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 :
(1)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及时、连续系统的进行反映,核算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是完成会计任务的重要手段。
(2)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凭证,银行会计账簿和账务组织、财务报告等内容。
2. 记账方法 :
(1)分为复式记账法和单式记账法两种。
(2)表外科目所涉及的会计事项主要采用单式记账法进行登记。对表内科目采用复式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3. 银行会计特点:
(1)商业银行是货币资金的商业性买卖,该行业的业务特点、职能和作用与其他行业有明显区别
(2),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特点和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会计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行业会计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
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它们的关系: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系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有7种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帐;3、填制与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联系:会计核算的7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作用的,这些方法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当企业发生经济业务时,先从填制与审核凭证入手,然后再规定的账单,运用复式记帐法,在有关账户里进行登记,月终根据账户里记录、记载的资料,计算成本,清查财产,,在账证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
——徐州上元张老师。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是根据会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适应经营管理的要求而制定的一套科学的会计方法体系。
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两大部分。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具体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使用;记账方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编制;帐务组织结构与账务处理程序等。 2。
1。1 银行会计科目 与其他企业的会计科目相比较,银行会计科目增加了资产负债表共同类科目和表外科目。
共同类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等;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表内科目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化情况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科目,表外科目是用以记载不涉及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化的主要会计事项的科目。
例如“抵债资产”“重要空白凭证”、“代保管抵押品”、“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均为表外科目。 2。
1。2 银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的分类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便于熟悉并掌握每个会计科目的性质,了解每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和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排列。 (一)按科目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类,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两类。
表内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表外科目:是不反映商业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用于反映各项登记备查事项的会计科目。
(二)表内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 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科目。 ①资产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各项资产要素项目的会计科目。
②负债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各项负债要素项目的会计科目。 ③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各项资产和负债,具有双重性的科目。
这类科目的特点是在日常核算中资产负债性质不确定,其性质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定。如:“联行往帐”,“联行来帐”等 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会计科目。
⑤损益类科目反映商业银行各项收入和费用成本的科目。 2。
1。3 账户的结构 3 为了在账户中记录有关经济业务,不仅要明确帐户的核算内容,而且要求帐户具有一定的结构。
由于会计对经济所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在数量上的一切变动,不外乎增加和减少这两种情况,因此作为反映会计对象增减变化的帐户,就应相应地划分为两部分,即左方和右方,以便反映数额的增加或减少,这就是帐户的基本结构。 帐户左右两方的具体名称,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及帐户余额的方向,取决于其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该帐户记录的经济内容。
2。1。
4 记账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的记账方法包括复式记账法和单式记账法。 经济业务发生后,涉及表内科目增减变化的,采用复式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涉及表外科目增减变化的,用单式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要点。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 “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用以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要点有四个方面: ① 以“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 平衡公式为依据②以“借”,“贷”作记账符号,表示记账方向。 ③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作为理论基础来设计的复式记账法,它要求按每项经济业务涉及的资金增减变化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应记的科目和记账方向,即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必须以相等的金额记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或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记入一个帐户的贷方和另一个帐户(或几个帐户)的借方。 须注意:不可以多借多贷④根据复式记账原理,进行试算平衡。
a。 发生额平衡公式 各科目借方 各科目贷方 发生额合计 = 发生额合计 b。
余额平衡公式 各科目借方 各科目贷方 余额合计 = 余额合计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在记载经济业务时,只有正确确定帐 户的对应关系,才能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 内容。
因此,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 确性,应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明确两个问题: 其一,分析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的科目,帐户及其性质;其二,分析确定记账方向和 应计金额。 (二)单式记帐法。
单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 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使用单式记账法。
使用“收入”和“付出”作为记账符号。 表外业务发生时,记在表外科目的收入方;表外业务完成时,记在表外科目的付出方。
2。1。
5 会计凭证 银行会计凭证:是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原始记录,是办理业务,记载帐务 的依据,也是明确经济责任和事后查考的重要凭据。 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正确地填制和严格地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环节。
会计凭证的种类①按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分类 按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分为原。
会计核算的方法有7个: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4、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
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
7、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
扩展资料
上财务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财务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
一般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并应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一定期末还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符合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力求会计资料真实、正确、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会计核算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是根据会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适应经营管理的要求而制定的一套科学的会计方法体系。
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两大部分。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定。
具体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使用;记账方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编制;帐务组织结构与账务处理程序等。 2.1.1 银行会计科目 与其他企业的会计科目相比较,银行会计科目增加了资产负债表共同类科目和表外科目。
共同类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等;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表内科目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化情况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科目,表外科目是用以记载不涉及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化的主要会计事项的科目。
例如“抵债资产”“重要空白凭证”、“代保管抵押品”、“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均为表外科目。 2.1.2 银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的分类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是一个有机的。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是根据会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适应经营管理的要求而制定的一套科学的会计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的处理方法两大部分。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具体包括: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使用;记账方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编制;帐务组织结构与账务处理程序等。
2.1.1 银行会计科目 与其他企业的会计科目相比较,银行会计科目增加了资产负债表共同类科目和表外科目。共同类科目主要有“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等;商业银行会计科目按其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表内科目是用来核算和监督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化情况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科目,表外科目是用以记载不涉及金融企业资金实际增减变化的主要会计事项的科目。例如“抵债资产”“重要空白凭证”、“代保管抵押品”、“银行承兑汇票”等科目均为表外科目。
2.1.2 银行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的分类商业银行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便于熟悉并掌握每个会计科目的性质,了解每个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使用范围,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志和要求,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排列。
(一)按科目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分类,可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两类。 表内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的会计科目。
表外科目:是不反映商业银行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用于反映各项登记备查事项的会计科目。 (二)表内科目按资金性质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 资产负债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科目。
①资产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各项资产要素项目的会计科目。 ②负债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各项负债要素项目的会计科目。
③资产负债共同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各项资产和负债,具有双重性的科目。这类科目的特点是在日常核算中资产负债性质不确定,其性质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定。
如:“联行往帐”,“联行来帐”等 ④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反映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会计科目。 ⑤损益类科目反映商业银行各项收入和费用成本的科目。
2.1.3 账户的结构 3 为了在账户中记录有关经济业务,不仅要明确帐户的核算内容,而且要求帐户具有一定的结构。 由于会计对经济所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在数量上的一切变动,不外乎增加和减少这两种情况,因此作为反映会计对象增减变化的帐户,就应相应地划分为两部分,即左方和右方,以便反映数额的增加或减少,这就是帐户的基本结构。
帐户左右两方的具体名称,哪一方记增加数,哪一方记减少数,及帐户余额的方向,取决于其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该帐户记录的经济内容。 2.1.4 记账方法 商业银行会计的记账方法包括复式记账法和单式记账法。
经济业务发生后,涉及表内科目增减变化的,采用复式记账法;未引起表内科目变化,涉及表外科目增减变化的,用单式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要点。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 “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用以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要点有四个方面: ① 以“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 平衡公式为依据②以“借”,“贷”作记账符号,表示记账方向。
③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作为理论基础来设计的复式记账法,它要求按每项经济业务涉及的资金增减变化的内在联系,确定其应记的科目和记账方向,即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必须以相等的金额记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或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记入一个帐户的贷方和另一个帐户(或几个帐户)的借方。
须注意:不可以多。
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
一、设置账户;
二、复式记账 ;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
四、登记会计账簿 ;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
七、编制会计报表 ;
八、会计资料分析利用。
上述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拓展资料
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本,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障,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既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的财产和债务。
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企业集团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
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
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有:
1、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
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3、复式记账;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务清查;
7、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这七项内容构成了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或审核会计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登记账簿,按一定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按照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1、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2、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3、复式记账;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务清查;7、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帐3.填制及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报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工作程序: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或审核会计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设置账户,运用复式记账的方法登记账簿,按一定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按照账簿资料编制财务报告。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4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