个传说,古时,有一名风水先生带着徒弟来到东莞石冈(现石排)市下看风水。师傅认为此地乃“大牛骑细牛,屡代出封侯”,风水不错。他的徒弟则反驳说:“师傅,你看错了,那牛已过蓢了,此地乃‘大象骑细象,世代出和尚’。”后来,石冈市下果真出现一间“广惠庵”,而徒弟所说的“牛”已过蓢了的“蓢”刚好就是楼阁蓢所在地,且以相邻的孙屋为牛头,楼阁蓢为牛肚,楼阁蓢的石头(地名)做牛尾,正如一头过了蓢的牛。所以后人就把“楼阁蓢”误说成“牛过蓢”,因误成真,沿用至今。
9、寮步西溪古村落(建于明朝天启元年)
西溪古村位于东莞市寮步镇,距离市区不远,紧临香市。西溪古村于明朝天启元年开始建村,至今已近400年,由古围墙、民居、祠堂、书房、巷道、古井、水塘、古榕树等组成颇具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化景观,使之成为珠三角洲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10、清溪铁场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位于清溪镇铁场村,现在还保留着一个韩氏客家围屋,至今有250多年历史,2004年入选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韩氏围屋不远处,有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寺庙广缘庵,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在此开设路东干部训练班。
11、下坝坊古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位于万江区坝头社区,古村下坝坊至今,保存有明朝洪武年间“奉旨崇祀邑名臣”木金匾一方,清代留存的祠堂2座、张王爷庙1座、古渡口1个、风水塘1个、土地庙3座,青麻石旗杆夹1个、碑刻1通和国家级别古树7棵,以及清代到上世纪80年代期间所建建筑270多栋。然后让这座古村更为出名的是后来它被一群文艺青年改造成了一座文艺地标,被称为东莞的鼓浪屿。
下坝坊是东莞商业开发最好的一条古街。这里充满着文艺小资气息,很受年轻人欢迎。世外桃源般的古村,处处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各具特色的小店、酒吧为古村增添了不少韵味。
1、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 文物保护单位
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滩,是我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事件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包含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旧址两个重点文物保护,由林则徐销烟池、虎门炮台、靖远炮台、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组成。销烟池是两个边长各45米的大池子,为1957年重建的;虎门炮台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海角山、武当山和大虎山等地,范围约数十平方公里。
2、蚝岗遗址博物馆
蚝岗贝丘遗址位于东莞市南城胜和蚝岗村,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约5000年,保存面积650多平方米,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蚝岗贝丘遗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面、房子、墓葬、灰坑、沟等重要遗迹。墓葬中出土了两具珠江三角洲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人类遗骸,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因此被专家誉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2007年6月,基于遗址建立的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正式开放。
3、东莞燕岭古采石场遗址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位于广东东莞市石排镇燕窝村和田边村境内,长约8公里,宽约0.3-0.5公里。该采石场明、清时期大量开采,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仍继续采石,经数百年开采,残留下来许多深潭峭壁,形成了天十八房间、补天石、女散花、鳄鱼潭、飞鼠岩、了哥墩、鱼跳龙门等景观。石壁上有光绪十六年(1890年)孙爽题书“咸钦燕岭”四个楷书,每字大0.1平方米。1999年禁止采石,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文物保护单位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一处,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机关所在地的建筑群体,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旧址包括9处文物点。其中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6处抗日旧址位于大王岭村,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3处旧址分别位于瓮窑村、油古岭村和连平髻岭村。于1978年被列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东莞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景区 4A景区文物保护单位
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位于市东的茶山镇和石排镇,以木雕、石雕、古建筑为亮点,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古村落。南社明清古村落集明清所建民居、祠堂、门楼、古巷、古井、古墓等融为一体;塘尾明清古村落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两座古村都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灰塑建筑构件,生活和生产用具也有大量保存,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6、迎恩门城楼
迎恩门城楼是东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城区市中心,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当时东莞城东南西北四个城楼城门中西部的一个,故俗称西城楼。迎恩西门历来是东莞古城的象征,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坐标,红墙碧瓦,飞檐斗拱,蔚然壮观,而其保存的明代基座,尤为珍贵。旁边的文化广场是新世纪新东莞新气象的展现,1982年迎恩门城楼被东莞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村头村遗址
村头村遗址位于东莞虎门镇村头村西的大山园,面积约1万平方米,因1987年广深高速公路修建而发现,1989年、1993年经两次发掘面积3375平方米,约占遗址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目前广东省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遗址堆积厚1-3米,可分早晚两期,晚期为明代中晚期村落遗址;早期是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出土石器、骨角器一千多件。198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莞寮步汽车城附近有一条小河沟,里面的大鱼很多哟,过来试一下吧!
东莞长安镇,最好玩的景点,曾经的小水沟,如今的原始树林,长青街。
东莞石排镇塘尾古村落广场牌坊门最里面的小河沟景色也很美哦。
大岭山森林公园厚街入口广场,然后下车走两分钟就到了,也有一个小希哦,也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大鹏所城(明清古城)
大鹏古城是深圳八大景点之一。它悠久的历史和建筑是深圳这座年轻城市为数不多的名胜之一。许多古村落和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保存。这座古城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
甘坑客家镇(客家古村落)
赣坑客家镇是一个融合了当地客家风情、客家民居建筑、客家民间艺术、客家传统美食和深圳客家田园风光的文化旅游景点。这里保存了大量客家风格的建筑。
南投古城(千年古城)
南投古城,又名“新安古城”,是深圳1730多年来最古老的古城,也是深圳最大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这座古城的大门有着庄严肃穆的高墙。古城是一条狭窄的街道,有十几个景点,包括拱门、南门、东莞会馆、县政府、新安监狱等。
南澳何塞尔古村落(渔夫的古董)
和石古村落位于南澳旅游区。这个“千年渔村”位于西永海岸。这里有深圳原始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它仍然古老而安静。它确实远离城市的喧嚣。四处走走很舒服。俯瞰和石古村落,我们面前有一座典型的岭南建筑。灰色的瓷砖和白色的墙壁隐藏在绿色的山脉和树木中,这种美丽带有古老的魅力。古村里还有许多漂亮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和房子,非常适合拍照。除了来这里体验海边渔民的古董风味,你还可以去附近的西充海滩玩水。
鹤湖新居
河湖新村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它是中国大型的客家民居建筑群,也是深圳现存300多个客家围场中保存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它充满了浓郁的客家古老特色。鹤湖新居是全国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
观澜印刷村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的观澜版画村,是一个著名的客家小村落,是隐藏在城市繁荣深处的一块净土,被誉为“深圳最美的村庄”。这个古老的村庄建在山和水的附近。它的排屋、池塘、古井、祠堂和瞭望塔都很古老,形成了独特的客家生活方式。这是深圳的一个景点,有很强的仿古风格。
凤凰古村
凤凰古村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山脚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人兴建的小村,其中有60多座明清民居的古建筑群已沐浴了500年风霜雨雪的,这是华南地区罕见的,更是深圳目前保存得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在这片散集着古老的建筑群中,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贯穿整个村落。
半天云村
半天云村位于深圳南澳抛狗岭(海拔426米)的半山腰上,据说是深圳海拔较高的古村落。“一竖两横”就是半天云村的格局。村口有两块被掩埋的石头,前面燃着红烛。这是“井头伯公”,村中五位”伯公”之一。“伯公”是半天云村民心中的山神,老村民都认为,从建村伊始,就得到“伯公”庇佑。进村前有一座桥,过桥前有“大王爷伯公”,过桥后有“桥头伯公”,村口位置有“井头伯公”,沿着村路往高尔夫球场后门岗亭有“牛王伯公”,再往上至大毛田水库有“土地伯公”。
西丽麻磡村
磡村又称麻磡社区,坐落在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脚下,西丽水库的上游毗邻白芒关联检站,是西丽镇北部二线关口位置。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办。该村被称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拥有近400年历史。在相对偏僻的麻磡村,有一片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古民居,其中还夹杂着碉楼、教堂等。据当地村民回忆,这些房子建于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这些民居建筑风格大部分属于客家式,其中也夹杂了部分广府式 。
1.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2.松山湖
3.粤晖园
4.梦幻百花洲
5.虎门大桥
6.隐贤山庄
7.鸦片战争博物馆
8.茶山公园
9.水濂山公园
10.南社明清古村落
很多人的印象是东莞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但它不仅经济繁荣,而且自然风景优美。它是一个美丽的沿海城市,它的景点也很吸引人。所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东莞的十大景点名单和东莞十大景点古迹。
东莞古镇有常平、塘厦镇和石排镇
1、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4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首家民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原来是一个村集体林场,1999年东莞企业家黄淦波和村集体签订承包经营协议,开始创建观音山森林公园。东莞观音山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坐拥东莞市内较大较完整的原始次生林,被誉为“南天灵秀胜境,森林康养福地”。公园曾获“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森林美景摄影地”、“粤港澳大湾区年度最佳生态旅游企业”等殊荣。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笔架山路189号
东莞省级森林公园最新名单
1、大岭山森林公园
大岭山森林公园是广东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西南部,珠江口的东北部,北至厚大路,东以大岭山山体为界线,东南以莲花山东南山腰为界,西南至大岭山林场场部,面积约74平方公里,公园是以森林资源为主体,以保护自然生态为主要功能,以"自然"、"古朴"、"野趣"为特色,可供游览、科考、休闲和康体健身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公园属低山、丘陵地貌。园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山深谷幽。园内分布多处瀑布、山涧、溪流,公园最具特色的是长1300多米的石洞溪,堪称集石景、水景、林景于一体的自然奇观。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拥军路
东莞市级森林公园最新名单
1、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 4A景区

银瓶山森林公园是东莞市面积较大的森林公园,主峰银瓶嘴海拔898米,为“东莞第一峰”。这里层峦叠嶂,碧水萦绕,溪谷幽深,竹木苍翠,鸟语花香,山上终年云雾缭绕、云雨变幻万千,素有“小九寨沟”之美誉。银瓶山千峰竞秀、万木长春,是一个集旅游、休闲、科教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雀鸟天堂”。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谢岗镇南面村
2、东莞水濂山森林公园

水濂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城区水濂社区,是东莞市六大森林公园之一。公园总面积约6000亩,主峰海拔高378米,森林茂盛,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与周边山体相比,水濂山因其亲水性而更显得山灵水秀。公园分为水濂湖中心公园、科普观赏植物园、水濂山郊野公园、特色风情主题园,公园是一个以低山、丘陵、湖泊及其生物资源为特色,集登山活动、水上游乐、植物科普、休闲度假、回归自然为一体的具有郊野公园功能和城市公园性质的特大型综合性公园。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水濂社区水濂公园路18号
3、东莞市黄旗山城市公园
东莞黄旗山城市公园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融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是传递东莞城市文明正能量的重要阵地。黄旗山城市公园占地面积243公顷,园内有黄旗山顶灯笼、黄旗古庙等景点古迹,及新建旗峰公园广场、门楼、旗峰湖景点、餐厅等设施。黄旗山公园东临虎英公园,西有火栋树管理区,南有立新管理区,北有莞城林场,为东莞八景之首,是东莞的象征。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新城市中心区
4、威远岛森林公园
东莞威远岛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威远岛,镶嵌在江水浩荡的珠江口东岸,是历史上著名的海防要塞,也是鸦片战争海战主战场之一。岛上的威远岛诸炮台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古代海防设施遗存,也是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抵御外侮的重要历史见证。威远岛森林公园四周碧波荡漾,山林苍翠葱郁,风光秀丽,引人入胜。每年吸引众多旅客慕名观光,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览胜之地。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5、宝山森林公园
东莞宝山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于199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立项批准建立,地处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公园占地面积20960亩,由芙蓉寺和九栋两个游览区组成。芙蓉寺游览区内有东莞著名的宝山山脉、芙蓉庙、龙潭飞瀑、石瓮芙蓉等景点,在明朝末年就闻名遐迩,其中“石瓮芙蓉”曾是东莞八景之一。位于芙蓉寺景区东部的宝山主峰,海拔458.9米,与七姐顶、鸡古石等山峰形成一条半月形的山脉,宛若一弯新月镶嵌在东莞大地之上。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
6、黄牛埔森林公园
黄牛埔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位于黄江镇中部,占地面积为约75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约为240万平方米。北邻公常公路,南入口隔清龙公路与大屏嶂森林公园北入口对望,东南入口为现有的岭南风情村落处。拥有水库、果林等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兼具水乡物色的人文资源。其中水库以南是大屏嶂森林公园、东北为芙蓉寺。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大屏嶂森林公园
7、同沙生态公园
东莞同沙生态公园于2006年5月1日开门迎客,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是市区调节生态平衡的“绿肺”,也是一个天生丽质,融山水生态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新型公园。同沙生态公园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是环绕水库而建,拥有长达15公里的环湖公路,可以让游客饱览同沙生态公园的湖光山色,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尽情享受森林浴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莞长路383号
8、南门山森林公园

东莞南门山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位于凤岗镇东北面,北与清溪镇接壤,东与深圳龙岗区相邻,面积约为12.65平方公里。公园以田园景观、山水景观、爱情景观为背景,融入当地客家文化和原生态文化活动的体验,突出公园“生态佳境,欢乐田园”的主题形象。公园包括2公里多的公园入口主干道及长约2.4公里的环黄洞水库绿道,此外,还包含位于黄洞水库南岸的登山道、公园入口广场及景区广场。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东升工业二路
9、东莞碧湖森林公园
东莞碧湖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位于镇中心区鹅公髻(土名),东至碧湖村,南至碧湖大道,西至凤岗职业中学,北至东深路。碧湖森林公园占地156.67万平方米,公园集休闲、娱乐、景观、人文于一体,属半自然原生态休闲公园。公园内设有听风亭、观凤亭、来仪亭、魁星亭、叠翠亭、怡碧亭、陶然亭、春园亭、蟠龙亭等九个休闲亭。山顶广场有城市展览馆、历史博物馆、园龙阁(高若52米 )以及客家山歌基地。公园东门有儿童游乐园、游泳池,西门有快乐儿童游乐场、羽毛球馆、老干部活动中心,配有多种健身器材。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10、东莞山水天地森林公园
东莞山水天地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大王山。最高峰是大王山主峰,海拔约303米,主要景点是2000多棵古芒果树群。建设有登山览胜区、马术公园、森林游憩区、契爷石山水风光游览区、田心坑运动拓展区五个功能分区。曾经是私人的园林,后来被改造成一个园林。占地面积达3000亩,园内有山有水有阁楼,房屋错落有致,园区内种满了奇花异草和青葱的树木,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
11、旗岭森林公园
东莞旗岭森林公园是东莞市级森林公园,是一个公益性休闲娱乐的大型郊野公园,占地2.86平方公里,划分为登山揽胜区、森林生态恢复区、滨水康体娱乐区、走马岗森林保育区等四个区。2014年1月从山脚直达山顶的一条新建的登山道正式投入使用,沿着山路爬行,一路上林木葱笼,繁花似锦,周围层峦叠翠,丰姿绚丽。
【 详细>>】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朗洲村
12、东莞清溪森林公园
清溪森林公园地处东莞市东南部清溪镇北部山地,属银瓶嘴山系,石马河水系。距清溪镇区3公里。北接樟木头和谢岗、东邻惠阳,南接凤岗,西接塘厦;东至惠阳38公里,南至深圳43公里,西至莞城5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森林茂密,溪涧纵横,还有雄伟壮观的黄茅田瀑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