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有搓丸法和泛丸法(还有一个是滴制成丸的方法,要用机器做的,想知道的话,再说好了) 搓丸法:药物+辅料→丸条→湿丸粒→丸剂→质检→包装 泛丸法:起模→成丸(筛选)→盖面→干燥→包衣 楼上说的是搓丸法.那我就说泛丸好了. 泛丸法中起模是关键操作,盖面有用干粉,清水,清浆这三种.盖面后要让药丸在通风处自然干燥1到2H,(水蜜丸,水丸,浓缩丸在80度以下干燥,含芳香挥发性成分或淀粉多的丸剂干燥温度在60度以下) 常用的辅料是: 1.黏合剂:蜂蜜(嫩蜜,中蜜,老蜜),糊或面糊,蜂蜡,清膏或浸膏,液状葡萄糖 2.润湿剂:水,酒,醋,稀药汁,糖液 3.吸收剂:淀粉啊糊精啊。
好多的,碳酸钙什么的 4.崩解剂:CMC,CMC-Na。.淀粉。
这些应该够用了。
不够用再问我,尽我所能了..。
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介绍下蜜丸、水丸的做法,仅供参考!
一、蜜丸的制备
蜜丸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粉末与经炼制过的蜂蜜混合而制成的球形内服固体制剂。性柔软,作用缓和,多用于慢性病和需要滋补的疾患。蜜丸分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大蜜丸一般重3~9g,小蜜丸同水丸。
蜜丸的制法分炼蜜、合药、制条、成丸、包装、贮存等步骤。
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是保证蜜丸质量的关键。一般以乳白色和淡黄色,味甜而香、无杂质,稠如凝脂油性大,含水分少为好。但由于来源,产地,气候等关系,其质量不一致,北方产的蜂蜜一般水分较少,其中以荆条蜜,枣花蜜为优,而南方产的蜂蜜一般含水分较多。
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嫩蜜 将嫩蜜加热至沸,温度达110~114度,色变深,有粘滞性,失去水分约3%。适用由含有较多脂肪、淀粉、黏液质、糖类及含动物组织的方剂。
炼蜜 将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110~116度,出现浅红色有光泽的泡沫,用手拈之粘性较强,但无白丝,失去水分约13%,用于含纤维质,淀粉、糖类以及部分油质的方剂。
老蜜 炼蜜继续加热至呈棕红色,有红色光泽,用手拈之甚粘手,能拉出白丝,蜜温达118~122度。适用于含多量纤维素,矿物质的方剂。
二、水丸的制备
水丸用泛制法制备。泛制方法有手工泛丸和机械泛丸两种,其操作原理相同,主要有原料加工粉碎、起模、成型、选盖面、干燥、包衣、打光、质量检查。其中起模是关键的一步。 1.原料的加工粉碎:将处方中各药按要求加工炮制合格后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起模:丸模是泛丸法成型的基础。有后工起模和机械起模两种方法。
(1)手工起模 在干净干燥的竹匾1/4处,用刷子沾少许水涂布均匀使匾面湿润,撒少量粉于湿匾面上,用双手持匾,转动竹匾,使药物全部湿润,然后用刷子顺次轻轻刷下(即是用刷尖轻轻调下),转动竹匾,将被湿润的小颗粒移至另一边(干匾处),撒上少许细粉,并摇动竹匾,使小颗粒全部均匀地沾上药粉并摇至另一处,又于原涂水处上少量水,再将沾粉颗粒移至涂水出滚动,将水全部沾上,再转至另一干处,撒上细粉,再转动竹匾,使湿颗粒全部滚上药粉,这样如此反复操作多次,直至形成较微密的小园粒(如大小直径约为0.5-1mm),不沾匾时,匾模子即成,选均匀后再加大成型。
(2)机械起模 将药粉撒布于包衣锅内,在包衣锅转动下将水喷入,使药粉全部成湿润的小颗粒,再加入少量细粉,继续滚动一定时间,使小颗粒坚实、微密,再喷水撒粉,如此反复进行操作,即成规则的丸模,经筛选后再继续成型,(或先将适量的水倾于锅内,再假如适量药粉,均匀撒布于整个锅内,然后用刷子自相反方向轻轻刷下,即得疏松的块状物,用手轻轻揉搓,使大的破碎继续反复操作即可成丸模。
3.加大成型:模子制成后反复转动竹匾,并交替加水加粉,不断地转动药匾,整个基本动作即是揉团、撞翻、交替进行,以加强丸粒硬度与圆整度,直至丸粒逐渐加大成型,符合要求为止。(手工与机械同一说)
4.选丸:用适宜的药筛将丸粒筛选均匀一直的丸粒,过小的丸粒再泛大,过大的畸形的应分离出来作适当处理。
5.盖面:盖面的目的是使丸粒表面致密、光洁,色泽一致。常用的方法有干粉盖面、清水盖面和清浆盖面三种。
6.干燥:因水丸水量较大,应及时干燥(60度以下)。干燥时应逐渐升温,并不断翻动,以免产生阴阳面。
药丸大致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和浓缩丸(胶丸、滴丸除外),主要是粘合剂不同,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
首先是要对原材料进行处理,一般都是将原料药粉碎成细分,大蜜丸对细粉的要求一般是能通过手工筛80目即可,水丸、水蜜丸一般是能通过手工筛100目,有些品种根据不同的工艺,原料药需要进行提取等其他方法,但最终都是以细粉的形式进行加工。其次,蜜丸和水蜜丸需要进行炼蜜,炼蜜的老嫩需要根据原料药的药性来决定,一般根茎类的药材和粘性比较大的药材细粉需要用嫩蜜,而药材粘性差的药需要用比较老的蜜,如矿物类、动物类等,然后蜜丸的加工就是合坨(细粉与炼蜜混合)、醒坨(如同发面醒面)、制丸(机制、手工制、一般分为1.5、3、6、9、12g几个规格)、包装。
水丸与水蜜丸的制作过程相似,分为塑制法与范制法,传统的方法为范制法,即药粉在粘合剂的作用下层层包裹紧实后干燥,用水范制为水丸,用蜜水混合液范制为水蜜丸,用浓缩膏范制为浓缩丸。药丸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制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
1.干燥、粉碎: 药店买药的时候让老板打成100目的粉,或者自备打粉机打成粉末。过100目筛 2.熬蜜,拌药粉。 冷锅下蜜,纹火加热,加加热边不停用铲翻抄,不使粘锅,初入锅,蜜厚,蜜热后变稀,仍不停熬制,直到蜜汁发黄,起泡。然后把药粉放四分之三(留一点,以防过分粘稠作防粘准备用粉。)下药粉后,不停的翻炒,不能用手,这时温度较高。以防烫伤。就像做包子一样,不停翻炒挤压。成面团后,可试着用手去挤面团,挤匀不准,如果觉得手特别粘,就用备用的药粉撒上一点,继续挤压摔打。直到不粘手为止。 3.趁热,做蜜丸。 将面团搓成条状,然后一小段一小段的用手或用刀截下来,用手搓圆。就像做小汤圆一样。如果蜜的量少的话,温度凉下来后,很快就会变硬,难搓。蜜的量多的话,就不会变硬。凉了也不变硬。我就是做了两次,第一次就是蜜的量少了些,又没有趁热及时搓圆,故做的不是很圆滑。但这样也有一些好处就是蜜丸之间很少有粘在一起的现象;第二次做的时候,蜜多了些,结果冷却了也有点软。而且蜜丸之间会有粘在一起的现象。
蜜丸的制法基本步骤如下:炼蜜→合药→制条→成丸→包装→贮存。 1、对蜂蜜的选择与炼制是保证蜜丸质量的关键。炼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破坏酵素,杀死微生物,蒸发水分,增强粘性。其方法是: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减压蒸发浓缩锅进行炼制,最后滤除杂质。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嫩蜜:适合用于多量油质,粘液质,糖类及动物组织等的药物制丸。 中蜜:适合用于纤维质,淀粉及含部分油脂,糖类,一般性制丸。 老蜜:适合用于含多量纤维质及粘性差的矿物质药物制丸。 2、将已炼制好的炼蜜与药粉按比例进行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1:1或1:5也有不足1:1的,要根据药物性质及季节不同而异。一般含糖类、油脂类的中草药用蜜少。含纤维素较多和质地疏松的药物用蜜量多。夏季用蜜量少,冬季用蜜量多。均匀地揉合,做成像面团样丸块。合药时,蜂蜜一般趁热加入(如含有胶质,树脂或挥发性成分需待炼蜜稍冷后再加入混合),充分和匀,使其内外全部滋润,色泽一致,软硬适中,能随意捏塑即可。 3、将合好的面团样软材放置一定时间,使药料与蜂蜜成分混合滋润,并产生一定粘性后即可搓条,用手摇制丸机搓出的条粗细一致,外表光滑,再用手摇制丸机做成一定量的、光滑的、园球形丸粒,大量生产可用电动制丸机或全自动制丸机。 4、制丸时, 为避免药团粘手和粘器具,操作时可用适量的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甘油或麻油(花生油),蜂蜡按一定比例 ,加热熔化而成。夏季蜂蜡可适当多加一点。 5、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可采用蜡纸、玻璃纸、塑料袋、蜡壳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注:不可把做好的药丸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最常用的就是用蜜炙法,1.将药店买来的药到有中药粉碎机的药店,用机打碎待用;2.蜂蜜的炼制;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蜂蜡,微生物及酶,并含有死蜂和灰尘.因此蜂蜜须经提炼制方可使用.方法是先将蜂蜜置于锅内,加1/3-1/2的净水,加热徐徐沸腾,捞尽蜜面浮沫,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死蜂,杂质.滤蜜再置锅中文火加热浓缩,至沸腾起鱼眼泡,用手捻之略有粘性,略有拉丝,用糖量计测定,含水量约为18%-20%,即迅速出锅,放冷备用.3.将药材置于锅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使蜜与药材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待温做成丸即可.4.通常药材和练蜜的比例4:1;丸剂一般做成梧桐子大,以便服用;做成丸后一定要放凉,并密闭贮存,以免丸剂吸潮发粘或变质;蜜炒药材时,一般用文火,以防药材焦化.。
中药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
二、中药丸剂的制备
(一)辅料
制备中药丸剂常用的辅料有:润湿剂(水,黄酒,米醋,水蜜,药汁等)、黏合剂(蜂蜜,米糊或面糊,药材清(浸)膏,糖浆等)和吸收剂(主要是药材粉末)。
蜂蜜是蜜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着黏合剂的作用,还兼有滋补、润肺、润肠、解毒、调味等作用。
制备蜜丸时可根据品种、气候等具体情况选用炼蜜。
(二)制备方法
中药丸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塑制法和泛制法。中药滴丸则采用滴制法。
1.塑制法
将药材粉末与适宜的辅料(主要是润湿剂或黏合剂)混合制成可塑性的丸块,再经搓条、分割及搓圆制成丸剂的方法。塑制法主要用于蜜丸、糊丸等的制备.
2.泛制法
泛制法是将药物粉末与润湿剂或黏合剂交替加入适宜的设备内,使药丸逐层增大的方法。泛制法主要用于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等的制备,生产时使用包衣锅和小丸连续成丸机等设备。
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中国药典或者中药制剂学
您好,现在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如何将中药制成药丸? 丸剂 系指药材细分或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剂型. 根据使用方法可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 直径小于2.5mm各类型丸剂称微丸.蜜丸溶散缓和,作用持久.多用于 慢性疾病.或滋补疾病.糊丸,蜡丸质地坚硬,释药非常慢,内服可以延 长药效.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故多用一些含有毒性或有刺激较强 的药物处方. 蜜丸,是以蜂蜜经过提炼用筷子挑起来滴水成珠状,不成粘条状,蜂蜜 即为练好趁热倒入以研磨好的药面中.合均后置于模型之中,即成型. 稍冷后取出,包装.水丸以适用米粒为基础,置于圆盆内,撒药面,及适量 水,旋转滚动,逐渐成型.水蜜丸即有适当的密,又有适当的水,使用上述 方法制成.糊丸以合事的米粥液或糊精同理制成.备用. 以上是小型制剂室,或家庭自用.比起大型药厂仍然是很落后,仍是传统 方法.仅供参考应用.您提出的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1 把中药制粉,有粉碎机最好,不然问问药店有没有药粉药材!
2 一般手工制作做成蜜丸,所以需要炼蜜,但是自己手工做没必要!炼蜜是要除杂灭菌,怕药丸酸败,但是自己吃,先做一个月的,冰箱放着就行,没必要炼蜜!直接用蜜大概是药材的四分之一,加水稀释蜜,大概是蜜重的两倍!
3 稀释的蜜和药材粉末混合,像揉面团一样,揉成一块,制成条状,用手捏一定长度条状药物,磨成丸状!
最好参照药店卖的大药丸,把药条和药丸大小制作适中!
一般:大概 10克每丸,一次两丸 一天两次 早晚空腹用!
其实不难,主要是药材制作成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