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国土形状如一只长筒靴子。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纬36°28′~47°6′,东经6°38′~18°31′之间。其领土包括阿尔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区,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他的许多岛屿。亚平宁半岛占其全部领土面积的80%。
意大利陆界北部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接壤,80%国界线为海界。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并且与突尼斯、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
用世界政治地图,找到意大利和荷兰的方向,再用比例尺来算。
意大利位于欧洲大陆南部,地中海北岸。其领土包括阿尔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区、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它岛屿,亚平宁半岛占意大利国土面积的80%。
公元九世纪初欧洲强大的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成了三个王国
843年凡尔登条约
西法兰克王国,即法兰西,演变为后来的法国 东法兰克王国,即德意志,演变为后来的德国 中法兰克王国,即意大利,演变为后来的意大利
法国在在左侧,德国在右侧偏上,意大利在两国的下面
一个是意大利生产的地图,在一个就是地图上有意大利
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南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把意大利半岛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亚平宁山脉西边,有一条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罗马即建于台伯河岸。罗马初建时距离台伯河口的奥斯蒂亚(Ostia)约26公里,但由于泥沙在河口堆积,河口逐渐延伸,古城奥斯蒂亚的港口如今已位于距离海洋6公里的内陆。。
罗马位于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纪20~50年代建成,是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化城市。
意大利位于南欧地区,在亚平宁半岛上,伸入到地中海境内。
意大利的英语:Italy。意大利共和国主要由南欧的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国土面积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万。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还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与梵蒂冈。意大利首都罗马,几个世纪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三个阶段,存在时间长达一千年。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帝国时期成为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15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争夺亚平宁半岛斗争激化,导致了持续数十年的意大利战争。18世纪民族主义开始觉醒。19世纪意大利复兴运动兴起,撒丁王国开始逐步统一南北,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攻克教皇国首都罗马,完成意大利统一 。二战战败后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扩展资料意大利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Alpi),中部有亚平宁山脉。北部有波河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意、法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欧洲第二高峰;多火山和地震,亚平宁半岛西侧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西西里岛上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大的活火山。意大利最大河流是波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南坡,水能蕴藏丰富。台伯河是流经罗马的主要河流。较大湖泊有加尔达湖、特拉西梅诺湖、马焦雷湖、科摩湖等。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根据意大利各地不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全国分为以下三个气候区:南部半岛和岛屿区、马丹平原区和阿尔卑斯山区。这三个区的气候各有不同的特点。
马汀尼 ALVIERO MARTINI小档案
◆ 埃尔维罗·马汀尼 (Alviero Martini) 品牌故事:
中文名简称:马汀尼,中文名全称:“埃尔维罗·马汀尼”台湾也有译作“马天尼”。
国家:意大利
创建年代:1987年
产品类别:成衣、包包、手袋、珠宝、配饰
创始人:埃尔维罗·马汀尼 (Alviero Martini)
埃尔维罗·马汀尼 (Alviero Martini) 独特的古地图图案早已深入民心,但创意无限的设计师 Alviero Martini 又怎会安于经典之名?近年Alviero Martini不断以各种物料及色彩为“地图”添新意,更会就不同季节推出限量新品,丰富产品系列,一新大众耳目。
个人印象, 俄罗斯—马 韩国—刀币 日本—长颈鹿(含硫球群岛、小笠原诸岛),也可以说是蜈蚣,但我觉得不全面。 泰国—大象的头 印度—菱形+三角形 德国—蹲着的鹰(纳粹) 法国—上下尖的六边形(浙江是左右尖的六边形) 英国—那话我说不出口 埃及—梯形+三角形 以色列(巴勒斯坦)—匕首(插到阿拉伯地区) 意大利—靴子(足球) 巴西—火腿(巴西烤肉) 美国—我想不出想什么,但应该很好认 西亚就找波斯湾 加拿大就找哈德逊湾 常用的应该够了,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有点儿乱,希望对你有帮助,其它想到在告诉你。 世界地图到百度里应该很好找,本想弄个连接,没找到更新很及时的(我主要是找没有锡金的),但应该不影响使用,其实学校发的地图册就够用了,如果是高三,买本针对高考的也就行了。
1.先挑大的(容易找)有名(容易记)的记,然后用相对法记录其周边的国家, 比如现在有名的国家有: 亚洲:中国、日本、印度、伊朗、哈萨克斯坦、沙特、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印度尼西亚 欧洲: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希腊 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非洲:埃及、尼日利亚、南非、刚果(金)、肯尼亚、埃塞俄比亚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找到后就观察他们周围的国家,比如你放大地图,找找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国家就会发现尼泊尔、不丹,找到最近新闻里老打仗的叙利亚就能找到边上的以色列、黎巴嫩、伊拉克。找到美国,看它周围就能找到加拿大、墨西哥
2.给自己出题:找一份全世界国家的清单,然后随便找几个你有兴趣却不知道位置的国家,然后百度它,一般百度都配有这个国家的地图,如果你已经用方法1中记住了几个大国和有名的国家,你再从百度提供的地图上找这几个你从1中见过的国家,相对地你就能了解他们的位置了。而且由于你是带着兴趣去找的,大脑中的记忆会很深。
3.结合看新闻和阅读文化、古迹等的介绍去了解,不但记住地图还能学到形象的知识,也增加趣味性,一举两得 4.爱上看地图。人对于喜爱的东西,大脑吸收会特别深刻,所以你爱上看地图找国家,很快就会有大不一样的效果。其实这个也能用来学英语等记忆类的东西。另外地图往往是多种颜色的,这本身就很吸引大脑的注意力的。
意大利的南北差异是很大。
一、南部祖上曾经阔过
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在罗马建立之前,希腊人就开始在亚平宁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建立起了自己的子邦。
建立起殖民地之后,就陆续有希腊人和战争奴隶迁到亚平宁半岛。亚平宁半岛的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适合发展种植园农业。
后来,古罗马人在亚平宁建立了政权。古罗马通过对外战争掠夺的大量奴隶,给南部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更加刺激了种植园农业的发展。
经过了几个世纪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南意大利在当时异常富裕。
除此之外,亚平宁半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贸易的发达,使得意大利南部成为了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的中心。消失的庞贝古城就是意大利南部富庶繁华的见证者之一。
但仔细观察意大利地图,半岛大部分地形以山地为主,面积最大的波河平原却分布在北部。
波河丰水期长,水资源丰富,波河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高,下游沉积量大,土壤比南部更肥沃。
北部的自然条件比南部更优越,那么北方的发展应该比南方更好才对。但在罗马帝国时,北方蛮族(包括高卢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中央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为了防止北方蛮族的入侵,罗马人利用阿尔卑斯山这个天险,在北方修筑了众多的军事要塞,防止蛮族的入侵。以都灵为代表的北方城市,多数是在军事要塞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为抵抗北方蛮族的前哨阵地,开发成本高,因此虽然北部自然条件更优越,但这时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却在南方,北方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二、北方逆袭,南方没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分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日耳曼人正式灭亡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了中世纪时代,意大利开始陷入1000多年的分裂状态,逐渐分裂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国家。
日耳曼人开始进入亚平宁半岛,逐渐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了意大利北部的居民。北方蛮族的隐患已经消除,意大利北部的优势逐渐凸显,北方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逐渐完成了对南方的逆袭。
除了北方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外,商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711年,阿拉伯人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从此,伊比利亚半岛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穆斯林统治,直布罗陀海峡这一西方航线的生命线被阿拉伯人控制着。
直布罗陀海峡被异族封锁,处于地中海的中心的亚平宁半岛逐渐成为了地中海航运的中心,更多的商人选择通过意大利北部,把货物中转到欧洲大陆。
地中海贸易区的发展,带动了威尼斯、热那亚、伦巴第等众多城市共和国的经济繁荣。
南方虽然纬度低,光照资源充足。但南部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希腊殖民时期和罗马时期的人口数量较少,南部可以凭借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开垦来满足当时的需要。
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带来生产力的提高,意大利人口激增,南部的地形已经无法供养更多的人口。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地势平坦,水资源充足的北方转移。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残余势力长期占据意大利中南部,生产力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意大利南部的发展。
与此同时,意大利北方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意大利中北部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文艺复兴,这不仅仅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进程,更是为后来的意大利统一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状态越来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天堑。各地要求国家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
当时的意大利境内,撒丁王国和两西西里王国是最具有影响的两个国家,撒丁王国在北方,两西西里王国在南方。
1852年,加富尔出任撒丁王国首相,他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如财税改革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兴建铁路港口发展工商业,降低关税发展自由贸易,使撒丁王国成为了半岛上最发达的地区,以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集中区,为统一意大利奠定了基础。
而盘踞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经济落后,保留着封建专制,且国王腐败无能。因此,承担意大利统一和独立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北方的撒丁王国的肩上。
加富尔还通过外交手段各个击破,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1859年,撒丁王国联合法国击败了奥地利,收复了伦巴第和威尼斯,1861年,撒丁王国改名为意大利王国。
随后,意大利先后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之机,将奥地利和法国势力赶出了亚平宁半岛,1870年,罗马教皇国并入意大利,意大利完成国家统一。
三、制约意大利前进的沉重一步
意大利虽然完成了国家统一,但南北贫富差距过大,无论在意大利王国时期还是现在的共和国时期,都是政府所头疼的问题。
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成立。为了缩小区域差距,政府在稳固西北传统工业区的基础上,开发新兴工业区。
此举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意大利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了人均GDP高达32000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并成为G7工业国。在意大利北方的一些城市,当地的生活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隔壁的瑞士。
意大利北方一直都是时尚和奢侈品的中心,拥有法拉利、玛莎拉蒂、兰博基尼等众多豪车品牌,和阿玛尼、Gucci、芬迪等众多奢侈品。而南方却没有几个声名在外的牌子。
然而,新工业政策没有惠及到南部地区,反而将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南部的经济落后削弱了意大利抵御风险的能力。
欧债危机席卷整个欧盟时,意大利北方凭借着厚实的工业基础,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引擎,但经济基础薄弱的南部地区却一直深陷经济危机之中难以自拔。
贫困的南方成为了意大利经济复苏的拖油瓶。当欧盟国家的经济普遍回暖的时候,意大利由于南部“拖后腿”一直增长乏力。
南方的落后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意大利南部离北非较近,近年来许多难民从地中海登陆来到南部地区,治安问题尤为突出。
意大利以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很多人去意大利旅游一般只会选择去中北部,风景秀丽的南方却因贫困带来的治安问题,让游客望而却步。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造成了整个国家的认同危机。例如在意甲赛场上,以米兰双雄和尤文图斯为代表的北方球队,对以那不勒斯为代表的南方球队,地域谩骂。
这种差距反应在政治上,就造成了国家分离的风险。北方认为南方成为了意大利发展的累赘,觉得自己劳动多,上缴的大量税款却要补贴南方的“穷鬼”。
这种不平衡导致的分裂势力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愈加强大。一些意大利北部的右翼政党要求自治,甚至是脱离意大利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