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体检和交谈 1。
观察 是护士运用感官或借助简单诊疗器械系统收集健康信息的方法。 (1)视觉观察:运用眼睛观察病人的体态、神志、精神状态、皮肤黏膜、营养发育状况、呼吸方式、呼吸节律及速率、四肢活动能力等。
(2)触觉观察:运用手的触摸感觉判断病人的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物理特征,如皮肤温度、脉搏的跳动、器官的形态和大小、肿块的位置与质地及表面性质等。 (3)听觉观察:运用耳朵辨别病人身体发出的各种声音,如病人的呼吸音、谈话时的语音、器官的叩诊音以及借助听诊器听到的心音、肠鸣音、血管杂音等。
(4)嗅觉观察:运用嗅觉辨别病人身体或排泄物、分泌物发出的异常气味。 2。
护理体检 3。交谈 护士与病人沟通思想和治疗信息的有效方法。
(1)安排合适的环境 有助于获得可靠、全面的病人健康资料;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说明交谈的目的和所需要的实践。及时向病人反馈有关病情、检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信息;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3)引导病人抓住交谈的主题: ①针对交谈主题有准备、有计划的进行,引导病人交谈。 ②病人叙述时注意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或提出新的问题,对病人的陈述及时给予解释和反应。
③交谈完毕,结束时进行小结。征求病人意见,致谢。
交谈要点:交谈环境舒适、安静,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抓住主题,引导交谈;注意倾听;语句表达清晰,语意明确,语速适当;谈毕小结。 (六)资料的组织及记录 1。
资料的整理 将收集的健康资料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并检查有无遗漏的过程。 2。
记录 (1)及时记录。客观记录病人的叙述和临床所见。
(2)主观资料记录病人原话,加引号。 (3)客观资料用可测量的词描述,记录使用医学术语。
次序大体上按照开展一项研究的时间顺序安排,并根据新手们在一个完整的质性研究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境一一讲授。
第一部分针对的是刚读研究生的学生。第二部分着力于做研究设计时会出现的基本问题:如何选择论题、如何运用理论和选择方法、如何选择案例、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等。
第三部分集中处理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如何进行初步分析、如何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分析,以及如何评估质性研究的优劣。第四部分讨论了做研究记录、处理田野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获得研究反馈等问题。
第五部分是关于质性写作的。
健康资料的类型 (一)主观资料 是通过与被评估者会谈获得的资料,包括被评估者的主诉、亲属的代诉及经提问而获得的有关被评估者健康状况的描述。
(二)客观资料 被评估者患病后机体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了可以观察到或感触到的改变,如黄疸、肝大、心脏杂音等,临床上称这些改变为体征(sign),评估者借助于感觉器官、实验室或器械检查观察或感触到这些改变,成为客观资料。 体征是形成护理诊断的重要依据。
案例: 三、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一)会 谈(interview) 而是发生在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的、复杂的,目标明确的、正式的和有序的交谈过程。成功的会谈是确保健康史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一)会谈的目的①其目的是在开始身体评估前获得完整的有关被评估者健康史的基本资料;②评估者可从会谈中获取许多有助于确立护理诊断的重要依据;③并可为进一步身体评估提供线索。 (二)影响会谈的主要因素与会谈注意事项 1.与被评估者的关系 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宽松和友好的合作关系。
2.会谈技巧 会谈开始前: 整个会谈中: 会谈过程中:会谈一般从主诉开始,有目的、有序地进行。提问应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交互使用。
为了证实或确认被评估者所述,可用直接提问。 为确保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在会谈中必须对含糊不清、存有疑问或矛盾的内容进行核实。
常用的核实方法有:①澄清:②复述;③反问;④质疑的方法。 3.环境 4.文化 5.年龄的差异 6.健康状况 通过会谈得到的健康史是关于被评估者健康状况的主观资料。
二、身体评估法(本书第四章 身体评估) 健康史采集后,检查者就要进行身体评估。身体评估是检查者运用自己的感官,借助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简单的辅助工具,对被评估者的身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检查,以了解其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通过身体评估得到的是关于被评估者健康状况的客观资料。 (一)身体评估注意: (1)检查者要仪表 (2)检查者操作时都要细致、轻柔、全面、系统、详细和正规。
(3)检查环境。 (4)检查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由头至脚、采取左右比较、(5)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 (6)做到手脑并用,边检查边思考其解剖位置关系和病理生理意义。
(二) 身体评估的方 [视诊]( Inspection) 视诊检查者用视觉来观察被检查者状态的检查法,方法简单,一直作为检查的第一步。视诊能观察到全身一船状况和许多全身和局部表现。
视诊时采用的光线应柔和、无色,观察浅表部位时,可直接利用天然光线或室内照明灯光,。
1. 建立质量管理的 质量管理和评价要有组织保证,落实到人。在我国一般是在护理部下设立质量督导科(组)或质量管理委员会。
2.加强信息管理 应注意获取和应用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集中、比较、筛选、分析,从中找出各种影响质量的不同因素,再从整体出发,结合客观条件做出指令,然后进行反馈管理。
3.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发现问题 建立反映护理工作数量、质量的统计指标体系,使质量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在运用统计方法时,应按照统计学的原则,正确对统计资料进行逻辑处理。
4.常用的评价方式 常用的评价方式有同级评价、上级评价、下级评价、服务对象评价(满意度)、随机抽样评价等。
5.评价的时间 评价的时间可以是定期,也可以是不定期,定期检查可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进行,由护理部统一组织全面检查评价;不定期检查评价主要是各级护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深入实际,随时按质量管理的标准进行检查评价。
收集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交谈,查阅。
1。观察:是护士运用感官或借助简单诊疗器械系统收集健康信息的方法。
包括视觉观察、触觉观察、听觉观察、嗅觉观察。2。
交谈:护士与病人沟通思想和治疗信息的有效方法。 (1)目的:有助于获得可靠、全面的病人健康资料;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向病人反馈有关病情、检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信息;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
(2)方式:①正式交谈:按护患双方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的交谈。常用于病史采集。
②非正式交谈: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进行的随机交谈。此方式可使人感到轻松、自然,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
(3)交谈要点:交谈环境舒适、安静,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向病人明示谈话的目的和所需的时间;抓住主题,引导交谈;注意倾听,及时反馈;语句表达清晰,语意明确,语速适当;谈毕小结。 3。
查阅:在评估前及护理活动中,护士需要随时查阅病人的医疗病历、护理病历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
急性黄疸乙肝根据临床表现,急性黄疸型肝炎似属中医黄疸中的“阳黄”范畴,认为系感受湿热之邪熏蒸肝胆,蕴郁脾胃,迫使胆汁疏泄失常,外溢肌肤所致。
且发病急、病程短,临床表现为胁痛、日苦、呕恶、厌油、纳差、痞满、尿黄、身目仅黄、色鲜明、全身乏力等湿热症状。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家庭成员应注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各种分泌物。但一般的生活接触如谈话、握手、共用家具、玩具、电器、书籍等、都不会导致传播。
乙肝病人急性期和病情活动期,以静养为主;若在黄疸加深阶段,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和病情静止期,可适当从事各类强度较轻的文体活动或劳动,以不累为度。
无症状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结婚生育。为保证配偶不会因共同生活而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健康的一方需注射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后再结婚,并选择适当时机生育。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子女,分娩后都立即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以阻止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可口,控制高脂肪和高糖饮食。
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肝炎饮食治疗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
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 (2)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占总热能的60~70%。
过去采用的高糖饮食也要纠正,因为高糖饮食,尤其是过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会影响病人食欲,加重胃肠胀气,使体内脂肪贮存增加,易致肥胖和脂肪肝。碳水化合物供给主要应通过主食。
(3)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 (4)脂肪摄入一般可不加限制,因肝炎病人多有厌油及食欲不振等症状,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脂肪摄入过多的问题。
(5)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
除了选择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种维生素制剂。 (6)供给充足的液体。
适当多饮果汁、米汤、蜂蜜水、西瓜汁等,可加速毒物排泄及保证肝脏正常代谢功能。 (7)注意烹调方法,增进食物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
忌油煎、炸等及强烈刺激性食品,限制肉汤、鸡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品,以减轻肝脏负担。 (8)采用少量多餐。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之一 ,具有流行广、发病率高之特点 ,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中医药在防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方面疗效卓著 ,现介绍中医药治疗八法如下。
1.清热解毒 ,利胆退黄法 :此方法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症见 :身、目、小便俱黄 ,发热 ,恶心欲呕 ,腹胀纳呆 ,身倦乏力 ,舌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
用龙虎汤 (龙胆草、茵陈蒿、虎杖、大青叶、连翘、栀子、茯苓、白茅根、大黄 )或用茵鸡黄草汤 (茵陈、鸡骨草、田基黄、败酱草、白花蛇舌草 )治疗 ,疗效甚佳。 2.活血化瘀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瘀阻型。
症见 :发热口渴 ,腹胀纳呆 ,恶心呕吐 ,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 ,有灼热感 ,身黄如橘子色 ,舌苔黄腻 ,舌质暗红 ,脉弦数。笔者用自拟方 (茵陈、赤芍、丹皮、丹参、栀子、桃仁、郁金 )治疗黄疸型肝炎 40例 ,总有效率为 9 8%。
3.温阳化湿 ,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寒湿困脾型。症见 :身目发黄。
色暗淡 ,尿黄 ,纳少 ,恶心 ,腹胀痛 ,大便稀溏 ,倦怠 ,舌淡 ,苔白腻 ,脉沉。方用茵陈术附汤 (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 )加茯苓、郁金、黄芪治疗 ,疗效颇佳。
4.通腑泻浊 ,利胆退黄法 :本法用于腑实壅滞型。症见 :巩膜皮肤黄染 ,小便短少 ,如浓茶色 ,大便燥结 ,腹满或胀 ,两胁下胀满拒按 ,口中热臭 ,舌红 ,苔黄厚腻或黄燥 ,脉弦滑数。
方用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栀子、金银花、连翘、黄柏、赤芍、枳实、郁金、金钱草、败酱草、炙甘草、大黄、红枣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效果满意。 5.清热蠲湿 ,利尿退黄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并重型。
症见 :目黄、身黄 ,小便黄 ,口苦咽干 ,不思饮食 ,倦怠乏力 ,脘腹胀满 ,舌苔白厚腻 ,脉滑。方用茵陈四苓汤 (茵陈、茯苓、猪苓、泽泻、白术 )加薏苡仁、车前草、杏仁等治疗 ,效果满意。
6.和解少阳法 :本法适用于少阳邪热 ,枢机不利型。症见 :身黄、目黄、小便黄、口干口苦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不思饮食 ,脘腹胀满 ,舌红 ,苔薄黄 ,脉弦。
方用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法半夏、黄芩、大枣、炙甘草、人参、生姜、木香、砂仁、茵陈 )。 7.芳香化湿法 :本法适用于湿热阻滞中焦型。
症见 :身、目、小便俱黄 ,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口干口苦 ,舌红苔白腻 ,脉濡或濡数。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白蔻、木通、苍术、连翘、茯苓、泽泻、茵陈、薄荷 )治之 ,疗效卓著。
8.健脾化湿法 :本法用于脾虚失运型。症见 :身目萎黄晦暗 ,不思饮食 ,腹脘胀满 ,恶食 ,小便短黄 ,大便溏薄 ,舌苔白腻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