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 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 有ρ盐水ρ水=m2-m0m1-m0, 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 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得ρ盐=F浮gV=G-Fg(V2-V1)。
测量液体密度
一、常规法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根据 得
二、密度瓶法
1. 主要器材:天平、未知液体、玻璃瓶、水
2. 测量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m0
(2)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把水倒出,再将空瓶中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它们的质量m2
3. 计算结果:
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
三、密度计法
1. 主要器材:自制密度计、未知液体、量筒
2. 测量步骤:
(1)把铁丝缠在细木棍下端制成简易的密度计;
(2)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出它在水中的体积V水
(3)在量筒中放适量的未知液体,让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测出它在液体中的体积V液
3. 计算结果:
四、浮力法
1. 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水、金属块、未知液体
2. 测量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G0;
(2)用弹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G1;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重力G2。
3. 计算结果:
五、浮体法
1. 主要器材:刻度尺、未知液体、水、正方体木块
2. 测量步骤:
(1)将木块平放在水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水中的深度h1
(2)将木块平放在液体中漂浮,测出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深度h2
3. 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是图片自己看链接吧)
c.lobit.cn/educa/unvisity/zxxzt/2006zt/c/zt/wl/22.htm
/source/czwl/FL/90_SR.asp
测量固体等
一、常规测量:
1、利用量筒、托盘天平、砝码测量。如教材中的测量石块的密度、盐水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密度。
3、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
二、特殊测量:
1、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矿泉水瓶、测量牛奶的密度。
2、利用托盘天平、砝码、水、烧杯测量金属颗粒的密度。
3、利用量筒、水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4、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测量铁块的密度。
5、利用刻度尺 水 烧杯、细绳测量矿石的密度。
郭敦顒回答:(一)用比重瓶(原名,现应叫密度瓶了)测量法(1)将比重瓶洗涤干净后称量得空比重瓶的质量为G1;(2)将被测液体倒入比重瓶内,塞上比重瓶的塞子,用试纸擦净比重瓶外流出的被测液体,注意不要使塞孔中的液体被吸附擦去;(3)称重比重瓶与液体的总质量为G2;(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被测液体密度=(G2-G1)/V(g/ml),V——比重瓶的容积(ml)。
(二)用量筒(或容量瓶)测量法(1)将适量的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称量烧杯与被测液体的总质量为G1;(2)将烧杯中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的一定刻度(或容量瓶的刻度线);(3)称量烧杯与剩余被测液体的总质量为G2;(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被测液体密度=(G1-G2)/V(g/ml),V——被测液体到量筒(或容量瓶)刻度线的容积(ml)。
郭敦顒回答:
(一)用比重瓶(原名,现应叫密度瓶了)测量法
(1)将比重瓶洗涤干净后称量得空比重瓶的质量为G1;
(2)将被测液体倒入比重瓶内,塞上比重瓶的塞子,用试纸擦净比重瓶外流出的被测液体,注意不要使塞孔中的液体被吸附擦去;
(3)称重比重瓶与液体的总质量为G2;
(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
被测液体密度=(G2-G1)/V(g/ml),
V——比重瓶的容积(ml)。
(二)用量筒(或容量瓶)测量法
(1)将适量的被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称量烧杯与被测液体的总质量为G1;
(2)将烧杯中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的一定刻度(或容量瓶的刻度线);
(3)称量烧杯与剩余被测液体的总质量为G2;
(4)计算被测液体的密度
被测液体密度=(G1-G2)/V(g/ml),
V——被测液体到量筒(或容量瓶)刻度线的容积(ml)。
常用方法有 1.直接根据密度的定义式:p=m/V 先在天平上称出该物体的质量 再测出该物质的体积(或算出 如果是规则图形的话 比如正方形) 两个的比值就是密度 2.如果是液体的密度 那么直接用密度计测(密度计只能测液体 切记) 放射性元素法用于测一些很难测出质量 又很难求得体积的物质 但不常用于日常生活 (顺便说下:4度(℃)的时候 以1cm^3的1g水的比值作为密度的最小标准 因此此时水的密度为1g/cm^3=1000kg/m^3)。
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验材料和器材】:液体、天平、砝码、量筒、烧杯。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天平使用规则调节天平平衡;
2.将适量的液体加入到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记录于预先设计好
的表格中;
3.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示数并记下量筒内液
体的体积V;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液体的质量m2,记录于表格中;
5.根据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6.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注意】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否则造成测量误差。
记录表格:见下图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适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计算表达:ρ=(M1-M2)/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
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擦干,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
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方法一]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 ②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③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 ④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⑤根据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方法二]器材:烧杯、天平和砝码、纯水、盐水、记号笔 分析:在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借助于等体积的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 ②用烧杯取一定量的水,用记号笔在液面处记下记号,并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 ③再用烧杯取与水等体积的盐水(盐水液面与记号处相平),并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2; ④因纯水和盐水体积相等, 有ρ盐水ρ水=m2-m0m1-m0, 得盐水密度ρ盐水=m2-m0m1-m0ρ水. [方法三]器材:弹簧秤、小石块(或其它在盐水中下沉的物体)、细线、盐水、量筒 分析:在没有天平,液体质量无法直接测量时,往往需要利用浮力知识间接测量. 实验步骤:①用弹簧秤测小石块的重力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读出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1; ②将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盐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和液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③由F浮=G—F算出浮力,由V=V2—V1算出石块的体积; ④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 得ρ盐=F浮gV=G-Fg(V2-V1)。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7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