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国务院直接管理,属于行政机关,主要职能是 (一)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研究解决旅游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旅游业的法规、规章及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协调各项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特别是假日旅游、旅游安全、旅游紧急救援及旅游保险等工作,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国家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推广活动,组织指导重要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 (四)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拟定发展国内旅游的战略措施并指导实施,监督、检查旅游市场秩序和服务质量,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五)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的规划开发建设,组织旅游统计工作。 (六)研究拟定旅游涉外政策,负责旅游对外交流合作,代表国家签订国际旅游协定,制定出境旅游、边境旅游办法并监督实施。 (七)组织指导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制订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并监督实施。 (八)指导地方旅游行政机关开展旅游工作。 (九)负责局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对直属单位实施领导和管理。 (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是5月19日。
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麻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名为中国旅游日。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了要设立“中国旅游日”的要求。2009年12月4日,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了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相关工作。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故事性和学习性是发展红色旅游的社会条件。
故事性相对说教性而言,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观。
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但是,这种学习不宜搞成灌输式的“现场报告会”,而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1》
2021年,我国旅游经济呈阶梯形复苏、波动式回暖态势。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9.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3.31万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6%和48%,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65%和58%。
2019年我国出境游市场规模达到1.55亿人次,比2018年同比增长了3.3%。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元,增速超过2%。过去连续多年的增长势头,在2020年被疫情冲击突然中断,2020年1-6月份出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率为负数,2020年度报告显示。
重庆除了“雾都、山城、桥都”的称号外,还被冠之以名的“8D魔幻之都”更是让重庆火遍江南地北。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有网红景点、夜景、陪都文化、喀斯特地貌、火锅美食等,拥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2个(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金佛山喀斯特)。据《重庆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1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39亿元,位居2020中国最热门旅游城市第一名。
中国发起成立世界旅游联盟。
2012年4月19日,由北京率先倡导,国内外近50个著名旅游城市和相关机构共同发起的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在京成立。这是首个总部落户中国的国际性旅游组织
由中国发起的全球性国际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World Tourism Alliance,缩写为WTA),在四川成都正式成立。来自全球109个国家的代表齐聚成都,共同见证这一国际旅游组织的诞生。
据了解,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和秘书处设在中国北京。联盟组织以“旅游让世界更美好”为核心理念,将推动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包容性发展。截至目前,共有89个会员单位,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世界旅游联盟成立仪式上致辞称,世界旅游业界期待一个全球性的、综合性的、非政府、非营利国际旅游组织的出现,以更好地完善世界旅游合作机制。
李金早说,“不可否认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促进政府间旅游合作上成绩斐然,然而现实表明,仅靠政府间的协调,难以有序有力应对越来越多的挑战”。
出席世界旅游联盟成立仪式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依表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欢迎世界旅游联盟成立,并随时准备与之合作。今年5月,塔勒布瑞法依在北京首次表达旅游业“世界期待中国领导力”这一看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2016年出境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占据全球总量的10%。
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在我认为,所谓的旅游资源就是是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又包含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气候等。人文景观资源包含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
自然资源:主要是天然赋存的具有游览观光、休息疗养、娱乐体育等吸引力的地理要素,这些要素或以单体和单体组合,或以某种要素为主辅以其它要素组合构成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
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气候与天象景观——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人文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古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实体或以其为载体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
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
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特殊民俗礼仪、习俗风情、节日庆典、民族艺术和工艺等。
宗教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参观游览型的宗教建筑艺术,如坛、庙、寺、观、带有人格神色彩的大型塑像,以及赋予其中的装饰、雕塑、壁画、楹联、碑刻等; 另一类是这些宗教建筑和艺术本身营造的宗教活动场所。如各种宗教的神职人员布道求法,现代旅游者中也有大量专为求神拜佛而光顾宗教寺庙道观的。
城乡风貌:具有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名城、独具特色的现代都市风光,具有清新质朴的田园风光、古镇村落等。
现代人造设施:富有特色、具有规模、某种特殊意义和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设施。
我是
@西北旅游圈
,专注于大西北深度旅游,关注我免费获取西北旅游路线和定制化旅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