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便捷性迅速提高。同时,各地围绕拓展公路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引起全国热议的河北省张北草原天路,有人把它与美国的66号公路相比,称作是中国的66号公路,在朋友圈热传。还有受到广泛关注的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中国最美铁路青藏线等,这些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交通旅游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交通旅游服务的渴望与诉求。过去人们更多关注交通快速进出景区的“快进”,现在也关注交通设施“慢游”旅游服务。
传统“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主要是运送旅游者。现阶段,旅游交通内涵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是简单的一种方式或工具,而成为以运输设施和交通线路为基础,满足旅游者出行、游览、运动、休闲等需要的综合旅游运输服务。加快实现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交通运输服务旅游从重视数量规模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完成游客运输单一功能向丰富游客出行体验转变、由服务单一“景点旅游”向服务“全域旅游”转变,是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二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在支持旅游消费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建成了一大批通达景区景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未来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升级换代,旅游消费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和爆发性增长新时期。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旅游消费,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扶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是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地区,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带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对于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精准扶贫、买农产品、开发旅游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分别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兴安盟阿尔山市。萊垍頭條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坚持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引领,实施“旅游+”“+旅游”战略,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内蒙古非遗和旅游扶贫相结合,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建工作。同时,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供给,开发全新旅游线路,构建现代化全域旅游业态群,坚持以旅游设施建设为基础,强化产业带动和宣传引导,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條萊垍頭
搭建广西旅游大数据平台
B.建设互联网+乡村旅游分享经济与产业扶贫网络平台
C.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D.建设广西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
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能增加群众收入
三农项目指的是支持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项目。比如农民培训项目、科技示范项目、乡村旅游业项目、产业发展支持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生态环境与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等。
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农村实施规划,旨在帮扶改善贫困户生活生存条件和扶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2021中国旅游日主题口号:“绿色发展 美好生活”
往年“旅游日”主题:
201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012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健康生活 欢乐旅游”
2013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休闲惠民 美丽中国”
2014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文明旅游 智慧旅游”
2015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新常态 新旅游”
2016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旅游促进发展 旅游促进扶贫 旅游促进和平”
2017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旅游让生活更幸福”
2018年“中国旅游日”主题:“全域旅游 美好生活”
2019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文旅融合 美好生活 ”
2020年“中国旅游日”主题:“爱生活 爱旅游”
202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绿色发展 美好生活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便捷性迅速提高。同时,各地围绕拓展公路等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引起全国热议的河北省张北草原天路,有人把它与美国的66号公路相比,称作是中国的66号公路,在朋友圈热传。还有受到广泛关注的贵州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中国最美铁路青藏线等,这些都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交通旅游价值的认可,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交通旅游服务的渴望与诉求。过去人们更多关注交通快速进出景区的“快进”,现在也关注交通设施“慢游”旅游服务。
传统“旅游交通”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主要是运送旅游者。现阶段,旅游交通内涵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是简单的一种方式或工具,而成为以运输设施和交通线路为基础,满足旅游者出行、游览、运动、休闲等需要的综合旅游运输服务。加快实现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交通运输服务旅游从重视数量规模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完成游客运输单一功能向丰富游客出行体验转变、由服务单一“景点旅游”向服务“全域旅游”转变,是促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二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交通运输在支持旅游消费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建成了一大批通达景区景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未来我国居民消费进一步升级换代,旅游消费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和爆发性增长新时期。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对于促进旅游消费,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促进扶贫攻坚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多是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地区,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加快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推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带动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对于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生态扶贫,充分发挥生态扶贫与产业扶贫的协同作用。
第一,花大力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基础。即使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条件独特,但不一定直接适合开展生态旅游,需要政府进行资源重组整合,以利于生态旅游业开展。既能够保留古井、老树等记录村庄嬗变的风物,又需通过改善基本的住宿、卫生条件;既保护原有的山水林田湖草,又需通过对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进行适合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新规划。政府花大力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地方特色,为开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生态扶贫提供基础。
第二,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条件。大连作为著名旅游城市,每年来连游客数量达到8000万左右,生态旅游村与城市中心地带的交通便利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地游客的相关计划。应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使公路的布局合理,轨道交通更便利,缩短往返路上耗时,为一日游、两日游等生态旅游项目提供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条件,带动贫困地区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