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捕虫网捕虫法
1. 观察虫情
不论是定点专项采集或是随机采集,初到采集现场,不可操之过急,先要冷静观察虫情。尤其是在虫量不多的情况下,更应仔细观察动静,摸清昆虫飞动的规律,包括飞动的高度、速度、方向等,结合当时的风向、风带等因素,再立意作好准备,开始挥网捕捉。
2. 顺势兜捕
摸清虫情后,待其再次飞临,可用目测方法判断其飞临方向、高度和速度以及风向、风速等瞬间具体条件,手握网柄、瞄准方位,待其进入有效距离后,顺势举网一挥虫即入网。所谓顺势兜捕,就是在静观不动情况下,根据昆虫飞临方向,或迎面或旁侧及时调整最佳方位,出其不意,一举入网。如一网失误,不必尾追,而是以逸待劳,一网不入,再等二网。
3. 翻封网口
一旦虫入网,要立即翻转网袋,把网底甩向网口,封住网口后,入网的昆虫才不致逃逸。挥网捕虫和翻封网口是连续、快速的两个动作,是用捕网捕虫的一项基本操作。
4. 取虫入袋
入网的昆虫需立即取出。取虫时先慢慢收缩网袋,减少它在网内挣扎活动的范围,然后待其稍停趁势隔着网袋轻捏虫胸,使它静止,再用小镊子伸进网内,夹其翅基取出,放入毒瓶致死后再转移到三角纸袋内。
(二)微小型昆虫刷取法
有些在寄主植物上不太活动的微小型昆虫,如蚜虫等,用昆虫网很难扫入,用振落法亦不奏效,此时即用普通软笔直接刷入瓶、管内,刷取时要选择虫体密集的小群落,一笔即可刷取很多。要注意用笔尖轻轻掸刷,不可大笔刮刷否则伤及虫体。
(三)搜索采集法
有些虫体较小或栖息地点较为隐蔽的昆虫,需要根据它们存在的某些迹象进行仔细观察搜索才能采到。如食痕、蛀孔、虫粪、鸣声等都是可供追查的线索。此外,石块下面常有肉食性甲虫;雨后积水的树洞和盆缸里常有蚊子的孑孓;天牛、吉丁虫、玉米螟等幼虫往往在其寄主植株上留有蛀孔和粪迹。搜索采集要注意安全,谨防藏匿在树洞里、石块下,草丛中的蛇、蝎之类伤害。
上面介绍的各类采集法是指一般方法。
由于各类昆虫的构造和生理特征上的差异,各类昆虫又有不同的采集处理方法。为了保证采集昆虫的质量,下面再介绍对几类昆虫的采集方法。
(1)鳞翅目昆虫鳞翅目昆虫包括蝶类和蛾类,其中有最美的和最大的昆虫,也有微小的和非常脆弱的昆虫。它们的身体和翅上都被盖着鳞片,这些鳞片极易脱落,一旦擦去一部分,不但使标本失去了美丽,而且也降低了标本的价值,所以在处置标本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蝶类是日出性昆虫,蛾类是夜出性昆虫。因此捕捉蝶类昆虫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段时间,并且要到草地或花丛等处;捕捉蛾类则要在傍晚。
在捕捉到蝶、蛾类的较大昆虫后,除用手将其胸部捏一下使其窒息外,还要在腹部用注射器注入氨水或草酸溶液,以便彻底杀死它们。(2)双翅目昆虫双翅目昆虫包括蚊、蝇、虻、蚋等仅具有1对翅的昆虫,这类昆虫身体细小,要用吸虫管采集。
由于体表常有刺毛等构造,极易损坏,所以采到的标本不能与其他昆虫标本混合存放,要单独用指形管或小瓶存放。在采集这些昆虫的标本时,要注意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如食蚜虻、长吻虻、寄生蝇等常喜欢停留在花丛间,其他双翅目昆虫多分散在池沼、小溪边。(3)膜翅目昆虫膜翅目昆虫包括各种蜂类和蚂蚁,其中有体形极为微小的,如寄生蜂等。
体形很小的要单独用小毒瓶装起杀死;体形大的种类可放到大毒瓶中杀死。但它们将死时会从口中冒出大量蜜汁一类物质,容易损坏毒瓶中其他标本,因此毒死后要及时取出单独存放。
这类昆虫常可在花丛中、树木上或地面等处找到。(4)鞘翅目和半翅目昆虫鞘翅目包括各种甲虫,半翅目包括蝽象类等昆虫,这两类昆虫一般体壁坚硬,在毒瓶中可以活得很久,所以采集到的这类昆虫最好在毒性较大的毒瓶中单独存放,避免相互碰撞损坏标本。
这类昆虫通常飞行较少,行动较慢,容易捕捉。(5)直翅目和螳螂目昆虫直翅目中的蚱蜢、蝗虫、蟋蟀、纺织娘等昆虫,螳螂目中的螳螂,这类昆虫在毒瓶中也是比较难毒死的,放在毒瓶中的时间可长一些或在毒瓶中添加药液,使其尽快死亡。
下面介绍几种蝴蝶的采集方法:(1)蝴蝶在空中:挥动捕蝶网,待蝴蝶入网后,将网底向上甩,连同蝴蝶倒翻到上面来。(2)蝴蝶在花上:先靠近蝴蝶,再惊动它,待它飞起后,猛挥蝶网,在花朵上方将蝴蝶捕入网内。
这样可以避免将花朵一同挥进网里。(3)蝴蝶在地上:靠近蝴蝶,用盖压的方法,将蝴蝶罩入网,再用右手将网底拉起,使蝴蝶向上飞,左手封住网口,这样,蝴蝶就逃不掉了。
(4)蝴蝶在树干上:用网口较小的捕蝶网,顺着树干自下而上靠近蝴蝶,向上挥动蝶网,网底要向上甩。(5)蝴蝶在树叶上:将捕蝶网从叶侧面和上方靠近蝴蝶,注意不要碰动四周树枝。
(6)蝴蝶在阳光下:将捕蝶网从迎光的一面靠近蝴蝶再加以捕捉,以避免捕蝶网的投影将蝴蝶惊飞。(7)蝴蝶再有刺的植物上:要等蝴蝶飞起后再捕捉,否则,植物上的棘刺会将蝶网纱钩住,拉破。
(8)诱捕蝴蝶的方法(昆虫、蛾可以用灯光):①将腐烂的桃、香蕉等果实放入铁罐中,放在太阳下曝晒,促使其发酵。放置地可选择在山林小路上。
②将红糖、醋、黄酒掺在一起,加热后熬成糖浆。放置地可选择在粗大的麻栎树干上。
③用适量的盐溶化在水中,制成淡盐水。在郊野小溪旁,挖一个10厘米深、50厘米直径的小坑,然后泼进盐水。
④将先捕到的雌性成虫用标本针定位在花上、草地上和水边,可诱来雄蝶。⑤将各色花纸剪成花型,放置在草丛中。
对于其他昆虫,可根据上面的思路设计捕捉方法。
昆虫 [kūn chóng]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更多义项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
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中文学名
昆虫
拉丁学名
insect
别称
虫子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解释
英语:insect;德语:lnsekt;
4张
合并图册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
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如蝗虫和白蚁。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虫能够借由毒液或是叮咬对人类造成伤害。例如胡蜂会以螫针向入侵者注入毒液。
分类
鞘翅目
点击加载更多
词条目录
百科名片
解释
分类
基本特征
生长环境生活处所
生活场所
生长方式
自我保护
求偶产卵
育殖
器官
呼吸器官
运动器官
视觉器官
其他器官
神经系统
分类
神经组织
消化系统
前肠
中肠
后肠
液流循环学说
发声原理
变态
不完全变态
完全变态
繁殖方式
特殊昆虫最大与最小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利害关系
最新研究
特征识别
食用捕捉
其他用途
昆虫充当间谍
物种优势
民间俗称
昆虫的力量
《昆虫记》
(1) 网捕用来捕捉能飞、善跳的昆虫。
对于飞行迅速的种类,应迎头捕捉,并立即挥动网 柄,将网袋下部连虫一并甩到网圈上来。如果捕到的是蝶、蛾类昆虫,应在网外捏压蝶、蛾的胸 骨使其骨折,待其失去活动能力后放入毒瓶,以免蝶、蛾与瓶壁相撞损坏和脏污鳞粉;如捕获的 是一些中、小型昆虫,且数量很多,可抖动网袋,使昆虫集中于网底,连网放入大口毒瓶内,待 昆虫毒死后再取出分装。
栖息于草丛中的昆虫应用扫网进行捕捉。釆集者应边走边扫,若在扫网底部开口外连一个塑 (料管,可使虫体直接集中于管底,可减少取虫的麻烦,提高效率。
(2) 诱集诱集是利用昆虫的趋性和生活习性设计的招引方法,常用的有灯光诱集和食物诱 集等。 灯光诱集常用于蛾类、金龟子、蝼蛄等有趋光性的昆虫。
黑光灯的诱集效果最好,诱集的昆 虫种类较多,也可用普通白炽灯。在闷热、无风、无月的夜晚,诱集效果最好。
食物诱集是利用昆虫的趋化性,嗅到食物的气味而飞来取食,夜蛾类、蝇类昆虫常用此类方 法;很多蝶类昆虫喜欢吸食花蜜及腐烂发酵的水果,因此可在岩石或树干上涂蜂蜜或在地上布置 腐烂瓜果进行引诱;夜蛾类诱剂的配方可参考园艺植物害虫防治部分。 也可利用昆虫的生活习性 设置诱集场所。
如利用杨树枝可诱集棉铃虫、黏虫、豆天蛾、斜纹夜蛾等鳞翅目成虫;堆草诱集 地老虎幼虫,果树上缚草诱集越冬害虫等。 (3) 振落有许多昆虫,因其常隐蔽于枝丛内,或由于体形、体色与植物相似具有“拟态”, 不易发现,此时应轻轻振动树干,昆虫受惊后起飞,有假死性的昆虫则会坠落或叶丝下垂而暴露 目标,再行捕捉。
(4) 搜索和观察许多昆虫营隐蔽生活,如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的幼虫在土壤中生活, 天牛、吉丁虫、茎蜂和螟蛾的幼虫在植物的茎干中钻蛀生活,卷叶蛾的幼虫在卷叶团中生活, 蓑蛾的幼虫则躲避在由枝叶织造的长口袋中,沬蝉会分泌白色泡沫,还有很多昆虫在避风向 阳的石块下、土缝中、叶片背面化蛹或越冬。 在这些场所仔细搜索、观察就会采集到很多种 类的昆虫。
根据害虫的危害状也可以寻找到昆虫,如植物形成虫瘿、叶片发黄、植物叶片上形成白点等,就可能找到蚜虫、木虱、蓟马、叶螨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在叶片上发现白色弯曲虫道或在植株和枝干下找到新鲜虫粪,可能找到潜叶蝇、鳞翅目和叶蜂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 。
昆虫标本制作 壹、为甚麽要制作标本 每一次去采集,总会带回很多珍贵的昆虫标本,这些都是心血的结晶,如果不赶快作成标本,很快就会腐烂生臭,非常可惜。
做好的标本可以永久保存,可以作为私人的收藏品,就像集邮一样,是一种很好的嗜好。标本也可作为学术研究之用,例如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分类特徵鉴定,甚至作为发表新种的依据。
此外,制作良好的标本,可提供做为教育展示之用,存放博物馆,让人们可以藉由栩栩如生的标本展示,认识周围环境,进而体验自然之美,启动自然生态保育的心愿。贰、标本制作方法有哪几种 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根据昆虫本身的特性(例如身体、大小、软硬程度)、生活时期(例如幼虫或成虫)及研究需求等,会有不同的制作方法。
主要可分为下列几种:一、针插法 此种方法适用於体型较大、体表较坚硬的昆虫,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标本制作方 法。采集后,在标本还没乾燥以前,用昆虫针插在标本上并进行整姿或展翅等工 作,等乾燥后即可完成。
在第四节中,我们会再详细介绍。二、微针及黏贴法 有些小型昆虫,用普通的昆虫针太大,无法插入虫体,此时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针来插虫,然后将微针插在小块的软木片上,再将普通昆虫针插在软木片上。
若还有更小的昆虫,则可以用黏胶,将虫右侧中胸部份黏贴在小型三角纸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虫针将三角纸插起来。三、浸渍法 有些昆虫体表较为柔软,例如白蚁或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时期,无法制成针插的乾燥标本。
此时,可将虫体浸泡在液体中。通常先用专用固定液或热开水将虫体组织固定,再浸泡於95% 的酒精中保存。
注意,保存的玻璃瓶要密封,否则酒精很容易挥发。有时标本会脱水或虫体的体液流出,而使酒精浓度变低,那时就必须更换几次酒精。
四、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适用於体型极小的昆虫,必须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他的形态特徵。例如 虱子、跳蚤、蚜虫等。
一般步骤为,将采集标本浸泡在10%氢氧化钾溶液中,将虫体的骨骼软化一天后再取出,用蒸馏水清洗,必要时以洋红等染剂染色,以利观 察。随后以50, 60, 70, 80, 90, 100%等浓度的酒精,进行一系列脱水,再以 阿拉 伯胶封片,乾燥2-3周后,即大功告成。
参、制作针插标本需要那些工具 一、昆虫针 昆虫针由不锈钢制成,长度约3.5-4公分不等,其尖端锐利可以插入虫体。有些昆虫针的另一端有类似大头针的圆头,有些则无。
昆虫针依大小分为5-0号,可适用於不同大小的虫。另外还有微针,其长度约为昆虫针的1/3,并且更为细小。
二、展翅板 展翅板主要由三片软木或保利龙板组成。下层一片约为30*30平方公分的正方型。
上层二片,约为10*30平方公分的长方型。上层二片平放对齐,互相平行排列,中间留约0.5-1公分凹槽,供虫体腹部伸入,并使翅平放於上层板片上。
三、整姿台 整姿台主要是一片软木或保利龙板,供针插标本后,将虫体各部位固定在整姿台上,使标本保持自然姿态,不让其卷曲。四、平均台 由三块不同高度的木板组成,在各块木板中,挖不同深度的中空洞口。
针插昆虫后,为维持昆虫在虫针上的高度及标签高度彼此一致,可将标本连虫针插入洞口,调整标本及虫签高度,如此标本作好后,放在标本盒内,彼此高度较整齐划一,也较为美观。五、虫签 为详实记录标本资料,每一个标本必须要有一张标签。
标签是由大小约1*1.5公分之硬纸制成,称为虫签。虫签上必须忠实地记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及采集者等三项资料,缺一不可。
六、其他 制作标本时还需要大头针、压条纸、镊子等,以协助固定标本用。肆、如何制作针插标本 一、选择昆虫针 依昆虫标本大小不同,选定适合的昆虫针。
例如金龟子等可用5号虫针,中型蝴蝶用3号针,而小型蚊子则用0号针即可。二、插针 插针位置一般以插在昆虫中胸右侧为准。
而椿象则插在小楯片右侧,如图4-1。针插入的深度到底要多深?一般以标本上方约还留有整只虫针的1/3长度为准。
但有时必须视虫体厚度来调整。三、展翅 有些昆虫要展翅,例如蝴蝶、蜻蜓等。
展翅时,先将插好针的标本,小心插入展翅板中,使虫体陷入凹槽内,而翅膀和展翅板呈水平位置。随后以镊子将翅展开,使前翅的后缘和身体呈垂直。
将翅调整至理想位置后,一手以压条纸压住翅膀,一手拿大头针插在压条纸四周,但不能插到翅膀,使压条纸与展翅板紧密接合,藉以固定翅膀。展翅后,另外调整一下触角、脚及腹部位置后,即大功告成。
四、整姿 有些昆虫不需要展翅,例如蚂蚁、金龟子等。但在标本采集后,虫体会卷曲,死相很难看,为使将来容易观察,以及维持标本美观,必须要整姿。
整姿时,前足及触角向前,中后足向后,将身体各副属器官伸展开来。用镊子将欲固定的部位放到适当位置后,以大头针协助将肢体固定在整姿板上,再烘乾即可。
五、烘乾 当标本完成上述动作后,已经大致就绪,剩下的工作就是标本烘乾。一般在50℃的定温箱中烘乾一星期左右即可。
如果没有定温箱,也可以用日晒法或用烘衣机代替。千万不可以用微波炉、烤箱或瓦斯炉。
六、保存 标本烘乾后,即可放入标本盒中保存。理想的标本盒,其四周应该留有空隙,以。
昆虫 (Insect)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Insecta)所有种类动物的通称。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中最大的一纲。昆虫像其他节肢动物一样,体分节,附肢有主节,具有外骨骼。
鉴别特征为︰头部有口器(上腭一对;下腭两对,第二对沿中线愈合,形成下唇)、眼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通常还有一或两对翅;腹部分节,无步行肢,生殖孔接近肛门;在发育中通常有变态现象。 世界的昆虫种类大约有150万种以上。
而且现在已被人类认知的昆虫只占其中极少一部分。 昆虫通常是中小型到极微小的无脊椎生物,是节肢动物的最主要成员之一。
昆虫最大的特征就是身体可分为三个不同区段:头、胸和腹。它们有六条相连接的脚,而且通常有两对翅膀贴附于胸部。
它们在希留利亚纪时期进化,而到石炭纪时期则出现有七十公分翅距的大型蜻蜓。它们今日仍是相当兴盛的族群,已有超过一百万的种类。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昆虫纲Insect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在汉语中,“昆”的意思之一是“众多”、“庞大”;而“虫”字所指的范围甚广,刘安、董仲舒的“五虫说”和《大戴礼·易本命》中“虫”为所有动物的总称。
1890年,方旭在《虫荟》一书中把“羽、毛、昆、鳞、介”5类动物中的219种小动物归为“昆虫”类,“昆虫”一词才具有近代概念。 西方语言中,“昆虫”(entoma和insect,前者源于希腊语,后者源于拉丁语)最早包括的范围也很广。
1602年,U.Aldrovandi所写的《昆虫类动物》(De animalibus insectis)中“昆虫”包括了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等;1758年,林奈(Carl von Linne,或Carolus Linnaeus)在其巨著《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所命名的昆虫纲Insecta里尚包括有蛛形纲、唇足纲等节肢动物。1825年,P.A.Latreille设立六足纲Hexapoda,才将“昆虫”规范为体分头、胸、腹的六足节肢动物。
大多数昆虫常被人们称为“虫子”,但是许多被人们称为“虫子”的动物却并不都是昆虫。例如在石块下、潮湿阴暗的角落里爬行的蜈蚣、马陆,拖着长刺蛰人的蝎子,在屋角拉丝结网的蜘蛛,家中凉席、地毯或花盆上出现的肉眼几乎难以看见的微小的螨虫,藏在土壤中的蚯蚓,寄生在人体中的蛔虫、蛲虫,以及在清清溪水中游动的小虾,还有海边沙滩上的寄居蟹……,它们的体形都不大,常常也被归为“虫子”一类,但它们都不是昆虫!
所谓昆虫,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身体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部分;(二)头部不分节,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三)胸部分为3节,可能某些种类其中某一节特别发达而其他两节退化得较小。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还有2对翅,也有一些种类完全退化;(四)腹部应该分为11节,但也常常演化为8节、7节或4节。分节数目虽不相等,但都没有足或翅等附属器官着生。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五)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
根据这些外部形态特征,特别是足的数目,就不难将昆虫与其他被称为“虫子”的动物区分开来了。例如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动物,足的数目不是少于就是多于3对,因此它们自然也就不属于昆虫了。
kcw.net/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