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选取当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时,鼠标变为一个小方块(选中对象为圆),直接用鼠标光标单击对象,图形线条变虚,每单击一次选中一个对象。
2.选择全部对象当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时,输入“all”,则绘制的全部图形都被选中,包括关闭图层里的对象也被选中。3.窗选窗口选择方式可以选择所有位于矩形窗口内的对象,用鼠标光标自左上向右下或自右下向左上方式指定矩形窗口。
当鼠标光标自左上向右下选择对象时,窗口边界线为实线即为窗口选择,此时所需要选择的对象必须全部包含在窗口内,对象才能被选中。当鼠标光标自右下向左上选择对象时,窗口边界线为虚线即为窗口选择,此时凡被窗口包含在内以及被窗口边界线接触到的对象均会被选中。
4.多边形选当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时,在命令行输入“cp”,则鼠标在需要选择的对象外部点多边形,此时多边形边界线为虚线,凡被多边形包含在内以及多边形边界线接触到的对象均会被选中。5.栏选当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时,在命令行输入“f”,则鼠标在需要选择的对象上绘制一条多段的折线,此时多段折线边界线为虚线,所有与多段折线相交的对象将全部被选中。
6.最近当AutoCAD提示“选择对象:”时,输入“last”,则最近一次绘制的对象会被选中,即在选择对象前最后绘制的对象。7.取消选择当选择对象过程中误选了某些对象,可以在“选择对象:”命令行输入“r”,然后用鼠标选择误选的对象,就可以将选择的对象从选择集中删去。
如果还需要向选择集里添加对象则在命令行输入“a”即可。
一、直接点取方式(默认) 通过鼠标或其他输入设备直接点取实体,后实体呈高亮度显示,表示该实体已被选中,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编辑。
大家可以在AUTOCAD 的“Tools”菜单中调用“Options…”弹出“Options”对话框,选择“Selection”选项卡来设置选择框的大小(读者可以自己根据情况尝试修改,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我们在“选择实体:”的提示下输入AU(AUto),效果就等同于“直接点取方式”。
二、窗口方式 当命令行出现“Select Objects:”提示时,如果将点取框移到图中空白地方并按住 鼠标左键,AutoCAD会提示:另一角,此时如果将点取框移到另一位置后按鼠标左健,AutoCAD会自动以这两个点取点作为矩形的对顶点,确定一默认的矩形窗口。如果窗口是从左向右定义的,框内的实体全被选中,而位于窗口外部以及与窗口相交的实体均未被选中;若矩形框窗口是从右向左定义的,那么不仅位于窗口内部的对象被选中,而且与窗口边界相交的对象也被选中。
事实上,从左向右定义的框是实线框,从右向左定义的框是虚线框(大家不妨注意观察一下)。对于窗口方式,也可以在“Select Objects:”的提示下直接输入W(Windows),则进入窗口选择方式,不过,在此情况下,无论定义窗口是从左向右还是从右向左,均为实线框。
如果我们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输入BOX,然后再选择实体,则会出现与默认的窗口选择方式完全一样。 三、交叉选择 当提示“Select Objects:”时,键入C(Crossing),则无论从哪个方向定义矩形框,均为虚线框,均为交叉选择实体方式,只要虚线框经过的地方,实体无论与其相交或包含在框内,均被选中。
四、组方式 将若干个对象编组,当提示“Select Objects:”时,键入G(group)后回车,接着命令行出现“输入组名:”在此提示下输入组名后回车,那么所对应的图形均被选取,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需要频繁进行操作的对象。另外,如果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直接选取某一个对象,则此对象所属的组中的物体将全部被选中。
五、前一方式 利用此功能,可以将前一次编辑操作的选择对象作为当前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P(previous))后回车,则将执行当前编辑命令以前最后一次构造的选择集作为当前选择集。
六、最后方式 利用此功能可将前一次所绘制的对象作为当前的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L(last)后回车,AutoCAD则自动选择最后绘出的那一个对象。
七、全部方式 利用此功能可将当前图形中所有对象作为当前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ALL(注意:不可以只键入“A”)后回车,AutoCAD则自动选择所有的对象。
八、不规则窗口方式 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输入WP(wpolygon)后回车,则可以构造一任意闭合不规则多边形,在此多边形内的对象均被选中(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此时的多边形框是实线框,它就类似于从左向右定义的矩形窗口的选择方法)。 九、不规则交叉窗口方式 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CP(cpolygon交叉多边形)并回车,则可以构造一任意不规则多边形,在此多边形内的对象以及一切与多边形相交的对象均被选中(此时的多边形框是虚线框,它就类似于从右向左定义的矩形窗口的选择方法)。
十、围线方式 该方式与不规则交叉窗口方式相类似(虚线),但它不用围成一封闭的多边形,执行该方式时,与围线相交的图形均被选中。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输入F(fence)后即可进入此方式。
十一、扣除方式 在此模式下,我们可以让一个或一部分对象退出选择集。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键入R(remove)即可进入此模式。
十二、返回到加入方式 在扣除模式下,即“Remove Objects:”提示下键入A(add)并回车,AutoCAD会再提示:“Select Objects:”则返回到加入模式。 十三、多选 同样,要求选择实体时,输入M(Multiple),指定多次选择而不高亮显示对象,从而加快对复杂对象的选择过程。
如果两次指定相交对象的交点,“多选”也将选中这两个相交对象。 十四、单选 在要求选择实体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想编辑一个实体(或对象),我们可以输入SI(SIngle)来选择我们要编辑的对象,则每次只可以编辑一个对象。
十五、交替选择对象 当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选取某对象时,如果该对象与其他一些对象相距很近,那么就很难准确地点取到此对象。但是我们可以使用“交替对象选择法”。
在“Select Objects:”提示下,按下Ctrl键,将点取框压住要点取的对象,然后单击鼠标左键,这时点取框所压住的对象之一被选中,并且光标也随之变成十字状。如果该选中对象不是所要对象,松开Ctrl键,继续单击鼠标左键,随着每一次鼠标的单击,AutoCAD会变换选中点取框所压住的对象,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地选择某一对象了。
十六、快速选择 这是AUTOCAD2000的新增功能,通过它可得到一个按过滤条件构造的选择集。输入命令QSELECT后,弹出“快速选择”对话框,就可以按指定的过滤对象的类型和指定对象欲过滤的特性、过滤范围等进行选择。
也可以在AUTOCAD2000的绘。
是CAD绘图还是别的呢?CAD系统的绘图方法及其区别 计算机的绘图方法决定了它的效率和作用,因而始终是CAD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简便、快捷的绘制图形,才能使CAD系统更加实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 1, 轮廓线法 任何一个二维图形都有线条组成,他们是所描述实体上各几何形状特征在不同面上的投影产生的轮廓线的集合。
所谓轮廓线法,就是将这些线条注意绘出,它只取决于线条的端点坐标,不分先后,没有约束,因而,比较简单,适应面也广,但是绘图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错,尤其是不能满足系列化产品图形的设计要求,生成的图形无法通过尺寸参数加以修改。 采用轮廓线法绘图通常有两种工作方式,一是编制程序,这是一种程序控制的静态的自动绘图方式。
二是利用交互式软件系统,把计算机屏幕当作图板,通过鼠标或者键盘点取屏幕菜单,按照人机对话方式生成图形,AutoCad绘图软件就属于这种方式。 2, 参数化法 轮廓线法绘制图形效率低,哪怕只要变动一个集合尺寸也要重新修改程序或重画相关部位。
而在实际CAD中人们常常面临系统化设计,即基本几何拓补关系不变,只变动形状吃寸,参数化法是首先建立图形与尺寸参数的约束关系,每个可变的尺寸参数用待标变量表示,并赋予一个缺省值。绘图时修改不同的尺寸参数即可得到不同的图样。
这种方式工作起来简、可靠、绘图速度快,但是不适用于约束关系不定的、结构可能会经常改变的新产品的设计,通常用于建立已经定型的系列化产品的图形库,利用一套几何模型,即可以随时调出所需产品型号的图样,也能进行约束关系不变的改型设计。 参数化方法也有程序绘图和交互绘图两种工作方式,程序绘图须将参数代入程序或在程序运行初期输入其中;交互绘图则先将赋有缺省值的参数图以图形文件形式存入系统,使用时调入,以人机对话方式注意改变参数。
参数化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绘图方法,各单位建立的标准件图库、定型系列产品图库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因为完成大图形的参数化及其繁琐,因此在通用系统中应用并不普遍,主要用于实现专用系统的参数化设计。
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采用参量图符嵌套技术解决复杂图形的参数化。具体而言,先将复杂图形拆成若干部分,分别建成参量图符,然后通过调入参量图符形成一个嵌套的参量图符,每部分均可变化尺寸,形成新的图形。
这样,不仅解决了复杂图形的建参问题,还使调用参量图的过程简单化,用户只给当前参量图赋值即可。 3、图元拼合法 图元拼合法是将各种常用的、带有某种特定专业含义的图形元素存贮起来建库,设计绘图时,根据需要调用合适的图形元素加以拼合。
这种方法可用于新产品的设计和绘制,效率又远远高于轮廓线法。通常,图形元素的定义和建库都是针对本单位的产品形状特征的,要想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通用的图元库是很困难的,因此图元库大多适用一定的范围。
图元拼合法要以参数化法为基础,每一图元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的参数化图形。固定尺寸参数的图形元素在实际应用中几乎没有什么使用价值。
图元拼合法既可以交互方式通过屏幕菜单拾取选项加以拼合,也可以通过程序中选择调用各图元子程序实现操作。 4、尺寸驱动法 这是一种交互式的变量设计方法。
绘图开始,按照设计者的意图,先将草图快速勾画于屏幕之上,然后根据产品结构形状需要,为草图建立尺寸和形状约束,草图就受到约束的驱动而变得横平竖直起来,尺寸大小也一一对应。这种方法甩掉了繁琐的几何坐标点的提取和计算,保留了图形所需要的矢量尺寸,绘图质量好、效率高;它使设计者不再拘泥于一些绘图细节(如某线条是否与另一线条相关平行、垂直,它的端点坐标是什么,等等),而把精力集中在该结构是否能满足功能的要求上,因而支持快速的概念设计,怎么构思就怎么画,所想即所见,绘图和设计过程形象、直观。
至于那些绘图细节,只要约束已经建立,就全部由系统代劳了。
3.4 变换坐标系 在每个视口的左下角有一个由红、绿和蓝3个轴组成的坐标系图标。
这个可视化的图标代表的是3ds max 6的世界坐标系(World 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三维视口(摄像机视口、用户视口、透视视口和灯光视口)中的所有对象都使用世界坐标系。
下面就来介绍如何改变坐标系,并讨论各个坐标系的特征。3.4.1 改变坐标系 通过在主工具栏中单击参考坐标系按钮,然后在下拉式列表中选取一个坐标系(见图3.34)可以改变变换中使用的坐标系。
当选择了一个对象后,选择坐标系的轴将出现在对象的轴心点或者中心位置。在默认状态下,使用坐标系是视图(View)坐标系。
为了理解各个坐标系的作用原理,必须首先了解世界坐标系。3.4.2 世界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的图标总是显示在每个视口的左下角。
如果在变换时想使用这个坐标系,那么可以从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参考坐标系)列表中选取它。当选取了世界坐标系后,每个选择对象的轴显示的是世界坐标系的轴,见图3.35。
可以使用这些轴来移动、旋转和缩放对象。 图3.34 图3.353.4.3 屏幕坐标系 当参考坐标系被设置为屏幕坐标系(Screen)的时候,每次激活不同的视口,对象的坐标系就发生改变。
不论激活哪个视口,X轴总是水平指向视口的右边,Y轴总是垂直指向视口的上面。这意味着在激活的视口中,变换的XY平面总是面向用户。
在诸如前视口、顶视口和左视口等正交视口中,使用屏幕坐标系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在透视视口或者其它三维视口中,使用屏幕坐标系就会出现问题。
由于XY平面总是与视口平行,会使变换的结果不可预测。视图坐标系可以解决在屏幕坐标系中所遇到的问题。
3.4.4 视图坐标系 视图坐标系是世界坐标系和屏幕坐标系的混合体。在正交视口,视图坐标系与屏幕坐标系一样,而在透视视口或者其它三维视口,视图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一致。
视图坐标系结合了屏幕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的优点。3.4.5 局部坐标系 创建对象后,会指定一个局部坐标系。
局部坐标系的方向与对象被创建的视口相关。例如,当圆柱被创建后,它的局部坐标系的Z轴总是垂直于视口,它的局部坐标系的XY平面总是平行于计算机屏幕。
即使切换视口或者旋转圆柱,它的局部坐标系的Z轴总是指向高度方向。当从参考坐标系列表中选取局部坐标系(Local Coordinate System)后,就可以看到局部坐标系,见图3.36。
图3.36 说明:通过轴心点可以移动或者旋转对象的局部坐标系。对象的局部坐标系的原点就是对象的轴心点。
3.4.6 其它坐标系 除了世界坐标系、屏幕坐标系、视图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外,还有4个坐标系,它们是:父对象坐标系(Parent):该坐标系只对有链接关系的对象起作用。如果使用这个坐标系,当变换子对象的时候,它使用父对象的变换坐标系。
栅格坐标系(Grid):该坐标系使用当前激活栅格系统的原点作为变换的中心。平衡环坐标系(Gimbal):该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类似,但其三个旋转轴并不一定要相互正交。
它通常与Euler xy2旋转控制器一起使用。捡取坐标系(Pick):该坐标系使用特别的对象作为变换的中心。
该坐标系非常重要,将在后面详细讨论。3.4.7 变换和变换坐标系 每次变换的时候都可以设置不同的坐标系。
3ds max 6会记住上次在某种变换中使用的坐标系。例如,假如选择了主工具栏中的Select and Move工具,并将变换坐标系改为Loc。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