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是一种军事上的测距的方法,叫臂长尺测量距离
用臂长尺测
人都有一双胳臂,如果问他:你的臂有多长?他可能摇头说没量过。若要再问“臂长尺”是怎么回事?恐怕就更无法回答了。这是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胳臂还能测距离。其实,说开了,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可是和手臂一结合起来,就变成一具非常灵活方便的测距“仪器”了。
铅笔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比如,某人的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
那么距离是怎样计算的呢?前面已经说过,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
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
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体的宽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长尺来测量距离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创造一个已知距离条件,才能计算出所求距离。
当你用臂长尺观测各种物体的分划时,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观测某物体的间隔(或高度0时,离物体越近,测的分划数越多;反之,离物体越远,测的分划数越少。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在前后两个位置上对同一个目标测出大小两个分划数,并测出前后两个观测位置间的距离,有了这三个已知数,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出距离了。
距离=前进(或后退)距离*小分划
大分划-小分划。
例如,某工兵部队,为了完成架桥任务,先派出侦察员测量河宽,这个侦察员先在河岸用臂长尺测得河对岸两地物的间隔为8个分划,然后照直后退30米处又测得该两地物的间隔是5个分划。把这些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出河宽是:
30*5=50米。
测量建筑物高度的简易方法:
1、“楼与人”的测量依据和方法。教学楼是实物,有实际高度、有影子长度;人有高度,同样是实物,也有影长,测出人的身高、影长和教学楼的影长,列出比例式就可以算出教学楼的高度。
2、“楼与竹竿”的测量依据和方法。原理和第一组差不多,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竿,在教学楼的影子上来回移动竹竿,直到看到竹竿的影子与旗杆的教学楼顶端重合。
3、“光的反射原理”测量依据和方法。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学生在离教学楼一段距离的地面上放一面镜子,然后人前后移动,直到在镜子里看到教学楼顶端。
8种方法如下:
1、对于长方形的大楼, 可以选择某些角度, 让大楼看起来像正方形. 记下此时的位置, 并测量大楼底边长度。
2、还是这根竹竿, 插在合适的地方, 趴在地下看竹竿头, 发现竹竿头和大楼顶重合. 测量眼睛离竹竿距离, 竹竿离大楼距离。
3、测量大楼影子长度. 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 或者说竹竿, 插在地上. 尺子测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长度. 大楼影子长度可以走路数步数测量。
4、还是这跟竹竿, 横放在顶楼上, 用纸卷成细筒, 站在地上用一只眼睛从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适的地方让竹竿看起来像是细纸筒的直径. 然后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适的地方用该纸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样的效果为止。
5、观察大楼外墙任何重复性图案, 比如马赛克, 玻璃幕墙, 下水管的节。然后测量每个图案的长度, 乘以重复次数。
6、用气压计测量地面与楼顶的大气压力,然后用这个大气压力差即可计算出大楼的高度。
7、带着气压计到大楼顶,弯身松手让气压计落下,同时用码表测量气压计掉到地面所花的时间,大楼高度等于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
8、带着气压计爬上楼梯,沿着墙壁以气压计的高度为单位做记号,一直标记到顶楼,看有几个标记,再乘以气压计高度,就是大楼高度。
这个很简单的,没那么复杂。
首先,在平板上,将高度尺的“测脚”放下,接触到平板,此时高度尺的读书为0。(和看游标卡尺读数一样的,是高度尺校零位的方法) 用高度尺测量、划线的方法。
1.测量:把高度尺的“测脚”,放到(接触)零件的被测部位,如:轴的水平顶部,读数,再减去轴的半径,就是轴的中心高。两平面距离等,都是这样测、读数。
2. 划线:在需要划线的部位,把事先调好读数的高度尺,用“测脚”尖,划出一条线即可(不要太用力哦)。测脚的材料是硬质合金,很硬的,别怕磨不坏。
测量高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偶尔也采用的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越过海峡传递高程。例如欧洲水准网中,包括英法之间,以及丹麦和瑞典之间的流体静力水准联测路线。 ①水准测量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建立国家或地区的高程控制网。 ②三角高程测量是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递高程迅速,但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主要用于传算大地点高程。 ③气压高程测量是根据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测定两点的气压差,推算高层的方法。 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丘陵地和山区的勘测工作。
编辑本段分类介绍
水准测量
确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国家水准网的建立。除了国家等级的水准测量之外,还有普通水准测量。它采用精度较低的仪器,测算手续也比较简单,广泛用于国家等级的水准网内的加密,或独立地建立测图和一般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以及用于线路水准和面水准的测量工作。 珠峰高程测量
当跨越江河或山谷等天然障碍进行水准测量时,视线长度一般都超过规定的限度。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特殊水准测量,称为跨河水准测量。跨越地点应选在水准路线附近的江河或山谷的最狭处,视线避免通过草丛、干丘或沙滩的上方;两岸情况尽量相似,两岸仪器的水平视线距水面或谷底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观测图形一般布设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天然障碍的宽度和仪器设备等情况,可选用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或光学测微法进行观测。观测时,在对岸远尺上安装一块或二块特制的觇板,作为照准目标。跨越宽的天然障碍时,应从障碍两侧同时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
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但由于大气折光影响,精度低于水准测量(见三角高程测量)。
气压高程测量
根据大气压力随高程而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进行高程测量的一种方法。在气压高程测量中,大气压力从前常以水银柱高度(毫米)表示。温度为 0℃时,在纬度45°处的平均海面上大气平均压力约为760毫米水银柱(1mmHg=133.322Pa),每升高约11米大气压力减少1毫米水银柱。一般气压计读数精度可达0.1毫米水银柱,约相当1米的高差。由于大气压力受气象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气压高程测量比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都低,主要用于低精度的高程测量。但它的优点是在观测时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使用方便、经济和迅速。最常用的仪器为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前者便于携带,一般用于野外作业;后者常用于固定测站或用以检验前者。
海拔高度的具体测量方法是传统几何水准测量法、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高程拟合法和GPS大地水准面精化法。
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位置适中、外海海面开阔、海底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半日潮等特点的港区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验潮站。
根据长期验潮资料来确定一个平均海水面,把它作为零高程面。然后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水准原点,测定出这个点的海拔高度作为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起算高程。
扩展资料:
海拔的内涵含义:
它与相对高度相对,计算海拔的参考基点是确认一个共同认可的海平面进行测算。这个海平面相当于标尺中的0刻度。因此,海拔高度又称之为绝对高度或者绝对高程。而相对高度是两点之间相比较产生的海拔高度之差。
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
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或者低于平均海水面的高度。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由于地球内部质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线方向并非都指向球心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拔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