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旅游知识 » 最有名的法华寺

最有名的法华寺

分类:旅游知识 日期:2022-10-08 06:17 浏览:2 次

1.最有名的法华寺

最有名的法华寺

无极宫居于正中,据史记记载,在大唐时期就有六座大殿,自北向南依次为:金光祖的盘龙宫殿,瑶池金母的无极宫殿,太上老君的太清宫殿,正阳祖的正阳宫殿,弥勒佛的广化宫殿,玉佛的大雄宝殿,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各殿圣祖皆为金身。占地千亩,兴于大唐,毁于元朝,唯有一神路流传至今。此地是修佛成祖之地。自古中原出圣人,这些圣祖皆出生于方圆百里之内,故名为无极宫。

2.法华寺位于什么地方

南太湖弁山脚下华法寺(又称白雀寺),吴兴区道场山巅万寿寺,湖州市区劳动路旁铁佛寺,安吉灵峰山上灵峰寺(与杭州灵隐寺为姐妹寺),吴兴区织里街上利济寺,南太湖西塞山中壁岩寺,长兴水口林间金圣寺,安吉山川石佛寺,安吉梅溪隐将禅寺,等等。

3.法华寺有几个

推荐以下6座佛教女众寺院:普兰店市星台清泉寺、普兰店市安波镇报恩寺、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得利寺、庄河城山镇法华寺、庄河市光明山乡龙凤寺、庄河市大营镇双泉寺。这些寺院都在偏远的地方,交通不便。但只有这样才可以住,才能静心。

市内唐山街有松山寺,西郊成园温泉山庄有玉佛寺,也是佛教女众寺院,但地处闹市,不能静心。

4.最有名的法华寺庙

搜出来普陀山的景点分布 普陀山三寺: 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普陀山三宝: 多宝塔、杨枝观音碑、九龙藻井; 普陀山三石: 磐陀石、心字石、二龟听法石; 普陀山三洞: 朝阳洞、潮音洞、梵音洞; 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声、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普陀山紫竹林景区景点有:紫竹林、不肯去观音院、潮音洞、南海观音等;西天景区景点有:千年古樟、西天门、达摩风、心字石、梅福庵、炼丹洞、磐陀石等。 听说要自备香火,景点的香火比较贵,不过前提是题主你会上香

5.最有名的法华寺在哪里

法华寺 在上城区 唐朝就有了 著名的 三生石 就在那

6.法华寺和法门寺

宝鸡市法门寺佛文化景区>>

02

西安大兴善寺>>

03

大慈恩寺>>

04

华严寺(陕西省西安市)>>

05

西安广仁寺>>

06

草堂寺>>

07

香积寺(陕西省西安市)>>

08

净业寺(陕西省西安市)>>

09

韩城普照寺>>

10

法华寺(陕西省宝鸡市

7.法华寺为什么有这么多

上海法华寺不收门票。法华学问寺坐北朝南,西侧毗邻黄浦江,主入口位于东侧,穿过简朴的木篱山门即可达前院。在前院建筑布局中,主要单体是佛殿——新唐风的金堂。

屋顶采用庑殿式,弧面宽舒,沉降为疏阔的飞檐,略掩坚实的台基,相应为宽阔的檐廊。银灰色陶瓦映射出淡淡天光,结为法华学问寺梵文标志的贴金瓦当,默默对语长空。在长条闽南花岗岩基石上是五开间的木构屋身。

8.法华寺的历史

  这几年,随着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凤凰古城旅游的兴起,各地也开始把目光盯到了“古城”上。但显然,古城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历史上的战乱与风雨,加之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特点,都注定了能保留到今天的古城少而又少。于是重建古城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这些动辄数亿的重建古城运动,究竟是对古文化的真保护还是再造了一批假古董呢?

1.山西投百亿再造大同古城

建造中的大同古城

  在山西大同,一场声势浩大、耗资上百亿元的古城再造计划却早在2008年就已展开。簇新的城墙,成片的废墟,见证着大同的“复兴”之梦。

建造中的大同古城

  2008年2月,以热衷城建闻名的耿彦波上任大同市长。在调研仅十天后,耿彦波就拿出自己的城市改造规划。按照规划,有着650年历史,由黄土夯就的城墙被穿上清灰色的包砖“外衣”。

僧侣们的新居

  在“名城复兴工程”中,古代文物的修复是另一个重点,需要修复的有代王府、华严寺、善化寺、文庙、帝君庙、法华寺、关帝庙等。华严寺工地上,消逝多年的古代建筑已经一座座破土而出。

9.哪里的法华寺最大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kōngzhōnglóugé)  解释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  出处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茅盾《子夜》:“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  近义词虚无飘渺、海市蜃楼  灯谜天宫;月宫;广寒宫  10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与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  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⑴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万丈高楼从地而起。  ⑵三重:重,层;三重,三层。  ⑶轩敞疏朗:轩敞,高大宽敞;疏朗,空气流通而明亮。  ⑷渴仰:渴望羡慕。  ⑸解作彼家:会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⑹经地垒墼(jī):经地,丈量地基;垒墼,堆砌砖块、砖坯。  ⑺固:固执,坚持的意思。  ⑻四辈弟子:佛教用语。亦称“四众”、“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  ⑼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法指教义、原理;僧指信众。  ⑽道果:通过修行,脱离世俗,断灭一切烦恼、自我,达到解脱的“涅盘”境界。  ⑾三果:小乘佛教关于修道的几个阶段。共分四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等,意为初入圣道,是第一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为意念未脱尽,还有一往来,是第二果;阿那含,汉译为“不还”等,意为欲望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回到欲界,是第三果;阿罗汉,小乘佛教把佛弟子修行达到的最高境地称“阿罗汉”,是第四果。  白话:  ??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偈曰:无基不为楼,事无侥幸成。  ?????欲证如来果,当把根本修。  源流:  《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  解说: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欲食半饼喻>比看。  供您思考:  ??末法众生见海市蜃楼而自我陶醉,不断烦恼谓能得道,不知佛法谓但凭一句即能圆满,实与空中造楼的幻想没有两样。  ??能海上师说过:不修解脱道,不以出离乘为基础实是“轻毛菩萨”也。又说:早上吃晚饭,仍叫早饭。  ??圣法法师说: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知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地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根水有源。知识由学问而学成,房屋也由基础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楼阁呢?可是世间就有很多不要基础而空中建楼阁的事情。  ??学佛的人只认识几个佛学名词,就以大法师大居士自居。学三天静坐就开悟、得道、神通等等。不愿从基本佛学学起,就要当大法师讲经说法。不要初果、二果、三果,就想马上证阿罗汉果。这不是和空中造楼阁一样吗?  ??还有世间上的愚人,讲实在话,讲真理不爱听,讲神话、讲鬼话、讲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游天堂》《游地狱》等话,偏偏爱听。也认为事实,这不是和空中楼阁一样是什么?

10.法华寺庙在哪里

台州可以去的十大寺庙推荐

  1、国清寺

  2006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2、峰江街道香严寺

  香严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峰江镇白枫岙村,原名禅林寺。该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七一三年),文革期间被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建。会昌年间废。北宋大中祥符兴,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廷念法师重修,现存殿宇为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建。据载唐鉴真大师四次东渡日本时曾率弟子三十多人逗留此寺,讲经说法十多天。该寺,「文革」期间被毁。三中全会后了净法师重建。一九八六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开放寺院。现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寮房等五十馀间。现任住持达慧法师。

  地址:台州市路桥区峰江镇的莲花山脚下

  3、清修寺

  清修寺位于椒江海门街道枫山,旧名塔庵,为东晋高僧怀玉道场。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寺,明永乐八年(1410年)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南渡时曾到此,题“清修风景千年在,沧海烟岚一笑开”楹联,今寺为清代重建,近年重修,为一条纵轴线上的三进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其中大殿与三圣殿上的石柱成梭形,柱础为浅雕覆莲式,均为宋代建寺时物。

  地址:浙江台州市区枫山巅

  4、天台山万年寺

  万年寺,在天台城关镇西北万年山麓,为天台山名寺古刹之一,最早建于唐太和七年(833),会昌(841-846)中废。宋雍熙二年(985)改寿昌寺,奉敕造罗汉516尊像。建中靖国初(1101)毁于火,崇宁三年(1104)重建,绍兴九年(1139)改为报恩,广孝和光孝,后复为万年寺。万年寺是天台山一大寺院,原寺院建筑总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房舍上千间,清乾隆、嘉庆年间,寺内一次就有500名和尚受戒,盛况可见一斑。可惜经历次火灾,今仅存大雄宝殿、天王殿、金刚殿及后殿厢房等部份建筑约40余间。

  地址:天台城关镇西北万年山麓

  5、黄岩广化寺

  黄岩广化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东鉴村,距院(桥)路(桥)路主干线1公里。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约243年),距今有1766年历史的广化寺,是江浙两省最早三十六所寺院之一。广化寺距离院桥镇约四公里许,占地面积百余亩,环境幽静,风景秀丽。寺北靠大屏山,飞龙山环绕其周,一门出入,具有庄严佛国风格。寺前有狮山对峙,似若镇守山门景象,寺前又有钟鼓二山相对,中有清池照映,俗称前照后靠,山路蜿蜒平坦,两侧山峰起伏叠翠,如多瓣宝莲簇拥,寺后丘峰象征弥勒世尊跌坐,笑对古刹。广化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环境条件,绵长的历史沿革,为全国著名高僧——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师称道,并被载入中华佛教名胜大全。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东鉴村

  6、常乐寺

  常乐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镇。传法系统为天台宗。始建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本世纪80年代初由道源法师主持进行重建,后由妙梵法师续建,现在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等建筑。寺内有清朝石浴桶、石马槽等。另有历代祖师塔两座,其中一座塔主为道源法师,珍藏《大藏经》一部。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合旗村

  7、延恩寺

  延恩寺,又名涌泉寺,一座西晋建造的古刹,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外岙村,三面环山,至今1744年,依旧矗立在兰田山脚下。延恩寺晋代太康年间(280~289),一个女子踽踽独行,来到了天柱山下。怅望良久,心有所触,即筑庵以居。从此,日诵法华,不问世事。这女子便是郡名士任旭的女弟任九妹,寺也因此而成,初名“涌泉”。传说任九妹“卓庵诵莲经,偶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莲花,故名”。任九妹死后,葬在寺后。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外岙村

  8、多宝讲寺

  浙江三门高枧乡,群山环抱,林木幽深,是个远离尘嚣的僻壤。其中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庄严古刹——多宝讲寺。古刹始建于东晋,初名“龙翔院”。南宋时始改称今名,曾属天台山国清寺下院。清代曾二度重修。至1992年智敏上师住持时,古刹仅剩破殿、残垣。敏公率众筚路蓝缕,重光山门,并新建大师殿,大雄宝殿等,使多宝讲寺成为汉传佛教大般若宗道场,驰名海内外。

  地址:浙江三门高枧乡

  9、天台山高明讲寺

  高明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东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在天台山,离国清寺约8公里。从智者塔院东下五里,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为智顗手创天台山十二古刹之一。它是中国佛教天如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年)亲手创建的,在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现为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高明讲寺

  10、路桥街道普泽寺

  普泽寺,原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安庙南,始建于隋开皇中期(五八一~-六一八年)。普泽寺为千年古刹,历经沧桑,屡有兴废。原寺占地五千九百六十五平方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因104国道改建,向寺后移址。一九九四年,经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一九九七年,重建大雄宝殿。一九九八年,新建两厢寮房。一九九九年,重建天王殿。普泽寺现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妙法堂、斋堂等,占地一万六千九百五十四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千六百一十九平方米,殿堂、寮舍及附属房屋四十三间,路桥区佛协就设在这里。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安庙南

  

11.法华寺传说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

境域面积1635平方公里。

自秦汉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置邑历史。

这个地方,虽然经济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弱势,但由于其区位和地形优势突出,是中原与北域的天然分界线,使得历代中原王朝在此不断筑城、筑堡,设军、设卫,与北方少数民族分疆对垒。

天镇因此得以“边城”的称号,拥有了长期的色彩斑斓的边塞史,也继承了大量宝贵的边塞文化遗产。

长期的边塞历史 谈到天镇的过去,人们常说:“先有新平堡,后有天镇城。

”新平堡是天镇县北部的一个村庄,作为军事要塞,它最晚在西汉时已修筑。

而“天镇”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是在1646年(清顺治三年),朝廷将当时的“天成卫”“镇虏卫”合二为一,称为“天镇卫”。

随着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1725年,(清雍正三年)牞“天镇卫”改为 “天镇县”。

由此可见,天镇县是由一个军事基地慢慢发展起来的。

这个基地的作用,早在战国时就得以发挥,赵襄子拥有代郡后,这里就为赵国的北部边疆。

赵武灵王之后,历代中原王朝更是不断固防,阻挡南下入侵之敌。

唐朝在此设立了天成军。

到了明代,这个基地的规模和作用发展到最大,被称为三晋北门之锁钥,东路最冲,是大同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朝廷在天镇设有大同东路和新平路,仅天成卫和镇虏卫合计驻将士一万多人,各个城堡也都有驻军。

镇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交通要道,明隆庆年间,朝廷在新平西部设西马市,为对外贸易口岸牞除了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外,还与中亚、西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贸易。

清朝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凯旋曾驻跸此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携光绪皇帝西逃也曾途经此地,并分别留下一段发人深思的传说。

长期的边塞历史,还为天镇造就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历史上武进士、武举达70多人,大小军官数不胜数。

明代高策,官蓟州中路副总兵,不仅任天成卫指挥和署都指挥佥事时战功卓著,还曾于1592(万历二十年)和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两次赴朝鲜抗击倭寇,收复失地。

去世后,万历皇帝命礼部设坛祭奠,追封都督同知,追赠祖父四代官至一品。

两千多年间,在这块土地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反复地对抗、碰撞、交融,发生在这里的大小战事数不胜数。

据史志记载,仅嘉靖十四年到嘉靖三十三年,就发生战争八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天镇的历史主要是一部边塞史、军事史。

丰富的边塞文化遗产 天镇的边塞文化遗产主要分三个部分。

首先是边塞遗址。

主要由长城和城堡组成。

现存最早的长城是汉长城。

位于平远堡与河北怀安县西洋河交界处,南北走向,长约5000米。

还有北魏长城遗址,现仅存残迹和基础,从新平尔经大营盘到平远头明长城南侧,长约6000米。

明代长城保存最为完好。

境内明长城是万里长城进入山西的第一段,从河北怀安进入鸡鸣闻三省的平远头,向西南一直延伸至阳高县十九墩,全长68.5公里,其中现存完整的墙体33公里。

境内长城为土筑,一般高6-10米,宽5-8米,每隔百米左右置一敌台,台高15米左右。

李二口长城是保存最好、最具观赏价值的一段。

冬天的大雪过后,远远望去,白茫茫的山野中,长城像一条黄色的巨龙从东向西逶迤而去,蔚为壮观。

沿着长城,共分布各种墩台190多个。

这些墩台,根据距敌位置远近、大小、功能等分为大边墩台、二边墩台、腹里接火墩、火烽墩、火路墩等。

除了长城和墩台,还有众多的堡寨。

明正德《大同府志》载,正德八年(1513)年,天成卫下设43个堡寨,镇虏卫下设26个堡寨,其中的瓦窑口堡、桦门堡、保平堡、永嘉堡、新平堡、平远堡、镇口堡、镇宁堡和天镇城为当时大同镇72城堡中的八堡一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这些城堡,有的是砖砌,有的是夯土,大的驻兵一两千人,小的驻兵二三百人。

查阅天镇的地名,除了叫“堡”的村子多外,叫“口”的村子也不少,水磨口、榆林口、白羊口、马市口、平远口、瓦窑口等。

长城、城堡、墩台和天然的峪口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完备、有机统一的战略防御体系。

其次是具有边塞风格的建筑和器物。

这些文物充分地体现了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

最典型的是关外巨刹慈云寺,该寺初建于唐代,原名法华寺,辽代和明代分别进行了重修。

庙宇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特别是一对钟鼓楼,为上下二层圆形建筑,形似北京的祈年殿。

将辽、金、元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精华与汉文明巧妙地融为一体,为全国之独有。

1955年夏家沟出土的黑釉剔花坛,器身黑釉,剔有灰白色胎的莲花、卷云纹,造型素雅大方,是辽瓷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第三是汉墓群。

有沙坡梁汉墓群、平远堡汉墓群、张西河汉墓群,现存封土堆50多冢,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

此外,还有明代骠骑将军于韶庵墓,清蓟镇副将罗光乾、高策墓等。

2006年,慈云寺和沙坡梁汉墓群双双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 沈阳附近赏枫叶的好去处
  • 沈阳到昆明旅游多少钱一天合适
  • 去银川旅游攻略和费用是多少
  • 沈阳到银川旅游团
  • 法国旅游线路
上一篇:春节江苏省内旅游 下一篇:积极正能量的关于生命的句子(生活正能量的话励志的语句)

相关推荐

沈阳附近赏枫叶的好去处
沈阳到昆明旅游多少钱一天合适
去银川旅游攻略和费用是多少
沈阳到银川旅游团
法国旅游线路
沈阳象牙山门票多少钱
沈阳滑雪旅行团
天津去沈阳
雾灵山门票(雾灵山门票优惠政策)
沈阳到热高多长时间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39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