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就是唯物辩证法。
具体地说主要是:
1、辩证的方法;
2、历史的方法(即: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3、经济决定论的方法;
4、阶级分析的方法。
5、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即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
但,如果从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出发来审视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尚称不上有完整的体系。马克思本人也从未想过要创造什么体系。鉴于马克思本人始终是从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立场出发来创立自己的学说,是为受剥削受压迫者立言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现实”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毛主席才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总的来说,就是唯物辩证法。
具体地说主要是:1、辩证的方法;2、历史的方法(即: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3、经济决定论的方法;4、阶级分析的方法。5、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法(即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但,如果从客观的、科学的态度出发来审视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尚称不上有完整的体系。马克思本人也从未想过要创造什么体系。
鉴于马克思本人始终是从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立场出发来创立自己的学说,是为受剥削受压迫者立言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现实”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毛主席才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世界观就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我们教材上得“原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比如——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论主要就是那些价值观.人生观还有实践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大部分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课本哲学常识六,七,八课 价值观的相关原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2:社会存在与价值观的关系原理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4: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原理 5:集体主义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原理 6: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原理 7: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关系原理 人生价值的相关原理: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原理 2: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关系原理(动态角度) 3: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原理(静态角度) 4:人生价值两方面内容及关系原理 5: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6: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原理 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原理 8: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9: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辨证关系原理 10:理想与现实辨证关系原理 11:实现理想需要艰苦奋斗的原理 。还有人民群众的观点。
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通俗地讲,就是“观世界”,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通常指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既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根本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基本原则(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各门社会科学的根本出发点。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部分,不了解它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把一般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思想正确地应用于社会历史的认识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了社会的物质关系对于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为各门社会科学奠定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所阐明的,从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从生产力说明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说明上层建筑,以及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说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路线,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各门社会科学只有遵循这一认识路线才能正确地概括经验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
编辑本段详细解释 《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而不是指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笛卡儿在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1.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
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么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
例如亚里士多德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2.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3.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4.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检验,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方法论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体功能,只是各部位机械的综合,而对其互相之间的作用则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罗号登月工程的出现,科学家们才发现,有的复杂问题无法分解,必须以复杂的方法来对待,因此导致系统工程的出现,方法论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综合性的方法所取代。
系统工程的出现对许多大规模的西方传统科学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如环境科学,气象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等。笛卡儿在方法论中还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儿坐标系。
对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有很大的作用。编辑本段方法论和世界观 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
方法论则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方法论。唯物主义世界观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唯心主义世界观则从某种精神的东西出发。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要求人们在行动中遵从某种客观的精神原则或宗教教义、神灵的启示等等。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则认为人们可以按着自我的感觉经验、愿望、主观意志等等行事。辩证法的世界观要求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中把握事物,分析事物自身的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
形而上学世界观则促使人们孤立地、静止地、呆板地考察事物。哲学方法论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根据,世界观以自身对人们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的指导意义而取得存在的价值。
哲学方法论离不开世界观,自然科学方法论也必须以自然观和科学观为前提。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归根结柢也受一定世界观的制约。
这种制约以不同层次的方法论为中介。各层次的方法论不直接同一,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别。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性不是简单的同一,懂得世界观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论。方法论是运用世界观的理论,但运用世界观、掌握方法论均需要作专门研究。
编辑本段古代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上对求知的方法有过许多论述,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有关认识方法的各种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方法的理论,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孔子对求知的方法有所阐发。
他强调学思并重,明确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注重知的后天来源。
社会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指的是在社会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它们处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具体的层面,具有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等特点。主要包括: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
方法论决定了研究方式,研究方式也基本决定了具体的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的体系包括三个大方面:
1、方法论
1)哲学基础 2)逻辑、范式、价值 3)客观性
2、基本方式
1)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2)文献研究 实地研究
3、具体方法和技术
问卷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二、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方法论与研究方式之间、研究方式与具体方法和技术之间,都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由于方法论是指导研究一般思想方法和哲学基础,因而它与研究方式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不同的方法论观点不仅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选择,同时更是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以至于在研究方式和方法论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常见的模式。
就像不同的研究方式与不同的方法论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一样,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与不同的研究方式之间,也存在一种内在联系。
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3、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4、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研究方法
近代科学方法体系形成过程如下:概要:近代自然科学是从欧洲兴起的。
15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拓市场的需要推动了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进而推动了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于是伴随着思想和宗教领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在科学领域中产生了以天文学开始的科学革命。主要人物及其作出的贡献:1、1543年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发表《天体运行论》这部不朽著作,提出了日心说宇宙体系。
经过伽利赂(G.Galilei,1564-1642)、开晋勒(J·Kepler,1571-1630)的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不仅实现了天文学上的革命,也引起了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革命。人们开始从对自然界的的笼统的、模湖的认识发展到对于自然界的进行深入的、细致的研究。
2、英国的培根(F.Bacon,156l-1624) 对于近代科学的兴起有卓越贡献的。他的贡献主要不在科学成果上,而是为科学的复兴摇旗呐喊,大力提倡新的科学方法。
培根第一个系统研究科学方法并将其当作追求知识的原则、追求知识的程序和方法,他的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著作取名《新工具论》,以示其在科学方法论上的创新。按照培根的科学方法论,正确进行科学研究乃是从命题金字塔的底部一步一步上升到顶部.也就是:有条理地追求知识的程序是以自然为对象,以感官知觉为起点,让心灵顺着一条全然循序递进的阶梯向前推进,即通过实验、列表、比较、排除、归纳而逐步上升到公理(形式)阶梯的顶部。”
培根在他的《新工具论》里,还采用他的实验归纳程序,详细讨论了热的本质的问题。培根的方法主要强调归纳的一面,他试图将科学方法程序化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3、笛卡儿(R.Descartes,1596-1650)是解析几何的创立者。他在《哲学原理》中,阐述了“物理学”中的机械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作一个具有统一性的物质世界,其本质是广延性,上帝的第一次推动使得混沌状态的物质微粒形成了旋涡运动并通过排斥和吸引而组织起来。
他试图以机械运动来说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架大机器,进而用来解释动物有机体,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影响深远的著名命题。他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是唯理论科学方法的创立者,又是将还原主义原理深深扎入科学之中的关键性人物。
他以“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规定了唯理论科学方法的出发点。他的“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是:“全部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心灵的目光应该观察的那些事物安排为秩序。
如欲严格遵守这一原则,那就必须把混乱暖昧的命题逐级简化为其他较单纯的命题,然后从直观一切命题中最单纯的那些出发,试行同样逐级上升到认识其他一切命题。”另一条原则是:“要从错综复杂事物中区别出最简单事物,然后予以有秩序的研究,就必须在我们已经用它们互相直接演绎出某些真理的每一系列事物中,观察哪一个是最简单项,其余各项又是怎样同它的关系或远或近,或者同等距离的”。
在《方法谈》中,笛卡儿给出的指导人们理智的四条原则,第一条包括避免“急躁与偏见”,只接受清晰和独特的思想;第三条要求从简单到复杂渐次前进;第四条要求进行无一遗漏的完整分析。其中被认为是统治了西方科学方法达350年之久的最为重要的原则是:“第二条原则是把我正在考虑的难题分成尽可能多和必要的部分,以便把它最好地加以解决。”
切克兰德(P.Checkland)在《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一书中将其称为“标示了西方知识传统之特征的分析还原原理”而且正是现代的系统论运动才真正对这一原理提出了挑战。事实上,还原论的观点,就奠定了追求简单性、追求线性解的思想基础。
这就是说,因为总体总是可以分解为部分的,复杂的现象总是可以分解成为简单的现象来理解的,非线性系统就总是可以化简为线性问题来解决的。[]1686年4月28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日子之一,牛顿在这‘天向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了他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牛顿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4、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极大地推进了这个机械系统的自然观、机械确定论的规律观、还原论的科学方法论。
在笛卡儿断言“动物是机器”的基础上,拉美特利(de Ia Mettrie,1709-1751)进而声称《人是机器》(1747)。经过法国的分析大师们的工作,诞生了理论力学,牛顿经典力学就有了新的精确的表达方式。
拉普拉斯(P.-S.LapIace.1749-1827)设想的全能全知的妖精,被认为是最为明确、最为彻底地表述了机械决定论的理想。5、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初期,这样一幅机械的、分析的、线性的、被组织的世界图景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只有通过自然科学的进一步的发展进步,我们才可能通过对于这种机械的、分析的、线性的、被组织的世界图景的再一次否定,走向一幅有机的、综合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的系统世界图景。希望对你有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