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红的花好像火球,又像杨梅,所以又叫火球花、杨梅花,为苋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花期8月到下霜。
千日红性强健,适应性强,喜向阳、温暖、炎热、干燥的环境,畏寒怕霜,忌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各种土壤上均能生长,但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良好。
用种子繁殖,春天播种。千日红的播种较一般种子麻烦些,而且发芽慢,出苗难。千日红的种子外被密毛,难以吸水,而且容易互相粘连。因此,播种时要先将种子在水中浸1~2天,使种子吸水,然后将种子轻轻挤压去水,稍晾,拌以细土,这样在松散的情况下使种子分散均匀,且能提高其出苗率。育苗一般是在3月下旬在温室播种,发芽适温为16~20℃,播种后1周左右出苗,2~3片真叶时移植,5~6月初定植于露地。花开后要进行修剪,并加强肥水管理,以促使萌发新枝和再次开花。
千日红栽培管理简单,适宜作为花坛、花境的材料,也可作切花。其膜质苞片花色鲜艳,干后也经久不退,所以又是制作干花的良好材料。
繁殖栽培:播种繁殖。春天播种,种子需用冷水浸l一2天,提高出苗率及提早出苗期。种子外密被纤毛,易相互粘连,浸水后需挤去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使松散而便于播种。因苗期生长迟缓,故最好提前于3月在温室或温床播种,保持18到20度,春暖移至露地。
花期自初夏至中秋。如4-5月于露地播种,花期则迟至夏末初秋始开花,适于国庆节观赏;但因秋凉而花稀,生长较弱,果实遇霜来不及成熟。
盆栽千日红上盆后要保持湿润,并注意遮阴,花卉耐热,但不耐寒,经不住霜冻。生长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此花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粗放。残花谢后进行整枝修剪,仍能萌发新枝,于晚秋再次开花,但须多施薄肥。
9-10月采种,4-5月播种,6月定植。千日红幼苗生长缓慢,春季4-5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适温在20℃-25℃。因种子满布毛茸,因此出苗迟缓,为促使其快出苗,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
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一天或冷水浸种两天,然后挤出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用量为种子的2-3倍,使其松散便于播种。种子较大,约400粒/克。可采用普通播种地,选用阳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作为苗床为好。播后略覆土,温度控制在20℃-25℃,约10-15天可以出苗。待幼苗出齐后间一次苗,让它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不会互相遮盖,间苗后用1000倍的尿素液浇施,施完肥后要及时喷洒叶面,以防肥料灼伤幼苗。 施肥
除在定植时用腐熟鸡粪作为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富含磷、钾、的稀薄液体肥料。
浇水
千日红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较耐旱。因此当小苗重新长出新叶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当植株花芽分化后适当增加浇水量,以利花朵正常生长。
光照
千日红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过程中,应保证植株每天不少于4个小时的直射阳光。栽培地点不可过于隐蔽,否则植株生长缓慢、花色暗淡。
整形
当苗高15cm时摘心1次,以促发分枝。以后,可根据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2次摘心。整形修剪时应注意对植株找圆整形,以使千日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当植株成型后,对枝条摘心可有效地控制花期。
花期管理
花朵开放后,保持盆土微潮状态即可,注意不要往花朵上喷水,要停止追施肥料,保持正常光照即可。花后应及时修剪,以便重新抽枝开花。 千日红花期长,花色鲜艳,为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是花坛、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后不落,色泽不褪,仍保持鲜艳。
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头状花序经久不变,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性味:性平,味甘。
药理作用:其皂甙和黄铜部分能祛痰。
功能主治:花序入药,有止咳祛痰、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
在我们的生活中,百日红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一般种植在庭院、阳台等地方。
千日红,又名千年红、火球花、红火球,为苋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千日红夏秋开花,花细小,着生于枝端,密集成圆球形,为头状花序。
那么,千日红的种植非法人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千日红简介 千日红又名千年红、火球花、红火球、杨梅花等,为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草本花卉。
株高40~6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
叶对生,椭圆形。头状花序,圆球形,生于枝顶。
花小而密集,主要观赏其膜质苞片,淡紫色,干后不落,色泽不褪色。其变种苞片有深红、淡红、金黄、白等各色。
矮生型株高仅20厘米,花期7~11月。 千日红原产亚洲热带。
喜温暖干燥,不耐寒和荫蔽,要求阳光充足。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千日红花为干膜质,色彩艳丽有光泽,且经久不褪,能长期保持原有的花型和颜色,因此而得名。除适合布置花坛、花境和盆栽外,还可剪取花枝晾干后作干花用。
花序入药,治百日咳、气喘等病。 二、千日红怎么种 3月播于温室或4月初播于露地苗床。
因喜温热,如气温不高,发芽不良,生长很慢。故提前播种,如不加温,则效果不显着。
幼苗初期生长迟缓,入6月份以后,生长较快。幼苗经一次移植后,于6月中旬以后定植露地,株距30厘米。
如盆栽,可将真叶发生后的小莆上3寸盆,陆续翻到6寸盆。种子发芽较困难,可以催芽,先用温水浸种半天,然后用纱布包好,放在浅盆中,每天用清水冲一、二次,置于暖处,约二周出芽,再播于苗床。
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以粗放。 三、千日红的种植方法 千日红俗名火球花、杨梅花,一年生草木花卉。
品种多,红、白、粉、紫各色,家庭宜选矮生品种。菊花的种类千日红并非花开千日,这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千日红的花期确实很长。
下面,今日苗木网为您介绍千日红的养殖方法: 1、生长习性 喜温暖、阳光充足,耐干热、不耐寒,喜肥沃土壤。 2、栽培管理 播种繁殖,3~5月份播种,发芽适温20~25℃,6~10天发芽。
苗长到3~4片叶时可移栽上盆,并摘心1次,促使分枝。 从播种到开花约需4个月,花期应不断摘除残花,使开花不断。
花朵采下可做干花,色泽经久不褪。生长期不宜浇水过多,15一20天施一次液肥。
病虫害少,管理粗放。 最后,看完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千日红种植方法在千日红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所以学好千日种植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千日红种植技术。
9-10月采种,4-5月播种,6月定植。千日红幼苗生长缓慢,春季4-5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适温在20℃-25℃。因种子满布毛茸,因此出苗迟缓,为促使其快出苗,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
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一天或冷水浸种两天,然后挤出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用量为种子的2-3倍,使其松散便于播种。种子较大,约400粒/克。可采用普通播种地,选用阳光充足、地下水位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块作为苗床为好。播后略覆土,温度控制在20℃-25℃,约10-15天可以出苗。待幼苗出齐后间一次苗,让它有一定的生长空间不会互相遮盖,间苗后用1000倍的尿素液浇施,施完肥后要及时喷洒叶面,以防肥料灼伤幼苗。 施肥
除在定植时用腐熟鸡粪作为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富含磷、钾、的稀薄液体肥料。
浇水
千日红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较耐旱。因此当小苗重新长出新叶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当植株花芽分化后适当增加浇水量,以利花朵正常生长。
光照
千日红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过程中,应保证植株每天不少于4个小时的直射阳光。栽培地点不可过于隐蔽,否则植株生长缓慢、花色暗淡。
整形
当苗高15cm时摘心1次,以促发分枝。以后,可根据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2次摘心。整形修剪时应注意对植株找圆整形,以使千日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当植株成型后,对枝条摘心可有效地控制花期。
花期管理
花朵开放后,保持盆土微潮状态即可,注意不要往花朵上喷水,要停止追施肥料,保持正常光照即可。花后应及时修剪,以便重新抽枝开花。 千日红花期长,花色鲜艳,为优良的园林观赏花卉。是花坛、花境的常用材料,且花后不落,色泽不褪,仍保持鲜艳。
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头状花序经久不变,除用作花坛及盆景外,还可作花圈、花篮等装饰品。
性味:性平,味甘。
药理作用:其皂甙和黄铜部分能祛痰。
功能主治:花序入药,有止咳祛痰、定喘、平肝明目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
春播。
春3月至4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前要先进行浸种处理,方法是先把种子浸入冷水中1-2天,捞出将水挤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然后搓开种子再播种,在气温20℃至25℃条件下,播后约10-14天即可出苗。矮生品种发芽率低。
生长适温15-30℃,出苗后9-10周开花。 幼苗2片至3片真叶时移植一次,6月上中旬即可定植于花坛中,株距30厘米;若作盆栽,可在现蕾初期上盆。
千日红生长势强盛,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简便,一般苗期施1次至2次淡液肥,花期再追施富含磷、钾的液肥2次至3次,则花繁叶茂,灿烂多姿。在幼苗期间应行数次“摘顶”整枝,即每次保留新生叶片两对,将顶尖掐去,但掐顶时要照顾到株形的整齐美观。
残花谢后,不让它结籽,可进行整形修剪,仍能萌发新枝,于晚秋再次开花,但需多施薄肥。
千日红对环境要求不严,但性喜阳光、炎热干燥气候,适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盆栽千日红上盆后要保持湿润,并注意遮荫。生长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此花对肥水、土壤要求不严,管理可较粗放。残花谢后进行整枝修剪,仍能萌发新枝,于晚秋再次开花,但须多施薄肥。
用种子繁殖,9-10月采种,4-5月播种,6月定植。种子为带花被的脆果,外表被毛。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天,可提高出苗率。浸过的种子稍晾干,拌以草木灰后播种。种子发芽后,在幼苗期要进行几次打顶整枝,可促使植株多分枝多开花、植株低矮化。再选择节间短密的植株培植,以保持优良品种。生长期要适量施肥、浇水,注意中耕除草和雨季排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4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