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生活常识 » 存货计价方法计算公式(五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计算)

存货计价方法计算公式(五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计算)

分类:生活常识 日期:2022-08-19 11:53 浏览:30 次

1.五、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计算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1、先进先出法: 即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 比如:3月1日购买A产品3个,单价:8元/个;3月5日购买A产品9个,单价:7元/个;3月初A产品余2个,单价:10元/个。

3月发出A产品8个。这发出的8个A产品计价为:2*10+3*8+3*7=65元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为权数,计算出平均单价,从而计算出期末存货和已销存货成本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公式如下: 存货平均单价=(月初存货实际成本+本月全部收进存货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全部收进存货数量) 3、个别计价法:每次(批)发出存货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 * 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2.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结余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及进价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作为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价值的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或成本的1种方法。计算公式:库存原有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即: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除上述计价法外,还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但前五种方法属于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期末计价通常是以实际成本确定。但是.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一较为广泛的方法——成本(实际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3.五、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计算

现在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四种: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一次为基础计算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个别计价法:也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发,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活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4.存货核算计价方法有哪些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结余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及进价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作为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价值的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或成本的1种方法。

4、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假定后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后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5、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扩展资料:

在确定存贷计价的方法时,要坚持以下标准:

1、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存货,存货是以历史成本入账的。而事实上,存货极有可能以比该成本高许多的价格卖出去。

所以通过销售存货所获得的现金数额往往比计算流动比率时所使用的数额要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通货膨胀的持续,存货的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必然会产生偏差。

2、坚持客观性原则,如实反映销售成本与期末存货价值

由于存货的实物管理一般是“先进先出”的,如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其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期末存货均按后期进价计算,比较接近编表日重置成本。

使资产计价较为合理。当采用后进先出法时,期本存货按较早期的单价计量,与编表日的重置成本差距较大,物价变动幅度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

在通货膨胀时期,后进先出法所产生的期末存货数偏低,使资产计价失去意义。结果,财务分析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营运成本、流动比率、投资报酬率偏低。

3、坚持谨慎性原则,保证企业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使风险收益最大化。

后进先出法在传统理论中被认为是“合理地计量销货成本,减少存货利润,从而公允地表示企业财务状次和经营成果”的较为科学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

但是,严格地讲,后进先出法所体现的只是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制的谨慎原则,而不是纯粹意义下的谨慎原则。因此后进先出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谨慎做法。

而是体现了有条件、有步骤、有限制的谨慎原则的暂时做法。由于后进先出法日常核算工作量大,容易引发不经济的购货行为,而且外界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后进先出法核算的结果有失公允。

所以新准则取消了这一存货计价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还受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决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存货计价方法

5.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次或者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计算公式: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前提来假定成本的流转顺序,对发出及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入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先计算出本月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再计算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及月末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6.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

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次或者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计算公式: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各批(次)存货发出数量*该批次存货实际进货单价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前提来假定成本的流转顺序,对发出及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入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先计算出本月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然后再计算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及月末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或:本月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收入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

7.存货计价方法计算

1、先进先出法:

成本1=10*3+40*4+50*5=440

收入1=100*5.5=550

利润1=550-440=110

成本2=10*5+40*6=290

收入2=50*7=350

利润2=350-290=60

总利润110+60=170

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数为:(10*3+40*4+60*5+65*6)/(10+40+60+65)=5

利润=(100*5.5+50*7)-【(100+50)*5】=150

3、移动平均法

平均数1=(10*3+40*4+60*5)/(10+40+60)=4.5

利润1=100*(5.5-4.5)=100

剩余数量=10+40+60-100=10

平均数2=(10*4.5+65*6)/(65+10)=5.8

利润2=50*(7-5.8)=60

总利润=100+60=160

4后进先出法

成本1=60*5+40*4=460

收入1=100*5.5=550

利润1=550-460=90

成本2=50*6=300

收入2=50*7=350

利润2=350-300=50

总利润=90+50=140

8.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1、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2、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结余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及进价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作为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价值的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或成本的1种方法。计算公式:库存原有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4、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即: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除上述计价法外,还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但前五种方法属于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期末计价通常是以实际成本确定。

但是.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一较为广泛的方法——成本(实际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存货计价方法有哪些计算公式

相关推荐:
  • 蛋挞皮烤出来有点酸是怎么回事(蛋挞皮有酸味什么原因)
  • 鸡头米煮多久能熟?
  • 做雪媚娘可以只用糯米粉吗(不用糯米粉做雪媚娘)
  • 乒乓球比赛一共打几局赢几局是胜?(乒乓球比赛冠亚军是几局获胜)
  • 马齿苋的功效及作用与主治(马齿苋主治及功效)
上一篇:正能量晚上分享的简短句子 下一篇:入户花园装修(怎么装修入户花园好装修入户花园注意事项搜狗问问)

相关推荐

蛋挞皮烤出来有点酸是怎么回事(蛋挞皮有酸味什么原因)
鸡头米煮多久能熟?
做雪媚娘可以只用糯米粉吗(不用糯米粉做雪媚娘)
乒乓球比赛一共打几局赢几局是胜?(乒乓球比赛冠亚军是几局获胜)
马齿苋的功效及作用与主治(马齿苋主治及功效)
卡布达里的蛇(卡布达里的眼镜蛇)
中国第一颗氢弹叫什么名字(中国第一氢弹爆炸视频)
东京奥运会游泳馆的温度是多少?(标准游泳馆的水温)
塑料拖鞋臭味怎么快速去除?(为什么拖鞋有股屎臭味)
桃花满天下最初指的是谁?(桃花满天下)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995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