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期贷款利息的计算短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贷款合同签定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20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
2、中长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中长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利率实行一年一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内应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一年后(分笔拨付的以第一笔贷款的发放日为准),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 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3、贴现按贴现日确定的贴现利率一次性收取利息
4、贷款展期,期限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自展期之日起,按展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息;达不到新的期限档次时,按展期日的原档次利率计息。
5、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从逾期或挤占挪用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罚息,直到清偿本息为止,遇罚息利率调整分段计息。对贷款逾期或挪用期间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按季(短期贷款也可按月)计收复利。如同一笔贷款既逾期又挤占挪用,应择其重,不能并处。
6、借款人在借款合同到期日之前归还借款时,贷款人有权按原贷款合同向借款人收取利息。
(二)贷款利息的计算1.定期结息的计息方法定期结息是指银行在每月或每季度末月20日营业终了时,根据贷款科目余额表计算累计贷款积数(贷款积数计算方法与存款积数计息方法相同),登记贷款计息科目积数表,按规定的利率计算利息。定期结息的计息天数按日历天数,有一天算一天,全年按365天或366天计算。算头不算尾,即从贷出的那一天算起,至还款的那一天止。在结息日计算时应包括结息日。
其公式为贷款利息=累计贷款计息积数*日利率 例4—1:某行于5月2日发放一笔短期贷款,金额为20万元,假定月利率为4‰,期限4个月,则:
①6月20日银行按季结息时,该笔贷款应计利息为:200000元*50天*4‰÷30=l333.33(元)
② 6月21日至9月2日还款时,该笔贷款应计利息为:200000 *73*4‰÷30=1946.67(元)
③若6月20日银行未能收到l333.33元利息,则到期日还款时,该笔贷款应计利息为:l333.33+(200000 + l 333.33)*73*4‰÷30=3292.97 (元)
2.利随本清的计息方法它是指银行应在借款单位还款时,按放款之日起至还款之日前一天止的贷款天数,计算贷款利息。贷款满年的按年计算,满月的按月计算,整年(月)又有零头数可全部化成天数计算。整年按360天,整月按30天计算,零头有一天算一天。
利息计算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法。
单利计算法是指只根据本金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利息是指银行或借款人付给存款人或债权人超过本金额的金额。
p——本金,又称期初金额或现值;
i——利率,指利息与本金之比;
i——利息;
f——本金与利息之和,又称本利和或终值;
n——计算利息的期数。
i
=
p
*
i
*
n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计息期数
复利计算法是指将本金连同上一期利息一起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复利终值就是根据一定数量的本金按复利计算若干期以后的本金和利息之和。特点是在计算第二期及以后各期的利息时,要把上期的本利和作为哦计算利息的期数。
f
=
p
*
(1
+
i)^n
复利终值
=
本金
*
(1
+
利率)的期数次幕
复利终值
-
现金
=
利息
1、银行的利息分活期利息和定期利息。
2、活期储蓄按季结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21日为实际计付利息日。未到结息日清户时,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利率计算到清户前一日止。
计息公式如下: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计息期内每日余额合计数。日利率(‰)=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3、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4、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1、银行的利息分活期利息和定期利息。
2、活期储蓄按季结息,每季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21日为实际计付利息日。未到结息日清户时,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利率计算到清户前一日止。
计息公式如下: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其中,累计计息积数=计息期内每日余额合计数。日利率(‰)=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3、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4、利息计算公式中存期的计算问题,1、计算存期采取算头不算尾的办法;2、不论大月、小月、平月、闰月,每月均按30天计算,全年按360天计算3、各种存款的到期日,均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如遇开户日为到期月份所缺日期,则以到期月的末日为到期日。
原发布者:微力课件库
银行利息计算方式
篇一:银行利息的规定及计算方式(自己整理)
银行利息的规定及计算方式
一、银行利息的规定
(一)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00,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
月利率÷30=日利率
年利率÷360=日利率
(二)计息起点
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
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
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8例存期:(例如:支取日:4308首先把年利率换算成月利率等额本金还款法
银行结息的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单利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常用的单利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本金*月利率*月数=本金*日数*月利率÷30=计息积数之和*日利率
积数(把逐日的金额累计为一天的金额称之积数)=本金*日数
年利率÷12=月利率
年利率÷360=月利率÷30=日利率
利息计算的常识 :
(1)算头不算尾:活期存款利息从存入的当天一直计算到支取日的前一天为止。
如3月20日存入,3月26日支取,利息从3月20日算至3月25日止,存期为24天。当天存当天取无利息。
(2)算头又算尾:银行内部结息(客户未清户)。
如你的活期存款银行结息日的当天是计息的。
(3)定期存款: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利息,不足一年或一个月的,折算成日息计算。
(4)活期存款利息采用积数法计算:以每日的最后余额乘以存款日数,计算出积数,再将积数之和乘以日利率,即得利息数。
(5)计息起点: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为计息。利息算至分位,分以下四舍五入。
(6)分段计息:活期存款按取款日利率计息。定期存款自动转存的,每转存一次,均按转存日的利率计算下一个存期的利息。分段计息时,各段利息计至厘位,合计利息计至分位,分以下四舍五入。
(7)计复利:活期存款年度结息、定期存款自动转存均将上期利息转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8)正常贷款计息方法:在合同中有明确的约定,基本是按借款人实际用款天数*日利率计算。
(9)个人存款利息:所得需缴纳20%的利息税,这笔税银行直接在利息中扣除。单位存款利息所得不需缴纳利息所得税。
区别在于收款法是贷款到期时支付利息,贴现法是借款时先支付利息,加息法是分阶段收取利息(实际收取了两倍利率的利息),具体分析如下:
1、收款法:是在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的方法。银行向工商企业发放的贷款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收息。
2、贴现法:贴现法是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则要偿还贷款全部本金的一种计息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企业可利用的贷款额只有本金减去利息部分后的差额,因此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3、加息法: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在分期等额偿还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要将根据名义利率计算的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计算出贷款的本息和,要求企业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之和的金额。由于贷款分期均衡偿还,借款企业实际上只平均使用了贷款本金的半数,而却支付全额利息。这样,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便高于名义利率的大约1倍。
扩展资料:
1、借款费用是纳税人为经营活动的需要承担的、与借入资金相关的利息费用,包括:
(1)长期、短期借款的利息;
(2)与债券相关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
(3)安排借款时发生的辅助费用的摊销;
(4)与借入资金有关,作为利息费用调整额的外币借款产生的差额。
2、纳税人发生的经营性借款费用,符合条例对利息水平限定条件的,可以直接扣除。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纳税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费用应按经营性活动和资本性支出占用资金的比例,合理计算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费用。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息支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