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闭合复位内固定:
(1)单钉类 三刃钉是最早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内固定方法,方法简单,但其可能破坏股骨头血供、缺乏对抗剪力的作用,难以控制股骨头的旋转,股骨头坏死率高,已被放弃。
(2)多钉类 多钉或多针(空心针、Moore钉、Neufeld钉、斯氏钉、三角针、多根螺纹钉或多根带钩螺纹钉等)。Moore钉及多枚克氏针内固定在强度上或抗扭力作用较单钉强,但也有对骨折端无把持作用,有松动、退钉的缺点。
(3)滑移式钉板类 滑动式内固定钉以髋螺钉应用较广,此类内固定由固定钉和一带柄的套筒两部分组成。固定钉可在套筒内活动,当骨折面有吸收时,钉则向套筒内滑动缩短,以保持骨折端的密切接触,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远期股骨头坏死率高,故有逐渐被其他材料取代的趋势。
(4)加压内固定类 最常用的加压装置为加压螺纹钉,此外还有AO松质骨螺钉,主要特点是所用的内固定钉都带螺纹,优点是可以经皮穿刺,创伤小,对股骨头的血供破坏少,可以使骨折面产生压力应力,可以加速骨折愈合。多枚加压螺钉对骨折端能起到良好的加压作用,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大多适合新鲜年纪较轻患者。
2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肌骨瓣移植适用于﹤50岁尤其青壮年的股骨颈头下型或头颈型骨折、骨折不易愈合并伴有股骨头坏死的可能者或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者,采用开放性多根针或空心钉固定同时行股骨颈植骨。
3、人工关节置换术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假肢置换术是年老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由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了由长期卧床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可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或半髋关节置换,虽有不同意见,但多数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半髋置换。
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也应采用于术方法治疗。
由于早期误诊、漏诊,或治疗方法不当,导致股骨颈陈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筋关节骨关节炎,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1)闭合复位内固定。
在硬膜外麻醉下,股骨颈骨折病人卧于骨科手术床上。无用纵问军引取消短缩移位。
逐渐外展,术者在侧方施加外展牵引力,同时使下肢内旋,逐渐减少牵引力。整个操作过程均在型臂X线监视下进行。
证实复位成功后,在股骨外侧纵形切口,暴露股骨大转子及股骨近端。经大转子向股骨头方向打入引导针。
x线证实引导针穿过骨折线,进人头下软骨下骨质,即通过导针打人加压螺钉内固定,或1300e钢板固定。若打订时股骨头有旋转,也可将螺钉与角钢板联合应用。
由于这一手术方法不切开关节囊,不暴露骨沂端,对股骨头血液循环环干扰较少。在x线监视下,复位及固定均可靠,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均较低。
(2)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法复位失败,或固定不可靠、或青、壮年的陈旧骨折、不愈合,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经前外侧切口暴露骨折后,清除骨折端的硬化组织,宣视下经大转子打入加压螺纹钉,同时切取带旋储深血管蒂的骸骨块植骨,或用旋股外血管升支的镕骨块植骨,或带缝匠肌蒂的镕骨块植骨,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也可采用后外侧切口进行复位内固定,用股方肌蒂骨块植骨治疗。
(3)人工关节置换术。对全身情况尚好的高龄病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已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者,可选择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如果断骨对位良好,采用传统中医治疗只需采用简单夹板体外固定,之后再用中药进行快速接骨,如果断骨错位或是严重移位,手法无法正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内固定,之后再用中药进行外敷快速接骨。
骨折早期采用中药对症治疗,3-5天疼痛可以基本减轻,肿也可以逐渐消退,10天左右可以拆下夹板,15-20天可以下地慢步,全程用药大约30天左右可以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如果用药40天左右还不能基本下地行走,那么要考虑医生水平问题。 骨折后如果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一般都是石膏外固定或是开刀手术钢板、钢钉内固定等,不管严重粉碎骨折还是普通骨折,都会劝病人手术,术后期间也许还给有一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药等等,这样的治疗十分缓慢。
快则3个月痊愈,慢则6个月痊愈,不过也有些半年以上甚至一年都没有彻底痊愈的。具体多久能痊愈,这都是因人而异。
不管是什么组织损伤,治疗的道理都是一样,只有让损伤的组织快速生长才可以愈合,治疗的重点不是固定、静养和饮食,而是让其快速生长。只有让断骨在短时间内生长愈合,这才是治疗的重点。
骨折多久能恢复正常活动,这就要看你选择的治疗方法了。 骨折未治愈前间忌吃鲤鱼、公鸡、酸笋、姜、高钙高蛋白食物等,这是经验所得,西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药物忌用,不宜过早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居士祝你早日康复。
(一)治疗稳定的嵌插型骨折即GardenⅠ、Ⅱ型骨折或Pauwels角小于30°者,可根据情况给予非手术疗法,如外展位牵引或穿用“┻”形鞋保持伤肢于外展、中立位等。
但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为避免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也可考虑做闭合复位内固定。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1.牵引复位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1/7体重),在1~2天内使骨折复位。
牵引的方向一般为屈曲、外展各30°,如有向后成角,可在髋伸直位做外展牵引。同时应做全身检查排除严重的伴发病和伴发损伤。
经床边摄片证实骨折已复位后尽早做内固定术。2.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术前已通过牵引使骨折复位的患者,可在麻醉后以骨科牵引手术床保持伤肢于外展、内旋位,在透视或摄片指导下做内固定。
应避免在术时做强力手法复位,以免进一步损伤股骨头血供。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大致分以下几类:(1)单钉固定:以三翼钉为代表。
三翼钉内固定曾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安放过程中损失骨量较大,且单钉固定较难同时对抗股骨颈内侧的压应力和外侧的张应力,现在已较少应用。有人采用单根较粗大的加压螺钉作内固定,该钉的螺纹部分必须全部留在近侧骨折段,不能越过骨折线,否则将失去加压作用。
(2)滑动式钉板固定:由固定钉与侧方的带套筒钢板组成。优点是有利于保持骨折端的紧密接触,更常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
(3)多钉固定:一般采用3枚,针径较细,总体积小于单钉,故对骨的损伤较小(图6)。多钉固定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分别承担不同应力和防止旋转。
为防止钉的滑移,以使用表面有螺纹的钢钉为好。亦可采用粗型螺纹钉,该钉表面有螺纹,外径4mm,使用时在套管保护下,用手摇钻经0.5cm的软组织戳孔钻入。
套管以不锈钢制成,内径4.2mm,长5~7cm。术时将套管套在钉的前部仅留钉尖外露,待螺纹钉钻入后,再将套管由尾端退出,以避免螺纹钉钻入时周围的肌肉或筋膜纤维卷缠于钉身。
手术在X线监视下进行,第1枚螺纹钉(远侧钉)的进钉点一般在大转子顶点下10cm,钉与股骨干纵轴呈145°~160°角,紧贴骨折部内侧皮质达到股骨头距关节缘0.5cm处。在该钉之近侧每隔1~1.5cm相继钻入第2、3枚螺纹钉,其中一枚偏向股骨颈的外上侧以对抗张应力,另一枚交叉安放以更好的对抗旋转(图7)。
术后患肢以“┻”形鞋保持在外展、中立位,术后1周患者即可用双拐下地活动。拔钉时,可用摇钻或特制的小头拔钉器夹住钉尾后旋转拔出。
此外,近年来亦有人主张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技术,因操作简易,尤适用于年迈病例。治疗方法选择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依据骨折部位考虑其治疗方法。
①股骨颈基底骨折:不完全骨折及外展嵌插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②股骨颈中段骨折:可行单钉、多针或加压内固定。
③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此类愈合困难,常发生坏死,对65岁以上老年人多施行人工关节置换。对此年龄以下者,宜选择多枚针或加压钉内固定。
④儿童股骨颈骨折:儿童股骨颈的主要血供来自髓内动脉。用4枚2mm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损伤较少,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12周。
并密切观察有无股骨头坏死发生。⑤股方肌蒂骨瓣移植术:术前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1周,以松解挛缩的髋周肌肉和矫正骨折移位。
手术暴露股骨颈和股骨头,将骨折复位,沿股骨颈长轴凿一骨槽,将带股方肌蒂的骨瓣嵌插在股骨颈的骨槽内,在股骨大粗隆以下的股骨外侧,直视下插入加压钉或多枚针固定。⑥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位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用于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
手术显露股动脉,直接在腹股沟韧带下找寻旋髂深血管。以此血管束为中心,设计取6.0cm*1.5cm*1.5cm全层骨块,用盐水纱布包绕骨块待用。
3.肌蒂或血管蒂骨瓣移植对中青年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但骨折部尚无明显吸收的患者可选用各种类型的骨瓣移植加内固定,常用的如股方肌骨瓣移植、带旋髂血管的髂骨瓣移植等。4.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指征为:(1)老年人不稳定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
(2)闭合复位失败。(3)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4)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连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股骨颈和股骨头明显骨质疏松,内固定难以保持稳定。
注意事项:①严格手术适应证:对上述(5)中病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失败率相当高,此时应选择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②手术按要求进行:对年迈体弱者,可选择侧后方髋关节人路,有经验的医师多可在半小时左右完成手术,但术中注意切勿伤及坐骨神经。
为加强股骨头的稳定性,亦可采用赤松功也所设计的大粗隆钢丝固定加强的术式。③必要时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如髋臼侧也有病损,如原发或继发性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小于55岁且活动度较大者,应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二)预后预后良好。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