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催产剂主要有3种:即鱼类脑垂体素(简称垂体素或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绒膜激素或 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类似物或LRH-A)。
此外,还有一些提高催产效果的辅助剂,如多巴胺排除剂(RES)、多巴胺拮抗物(DOM)等。 1) 脑垂体素(PG) —般为自制,常用鲤鱼脑垂体。
2)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市售成品,商品名称为“鱼用(或 兽用)促性腺激素”。为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遇热易失活,使用时现用现配。
它是从孕妇尿液中提取的,主要成分是促黄体素(LH)。 3)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为市售成品,是人工合成的,目前市售的商品名称为鱼用促排卵2号(LRH -A2)和鱼用促排卵素3号(LRH-A3)。
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具有副作用小、可人工合成、药源丰富等优点,现已成为主要催产剂。
①人工催产:用人工方法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激素注 射,刺激性腺进一步成熟和排放,从而获得成熟的卵子或精子。
②催产方法:将鱼类脑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A)等催产剂注射人亲鱼的体腔(胸鳍基部凹陷处与体轴成45° 角)或肌肉内(背鳍与侧线间处),注射用水为0。 6%的氯化钠 溶液,雄鱼剂量减半,注射1〜2次,亲鱼过一段时间便会发情 产卵、排精。
操作程序:先用75%酒精消毒注射器及其他用具, 然后配制注射液,用无菌注射用水溶解激素,一般每尾亲鱼用2 毫升注射用水配制。准备工作做好后,从暂养池中取出亲鱼,用 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一人将鱼置于鱼夹中或平台上(軤鲽 类)或用双手托鱼(戴上手套或垫以毛巾),另一人进行注射。
注射完毕,消毒注射部位,挂上标志,即放回原池中。要做好记 录,记下注射时间、激素种类及剂量,亲鱼体长、体重和其他要 说明的情况,以便总结催产效果。
催产剂的注射方法,一般分为胸鳍基部体腔注射和背部肌肉注射 两种方法。
(1) 胸鳍基部体腔注射在胸鳍的内侧基部凹陷无鳞处,以注射 针头朝背鳍前段方向,与鱼体表呈45°角刺人鱼体腔内,并迅速注入 药液,应避免针头朝吻端刺人鳃腔内,也应避免朝下误刺心脏。这种 方法注射速度快,药容量大,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2) 背部肌肉注射在背鳍下方肌肉最厚处,以注射针尖翘起鳞 片,与体表成40°角刺入鱼体肌肉内,并缓缓注入药液。这种方法适 合药液较少的注射,如行两次注射的第一针。
必须注意:这两种方法都应根据鱼体大小,掌握针头刺人鱼体的 深度,避免过深伤及内脏和骨骼;也应避免过浅,药液反流体外。一 般采用的针头为6~7号。
目前,用于鱼类繁殖的催产剂,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鱼类脑垂体(P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
(1)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CG是从怀孕2~4个月的 孕妇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为36 000左右。 HCG 直接作用于性腺,具有诱导排卵作用,同时也具有促进性腺发育,促 使雌、雄性激素产生的作用。
HCG是一种白色粉状物,市场上销售的渔(兽)用HCG—般 都封装于安瓿中,以单位(U)计量。HCG易吸潮而变质,因此要 在低温干燥避光处保存,临近催产时取出备用。
储量不宜过多,以当 年用完为好,隔年产品影响催产效果。(2) 鱼类脑垂体(PG) PG是从性成熟而尚未产卵的鲤鱼脑髓下部摘取获得,并经丙酮或无水酒精2次脱水、脱脂(每次8小时)制成的催产药物。
它对促进卵母细胞的卵泡成熟作用大,在水温正常和偏低的条件下作用显著。 PG几乎可用于所有鱼类催产,可单独或与其他催产药物配合使用,但来源有限。
(3)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LRH-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九肽激素,分子量约1 167。由于它的分子量小,反复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并对温度的变化敏感性较低。
应用LRH-A作催产剂,不易造成难产等现象发生,不仅价格比HCG和PG便宜,操作简便,而且催产效果大大提高,亲鱼死亡率也大大下降。近年来,我国又在研制LRH-A的基础上,研制出1玉只-八2和 LRH-A3。
实践证明,LRH-A2对促进FSH和LH释放的活性,分别 高于LRH-A 12倍和16倍;LRH-A3对促进FSH和LH释放的活性, 分别高于LRH-A 21倍和13倍。 故LRH-^的催产效果显著,而且 其使用的剂量可为LRH-A的1/10; IJRH-A3对促进亲鱼性腺成熟的 作用,比LRH-A好得多。
(4) 地欧酮(DOM) - DOM是一种多巴胺抑制剂,生产上不 单独使用,主要与LRH-A混合使用,以进一步增加其活性。 DOM 在亲鱼性腺发育不太好和水温较低的条件下,可发挥良好的作用;相 反,则减少用量或不用。
经越冬后强化培育,雌鱼腹部卵巢轮廓明显,有弹性,生殖孔轻度充血红肿,轻轻挤压腹部有时可见碧绿 色卵粒溢出;雄鱼一般到繁殖季节已发育成熟。
这时便 可进行催产注射。催产剂可用市售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或鲤鱼脑下垂体(PG)。
剂量按体重计算,每 0。 5千克雌鱼用鲤鱼垂体2粒或HCG - 1500国际单位, 雄鱼剂量减半。
或用HCG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 物(LRH-A)混合注射,按每0。5千克雌鱼用HCG- 1500国际单位、LRH - A20微克注射,雄鱼剂量也是减 半,效果很好。
垂体需要用研钵磨碎,加生理盐水制成注射液;激素直接用生理盐水溶解即可。一般体重0。
5 千克的亲鱼,注射量为1毫升。可采用一次或两次注射。
注射部位为背鳍侧面肌肉或胸鳍基部内侧。进针深度约1 厘米,退针时,用拇指按摩针孔,防止药液外流。
注射 后的亲鱼,将雌雄鱼配对,放于水泥池或直径在60厘米 以上的塑料盆中,注水深度20厘米左右,并放置洁净的 假水仙根或棕片作鱼巢,供卵黏附用。 为防止亲鱼逃跑, 盆口或池面应加竹箔或塑料薄膜等盖住。
催产后的亲鱼,应避免惊扰,以免影响产卵。在水温25度~30度范围内,亲鱼从注射到开始产卵的效应时间为10 ~ 12小时,产卵 时,雌雄亲鱼互相追逐,雌鱼排卵,雄鱼射精,受精卵黏附在鱼巢上,产卵时间持续3个多小时。
革胡子鲶雄鱼精液很难挤压出来,人工授精必须从 腹部取出精巢,用剪刀将精巢剪成小块,放在研钵里加 少许生理盐水磨成浆状,制成精悬液,然后把成熟的卵 挤入精悬液,用羽毛轻轻搅拌均匀,使成熟卵与精液充 分混合,最后用鱼巢黏附,放入水簇箱或孵化池孵化。
催产剂的种类目前用于鱼类繁殖的催产剂种类比较多, 常用的而且效果比较显著的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类 脑垂体(P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等。
1)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一种白色粉状物,这是从 2 ~4个月的孕妇尿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市面上销售的鱼 (兽)用HCG是采用国际单位来进行计量的。
由于HCG对温度的反 应较敏感而且易吸潮而变质,因此要在低温干燥避光处保存,临近 催产时取出备用。储量不宜过多,以当年用完为好,隔年产品会影 响催产效果。
HCG直接作用于性腺,具有诱导排卵的作用,同时也 具有促进性腺发育,促使雌、雄性激素产生的作用。 2) 鱼类脑垂体(PG)。
鱼类脑垂体内含多种激素,对鱼类催产 最有效的成分是促性腺激素(GtH)。摘取鲤、鲫鱼脑垂体的时间通 常选择在产卵前的冬季或春季为最好。
GtH直接作用于性腺,可以 促使鱼类性腺发育,促进性腺成熟、排卵、产卵或排精,并控制性 腺分泌性激素。 3) 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LRH-A是一种人工合 成的激素,它先作用于脑垂体,由脑垂体根据自身性腺的发育情况 合成和释放适度的GtH,然后作用于性腺。LRH-A的使用具有操作 简便的优点,而且催产效果大大提高,不易出现难产等现象,使亲 鱼的死亡率也大大下降。
加上购买价格也比HCG和PG便宜,因此 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催产剂。 4) 地欧酮(DOM)。
地欧酮用于鱼类繁殖的时间不长,具有可 以抑制或消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激素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 放激素的影响,从而增强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使性腺的发 育成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