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类型
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这是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孩子们连续观察某一物体,记录下来该物体发生的变化。
二、观察对象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观察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观察家里的小猫。
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
五天左右的时间,黄豆便可以长成豆芽,生长速度相较于其他植物快很多,再加之豆芽生长过程变化很明显,有利于孩子们观察。所以这次的观察日记选择发豆芽。
三、观察日记内容
观察日记,主要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下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的,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上图片照片就更好了。
①用什么方法观察
②观察过程是怎样的
③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同步作文范文一:观察绿豆发芽
9月19日星期三晴
今天上午我们学完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学完后,老师叫我们回家泡点绿豆,每天观察绿豆的生长过程。
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让妈妈给我准备一些绿豆,妈妈拿了十几颗给我,问:“要这么多绿豆干什么?”我回答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泡绿豆写观察日记呢!”
我先把十颗绿豆放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因为透明的杯子更容易观察绿豆的成长过程。然后,我在杯子里倒了一点水,妈妈告诉我,水刚好浸过绿豆,让绿豆保持湿润就可以了。最后,我还在杯子上盖了一块厚布。希望我的绿豆健康成长,能够快点发出小芽!
观察时间:某年某月某日观察地点:小四班观察对象:唐国仁、叶滋瑞(虚设的名字)观察实录:一天课间休息,唐国仁哭着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叶滋瑞咬我的手指。”
只见国仁手上有一个深深地齿痕,别的小朋友看到国仁哭了,也纷纷议论起来,个别小朋友都跑过去要把叶滋瑞拉到我这边来,可是他拼命的在往回拽……分析:叶滋瑞是一个很好动的孩子,很霸道,自私,每次玩积木他都会把自己的篮子里装得满满。如果真是抢不过了,他就打,就咬,此类事情发生过很多次。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常与他的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他在家里也是这样的,在家里是老大,所要家里的人都是事事依着他,让着她,尤其是老人,才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性格。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向他们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
其次我们应该和家长多交流,更加全方面的了解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教师应该在一日活动中,通过许多小细节及时纠正幼儿的这些小错误。
反思:其实这类事情在幼儿园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多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同时也应该让幼儿学会判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做,而不应该怎么做。同时家园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更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的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观察是推动幼儿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幼儿进行饲养和种植活动的基础。
幼儿观察要在参与被观察的事物有关的活动中进行,比如幼儿认识兔子时,要看看兔子长得什么样子,用手摸摸毛是柔软的,颜色怎么样,喂小兔看它喜欢吃什么东西,怎样吃等等;认识西红柿,首先摸摸西红柿,看看西红柿颜色、样子,尝尝西红柿的味道,这样幼儿才能认识兔子和西红柿。通过一系列观察活动,幼儿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观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观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尤其是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得要的意义。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的现象也是变化莫测的,幼儿在观察中,直接与周围的世界接触,获取直接的科学经验,并从中不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不断积累经验,为形成科学概念奠定基础。
幼儿观察事物粗枝大叶,局限片面,反应也较迟钝,需要教师教会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全面和仔细地感知事物,教会他们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略到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幼儿认识世界往往是人观察他们周围的物质开始的,观察的内容主要是在大自然中生活着的生物和与生物密切联系的非生物。
引导他们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启发他们去思考,使幼儿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知识,为他们参加饲养和种植活动打下基础。
本月我们带孩子进入的是《伞花儿朵朵开》这个单元,在本月中,我们不仅带孩子们观察、寻找身边有关像伞的植物,还让幼儿在活动中观察秋天的树。
如:我利用饭后散步的时间,带孩子们到校园里去找校园里的落叶树和常绿树,孩子们找到了芭蕉树、黄杨,枇杷树、垂柳,桂花树、无花果树、刺柏、龙柏、葡萄树、樱花树、茶花树、肉桂树……,并知道了樱花树、无花果树、垂柳是落叶树,桂花树,松树,枇杷树、广玉兰、刺柏、龙柏是常绿树。结合平时孩子们认识的各种树,梧桐树、松树、柏树,使孩子对常绿树和落叶树有了更好的认识。
有好多的问题,我都让幼儿自己来回答,让他们共同来分享各自的经验,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经验,孩子们记忆深刻。在我们新开辟的植物园地里,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菊花、小盆景,另外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种植了一些玉米和花生,引导幼儿每天观察种子在土中的变化,泥土裂开了吗?种子发芽了吗?这不,今天的区域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菊花的花瓣,看看、比比,各种颜色的菊花,它们的花瓣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从孩子们的观察来看,他们还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植物。
对此,我在组织孩子们观察“种子发芽了”的活动中,选择了一些发芽期较短的植物。种子种下以后,孩子们都盼望种子快快发芽。
于是我们让幼儿观察记录,“不同的种子发芽各需要多少天”,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其中。如:我让幼儿每天贴一个小红心,小红心的个数就是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最后统计天数,记录种子发芽期的长短。
综上所述,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与帮助,当然我们老师也会针对中班孩子的年龄发展水平的不同,来决定幼儿科学活动记录内容、工具材料、方式方法及组织形式。我们还会认真分析幼儿的心理认知特点,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使幼儿的科学活动记录留下科学探究的足迹,成为幼儿自我学习、自主学习的有利工具。
《观察蝴蝶兰》
观察植物有许多中观察的方法,下面是我使用过的方法。
观察植物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还是一件需要细心、耐心和决心的事情。
我观察的蝴蝶兰是兰花的一种。
星期五,我家的蝴蝶兰的一个花苞的花萼打开了。打开的时候,情况是这样,中间的花蕾大概是向着西北方,上面的方向朝着尖顶,看它的样子,很像是想展开它迷人的花瓣。这个花萼向四面八方打开。花萼非常像一个人把头和四肢卷起来。花萼的结构是这样,上面三片花萼连起来,下面两片也连了起来。
星期六,我发现星期五的那个花蕾打开了,但是,那个花萼的花瓣大部分都卷起来了,好像对外面的气温不适宜,觉得有一点冷,所以才缩成一团,保点温。因为,我摸了摸花瓣,确实有点冷,还摸了摸卷起来的花瓣,发现有点热。我还观察到了一个花苞打开了。
星期天,我观查到了昨天的花瓣只有一小半卷起来了。怎么样?我够细心吧,我觉得也是。
兰花为我国四大名花之一。在群花中,它香气馥郁,可居众花之首,古今中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我的爸爸很喜欢种花,尤其是兰花,我们家就种了许多兰花,每次我放学回家,推门近来,就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使我心旷神异。今天老师要求我们观察植物,我便特地选择了一盘兰花仔细观看,只见这盆兰花长得郁郁葱葱,还有两丛花瓣,我数了数一共有八个花蕾,嫩绿的好象尖尖的青椒长在根茎上,爸爸告诉我这种兰花叫冬兰,开花的时候十分漂亮。
为了更好的了解兰花的品种,我特地从网上查资料,从资料中了解,兰花种类很多,按季节来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冬兰。而且兰花是靠昆虫做媒,兰花迷人的芳香,甜蜜的汁液,是吸引昆虫的“二大法宝”,大自然赋予兰花神奇构造,使兰花在单子叶植物虫媒花的进化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动植物如此巧妙的配合,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谱写了神奇美妙的诗篇。兰花真是名副其实的奇花异卉。
观察蝴蝶兰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