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老军关,镇南关。曾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营奉命驻防的地方。双龙寺。原名龙岩寺,又名伏岩寺。是红军进入老君关后的驻地。古驿道和乌江关。是红军乌江追击战的主要战场。乌江江北老街。旧名乌江渡。既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排驻扎的地方,又是红军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军事活动的地方。乌江渡口。是当年红军重要渡口之一,曾驻军队进行军事管制。1939年,在古渡码头上游,新建钢桁架公路大桥,古渡码头逐渐废弃,遗址拟维修复原。
解放军烈士墓。是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工兵营的两名解放军战士到金鸡坪执行任务时遭土匪袭击英勇牺牲的地方。两名烈士均是辽宁省人,牺牲时分别为21岁、22岁。红军烈士墓。是红三军团驻老君关的战士,于1935年1月到江南侦察敌情,开展革命活动,宣传群众时被敌人杀害。解放后,息烽县乌江公社和平大队为烈士墓立碑,该墓需迁葬到乌江新建的红军烈士陵园。红军战斗工事。是红军驻防乌江期间,在江北岸印子山,轿子山山脉、山顶挖掘的战壕掩体等作战工事。
双龙寺风景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广宁乡西南,医巫闾山中部支脉旗架山由鹅头峰至望城岗一段中,与医巫闾山大观音阁、玉泉寺、大朝阳等风景区相邻。四面环山,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是大型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据历代碑文记载,双龙寺的观音洞寺庙始建于唐初,兴于武后年间。又据史料记载,辽初,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隐居望海堂后,曾于观音洞中藏兵,以防其弟太宗耶律德光加害,所以辽代始称双龙寺的观音洞为藏军洞。辽景宗乾亨四年(公元982年)11月在双龙寺附近建乾州城,遗址至今可寻。双龙寺的观音洞寺庙自唐初建立,经过辽、元、明、清及民国几代修建,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随州市有二十二个公园。西游记公园,封江口湿地公园,随州文化公园,湖北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白云湖公园,神农公园,回龙寺公园,竹林公园,印台山公园,中华山森林公园,漂水湿地公园,通天河西游记石窟公园,滨河公园,滨湖体育公园,桥头公园,幸福公园,王子沙滩湿地公园,花溪河城市湿地公园,双龙寺公园,后山公园,随州银杏森林公园,白云湖健康公园。随州是个宜居的城市。
龙泉河、大龙口国家森林公园、大谷场水库、六街静乐庵、浦贝石莲寺等等传说中的易门八景。
易门风景名胜约三十余处,景区景点分布于易门县四乡三镇。易门风景名胜主要有誉为“滇西第一名胜”的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和闻名遐尔的大龙泉“二月二”戏会;有钟奇秀丽被誉为“金三峡”的大谷厂水库;有迄今1.5亿年侏罗纪恐龙化石群等,还有静乐庵、岔河、间歇泉、石莲寺、马头山、双龙寺、梅营珍珠泉、北山寺等景区。
在众多名胜古迹中,始建于隋开皇六年的隆兴寺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亲自敕封修建的。气势雄伟,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著名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京外名刹之首”。
隆兴寺俗称大佛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初名龙藏寺,唐改额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于寺内铸造一尊巨大的四十二臂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此后,寺内大兴土木进行扩建,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相继告成。金、元、明各代对寺内建筑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和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又曾两次奉敕大规模重修,寺院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帝王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康熙四十九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
寺院现存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宋代摩尼殿;被后人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隆兴寺自肇建之初至清末一直倍受历代帝王的青睐,尤其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慈禧曾多次巡幸驻驾,拈香礼佛。
隆兴寺摩尼殿,又名五花大阁殿,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重檐歇山顶,大殿布局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整个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富于变化。
隆兴寺摩尼殿内,玲珑典雅的悬山中,端庄恬静的自在观世音菩萨塑像,重塑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观音像左足踏莲,右腿踞起,两手抱膝,身体稍向前倾斜,面容恬静,柳眉之下,那双智慧深邃的眼睛微微俯视,恰与礼佛者仰视时形成感情上的交流。
隆兴寺中轴线末端,由崇因寺迁来的毗卢佛,是明神宗皇帝与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的,举高6.72米,自下而上逐层渐收,一千年古刹隆兴寺 内藏六最享美誉
矗立在正定隆兴寺内的隋龙藏寺碑,是国内现存楷书碑刻鼻祖。此碑刻刻于隋开皇六年十二月初五,碑首高82厘米,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
隆兴寺转轮藏阁内安放的宋代转轮藏(俗称藏经橱),八角形小木制作,直径七米,正中立轴。经橱以上作重檐状,下檐八角,斗拱式样为八铺作(即斗拱外出五跳),为我国早期斗拱出跳最多的实例。上檐圆,出飞檐,是典型的宋《营造法式》作法,为国内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隆兴寺六最之六: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观世音像
隆兴寺大悲阁内供奉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通高21.3米,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971),铜像身躯高大,比例适度,其形体之巨、雕工之细实为罕见,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天王殿门上悬有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在天王殿左右围墙上,有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正对天王殿南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照壁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壁顶及两侧用绿色琉璃瓦镶嵌。盖帽、起脊处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的前后心均为菱形,中间为绿琉璃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烘托浮雕的整面壁墙为大红色彩。
隆兴寺主要建筑分布于一条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寺前迎门有一座高大琉璃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依次是:天王殿、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亭。寺院东侧的方丈院、雨花堂、香性斋,是隆兴寺的附属建筑,原为住持和尚与僧徒们居住的地方。
千年古刹
大悲阁内这尊铜铸观音菩萨像。像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0双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二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
易门风景区有龙泉大寺。
龙泉大寺在舍身崖下,坐南向北,始建清。乾隆年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寺琉瓦铮亮,斗拱重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易门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标志性古建筑,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楚图南曾在此题书“龙泉公园”四个大字。
大寺由前层、后大殿、两厢楼房组成四合院式。大殿内塑有“玉皇大帝”神像,民国初年大殿及群楼焚毁,民国14年重建两厢耳房和后大殿,民国25年建成盖7间三楼前层。
大殿上悬挂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书“兴国祜民”匾额。寺内花卉千姿百态,争芳斗妍,使人感受到一种“有情花近人,无风花自舞”的优美景象。楼前广场直连戏台,可容近万人。
百鸟园。易门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百鸟园,始建于1995年5月,总投资250万元,占地13200㎡,于1998年8月竣工对外开放,是国内的大型鸟园之一。
百鸟园内森林茂密,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放养着孔雀、八哥、画眉、白鹇、红腹锦鸡、白腹锦鸡、黑翎椋鸟等40多种3000多只鸟(其中白鹇、锦鸡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经驯化的八哥和椋鸟灵气十足,能欢快、从容地在游客的手臂、掌心、肩膀间飞来飞去,真正达到人鸟同乐。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