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台湾人过年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一个月。 “尾牙”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祭拜土地公,各商家行号也要在那天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户户举行祭灶活动,欢送灶神及其他诸神上天。送完神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清屯”,举行大扫除。
除夕,也叫大年三十,出外谋生的家人,都要赶回老家来团聚;如无法赶回,家人就要空出一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全家一起围着桌子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炉,炉边置一些铜钱,以示温暖如春,财气旺盛。
吃完之后,年长者要给年少者“压岁钱”,然后全家围坐在炉边,说说笑笑,通宵不眠,叫“守岁”。初一这一天,信徒们除祭拜自家的祖宗神仙之外,还要到庙里烧金、焚香、上供品祭拜。全家人着新装出游,称作“出行”或“行春”,取越走越能存钱的意思。
三亚和台南的冬天谁更冷?
它们两个的纬度不一样,台南处于亚热带,而三亚处于热带位于北纬十八度以南,和美国的夏威夷群岛是一个纬度,所以冬天是不冷的,最冷的三九天还有人穿短袖,还可以下海游泳。而台南就不一样了,最冷时还要穿毛衫。所以综上所述,台南的冬天会更冷!
1.简约款式更耐看
简约常见的款式,却更加耐看有气质,抹茶绿的条纹T恤清新自然,充满春夏的甜美活力,款式简约又时尚。下身搭配浅蓝色的高腰短裤,显高显瘦,很适合小个子的她穿,有大长腿的既视
2.舒服的配色显高级
喜欢穿的衣服不仅款式简约,连配色也是浅浅淡淡低调耐看,反而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气质,浅色的镂空上衣清爽简约又气质百搭,搭配的也是浅色的高腰短裤,显高显瘦,配色干净舒服,清爽又高级。脚上穿的也是经典简约的浅色高帮帆布鞋,休闲时尚又舒服耐看。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美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息息相关。台湾过年的民间风俗,跟祖国大陆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围炉 在台湾,大年夜全家大小,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一起聚餐,叫做“围炉”。参加“围炉”的人,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讨吉利。“围炉”时桌上的每样菜都是很有意思的:鱼圆(丸)、肉圆取意“三元”,象征团圆。萝卜,台湾和闽南一样叫“菜头”意为“好彩头”有吉兆之意。全鸡的“鸡”,台湾语谐音“家”即“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蚶,台湾诘解作“胖”。吃蚶,取意“发财发福”。“围炉”进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连根煮熟后,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围炉”时,如果家里有人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突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 走春 “走春”,是台湾民间对“拜年”的一种俗语,至今仍很盛行。走春的人每到一家,彼此都说些吉利话,主人都会拿出以朱红色木盒或九龙盘盛的糖果,并端甜茶,热情招待,表示主客之间的亲密。客人告辞离去时,主人和客人向对方的孩子互赠红包。 吃长年菜 新年春节里,台湾同胞有一种吃长年菜的习惯。所谓长年菜,其实就是那种茎叶很长,带有苦味的芥菜。今日台湾,人们的各种活动,迷信色彩比较重。他们认为这种菜,叶长,丝长,象征命长。有的人在煮时还故意加上一些长长的粉丝,说这样绵绵不断,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一般人都知道,蔬菜具有吸油的功能。新年春节里,大鱼大肉,油油腻腻的,吃点蔬菜不仅可以解油,而且还能调剂胃口。所以,台湾同胞新年春节里吃“长年菜”的习惯,是一种很符合科学的饮食之道。 避债戏 过去,台湾过年时,民间有这样一项别开生面而又富有人情味的节目——“避债戏”,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些寺庙演戏。那些欠有别人债款而年前又无法还清的人,为了躲避债主上门催债,便偷偷地跑到庙前的“避债戏”台前“看戏”这时,如果讨债或收账的人,硬是闯到“避债戏”台下来找人要钱的话,不仅会惹起“公愤”,而且必遭“群打”,讨个没趣。这台戏,从除夕一直演到新年的早晨。这样,那些躲债的“看戏”者,也就可以安然无恙地回家“欢度”新年了。这一习俗,如今在台湾民间的一些乡村里仍然保持.
中国元旦的来历
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我国历史上的编年方式是以农历为主,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元旦,其实指的是正月初一,并且在汉代之前,没有确定的日期。中国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大家合着而成的。在辛亥革命之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在1912年,我国正式启用阳历,并将1月1日定为新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并且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元旦的意义及别称
元旦二字中,“元”代表着起始、开始的意思,“旦”分为“日”和“一”,“日”指的是太阳,“一”代表地平线,所以“旦”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景象,结合“元”,意思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太阳升起的美景。中国古代对元旦还有其他的别称,例如:元日、元正、元辰、元春、上日、元朔等,不过流传最为广泛的,还是元旦这个叫法。
元旦和春节的区别
说道新年,我国有两个“新年”,一个是阳历上的1月1日,也就是元旦节,另一个是农历的正月初一,我们正常都叫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对于我们的意义更大,人们会在春节之前开始大扫除,采购年货,除夕夜围炉,一起跨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正月初一开始要祭拜、互相串门拜年。而元旦的活动比较少,元旦只有一天的假期,一般会举办一些跨年的联欢晚会,庆祝新年的到来。
元旦习俗
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非常的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的时候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会出去干活,也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的手才会结束。因天气非常的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这个地方在这个节日的时候就会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南方的元旦习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它是“捧元宝”。
在福建这个地方,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春饭”。春饭是“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的时候,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台湾元旦习俗
在宝岛台湾,元旦这一天全家老少都要围在一起聚餐,餐桌上摆放着火锅,这叫做“围炉”。参加“围炉”的人,桌上的每样菜都需要品尝一下,也要象征性地喝酒,以讨来年红红火火。
在元旦的时候,台湾同胞会吃长年菜。所谓长年菜,其实就是俗称的芥菜,台湾人认为这种菜叶长象征命长。有些人在煮菜时还要加上粉丝,寓意着绵绵不断,长生不老。
西藏元旦习俗
在藏历新年中,家家都需要摆上“卓索切玛”,上面插上用酥油塑制作的彩花,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妇女要做“卡塞”这种用酥油制作的糕点招待客人。窗户要换上新布帘,房梁和厨房要装扮哈达,好歌善舞的牧民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展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元旦的习俗还有很多。地大物博的祖国,元旦国内各地习俗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不同的习俗汇聚成共同迎接新的一年的礼物。这是中华56个民族大融合的象征。这些习俗把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不断传承下去,构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台湾11月份适合旅游,北部较冷,外套必带,如果要爬阿里山等地方,早晚较凉。南部虽然比较温热,但垦丁海岸还是有风,短袖估计够呛。可以带适当的短袖,外套套之,热了脱,冷了穿。
注意:台湾11月气温约在15到20度左右,北部山区与海边温度会比低一些。十一月建议穿长袖衬衫,冷的时候再加件薄外套就够了。如果去阿里山等山区要注意带件厚衣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