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尿酸偏高、拇指麻痛、脚趾剧痛、关节红肿、痛苦难言……不用说,痛风病已经悄袭上身了。作为一种男性患者“专利病”,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将相帝王都患有痛风,故痛风又称为“帝王病”,也因此一直被视为和“酒肉”有密切关系的富贵病。 那么,如何治疗痛风呢? 治疗痛风的药物 由于是代谢障碍毛病,如果控制饮食也未见成效,必须要试试用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分两类: ——减少尿酸合成 ——增加排出尿酸 抑制尿酸合成的中药 很多人会想到秋水仙碱,但秋水仙碱为过时药物,对肝脏损伤比较大,肝功能有缺陷者慎重使用. 治疗痛风的中药: 1:处方: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2:处方: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 3:处方:威灵仙150克,干姜(炮制)60克,乌头(炮制,去皮、脐)6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 4:处方:黄芪12克,大枣12枚,附子、麻黄、生姜各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研碎,用水700毫升,煮至3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 5:处方:人参3克,黄芪(酒炒)、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防风、乌头(炮)、防己、桂心、甘草(炙)各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 用法:上药水煎,每日1剂,不拘时热服。 治疗痛风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能食用嘌呤含量过高的食物.另一方面,要降低尿酸浓度,而据相关专业杂志报道:近期出现一个降酸的产品,叫复贝兹降酸茶是比较成功的.痛风反复,主要是尿酸居高不下,但是大部分降尿酸药物都有明显损伤内脏的副作用,几乎所有的痛风病人都有“吃药怕伤身,不吃怕复发”的两难选择。安全无副作用是复贝兹降酸茶的最大特点之一.
告诉你痛风中医治疗方法出自《验方新编》,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如《本草备要》云“专主风湿内结为热。毒结血凝,服此毒气顿解,既清气分热邪,又能解血分热毒”,为方中君药。辅以当归活血怯瘀,通利血脉,为血中之气药,能行血气,散瘀滞,怯瘀生新,濡养四肢肌肉、筋骨。玄参清热滋阴,软坚散结。既助金银花清热解毒,又合当归养血和营,甘草具有泻火解毒之功为佐使,增强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之功,并能调和诸药。
蠲痹汤
出自《医学心语》,为治痹祖方。最早由宋代杨俄《杨氏家藏方》所载,用药为当归、黄芪、白芍、羌活、姜黄、防风、甘草,功能怯风利湿、补益气血,偏重于调和营卫止痹。方中黄芪实卫,防风怯风,当归和营,羌活散寒,白芍通脉络之痹,姜黄通经隧之痹,甘草和药性,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和营,怯风胜石,通络除痹之功。
身痛逐瘀汤
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组成。诸药配伍有活血行气、怯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清热利湿除痹方
刘伯龄教授经验方,由忍冬藤5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30克,败酱草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蚕沙15克,虎杖15克,延胡索15克,刘寄奴15克,苍术15克,赤芍15克,黄柏15克,玄参15克。方中以土茯苓、车前子利湿解毒消肿;忍冬藤、薏苡仁、败酱草清热解毒;黄柏清下焦湿热;苍术健脾除湿,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蚕沙怯风和中化湿;虎杖、刘寄奴、赤芍、玄参清热凉血化瘀;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使病瘀解除,关节滑利。
痛风食疗偏方-雌性红萝卜食疗法
1、食用量(1)急性发作期:一次带皮生食两个“雌性红萝卜”(每个50—240克),每隔30min一次,连食三次,可在60min左右快速缓解疼痛(2)发病期:一次带皮生食2个东北雌性红萝卜,日食2-3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临睡前一次,连食7-21d据调查显示,有85%以上的痛风患者的症状可完全消除。(3)恢复期:痛风症状消除后,每日临睡前食用1个“雌性红萝卜”,一个月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4)保健期:饮食恢复正常后,每日临睡前食用0.5-1个“雌性红萝卜”,即可在无需控制饮食的前提下,长期保持正常的身体状态,且身体健康水平会大幅度提高,故有专家称其为“痛风病的天敌”!
2、食用方法
(1)带皮生吃:将洗净的“东北雌性红萝卜”切条或切片带皮生吃即可,但要细细咀嚼,以免造成胃部不适。如果是在白天,那就再配上一壶清淡好茶,效果会出奇的好。(此方法尤其适宜办公室工作人员,可立竿见影地提神醒脑)。古代有句诙谐的谚语:“萝卜就热茶,气得医生满地爬”。
( 2)榨汁、渣混合汁:将“东北雌性红萝卜”带皮清洗干净后,切成一厘米见方的块,将榨汁机的过滤网摘除,然后放入200毫升45℃以下的温水,加适量的橄榄油、蜂蜜、生姜,榨成的“汁、渣混合汁”在10分钟内喝光,否则易被空气氧化,影响疗效。
注:①此方法不适宜在临睡前使用,临睡前宜生吃细嚼;②胃病患者不可榨汁,必须细细咀嚼,否则会造成胃部不适。
(3)糖醋萝卜丝:将“东北雌性红萝卜”洗净,带皮切成丝,放入适量白糖和醋拌匀即可;特点是酸甜适口,入口清爽,别有风味.注意:食用萝卜一小时内不能食用其他任何其他东西,以免影响疗效。
3作用分析
雌性红萝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又名莱菔,其种子、鲜根、叶均可入药。萝卜种类繁多,红萝卜味甘,性微温,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效。
雌性红萝卜属碱性食品,含有丰富的钾,具有调节痛风患者身体酸碱平衡的作用。含有多种促进代谢、帮助消化的甘酶、触酶、淀粉酶、糖化酶等多种酶类,同时含有葡萄糖、氧化酶腺素、失水戊糖、气化黏液素、组织氨基酸、胆碱等成分,具有超强促进肝肾代谢功能,对营养代谢平衡起到有益作用,有效纠正嘌呤代谢紊乱
1. 晚上临睡前用痛风手足泡浴剂泡泡脚,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并让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排出体外。这可作为痛风治疗方法中的一种。
2. 配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这也是痛风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治疗痛风的最好办法,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关节炎偏于风者,祛风为主。偏于寒者,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清热为主。
痛风病人应根据关节炎的症状特点与是否急性发作等决定痹症的性质,是属于风寒湿痹,还是风湿热痹,有无痰瘀痹阻证,然后再对症下药。
3. 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你的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等一系列痛风治疗方法,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
一,1,风寒湿痹型: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中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若风邪偏胜,以上肢游走痛为主者可重用羌活达30g,并加桑枝30g、片姜黄10~159祛风胜湿;寒邪偏胜,痛处不移,得温则减者可加细辛1.5~3g、草乌10g,温经散寒;湿邪偏胜,关节肿胀,重着不利,以下肢为主者酌加防己10~15g、土茯苓15~30g、木爪10~20g、萆薢15~30g,以利水胜湿。
2,风湿热痹型: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胜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化裁,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
若发热,口渴、苔黄、脉数者可加银花、连翘、黄柏各10~15g以清热解毒;关节肿大者可加桑枝30g,姜黄、威灵仙各10~15g活血通络,祛风除湿;关节周围出现红斑者,可加丹皮、生地、赤芍各10~15g,凉血解毒;邪热伤阴出现低热、口干、五心烦热者,酌加青蒿、秦艽、功劳叶各10~20g,以养阴清热,疏通经络。 3、痰瘀痹阻型: 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方药:桃红饮加味。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尾、川芎养血活血;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可导可宣,驱风化湿。
若有皮下结节者加白芥子10~20g、僵蚕5~10g,以祛痰散结;痰瘀久留者加用虫类药,如乌梢蛇5~10g、全蝎3~5g,以祛瘀搜风。 4、肝肾亏损型: 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芍药养血和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除湿蠲痹。
若腰膝酸软无力甚者,可加黄芪30g、川续断15g益气补肾;关节冷痛明显者可加附子5~10g、肉桂3~6g温阳散寒;肌肤不仁者加用鸡血藤30g、络石藤20g养血通络。 二、其他治疗: (1)雷公藤根去皮15g、生甘草5g,煎水服用,每日1剂, 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
(2)稀莶草、臭梧桐各15g,煎水服用,每日1剂, 14天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痹。 三、非药物治疗:气功对于本病的治疗可辅以气功调理,如练习放松功和内养功,以帮助疏通经络,活血通脉,平衡阴阳,以平为期。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中有关酶活性的缺陷,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对尿酸排出过少,从而使血浆尿酸盐浓度超过饱和限度析出尿酸盐晶体引起性炎症。
传统上对痛风的治疗有西医和中医两种,西医主要是用镇痛和消炎类药物暂时缓解疼痛.中医治疗痛风的原则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之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 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
治宜活血通络为主。目前治疗痛风的主要有复贝兹降酸茶,复贝兹降酸茶能迅速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
痛风偏方常用方
方1:鲜五色梅根10~20g,青壳鸭蛋1枚,和水酒(各半)适量,炖1小时服用,有活血止痛之效。
方2:虎刺鲜根或花30g(干根10~15g),煎汁用酒冲服,有清热通络之效。
方3:钩藤根250g,加烧酒适量,浸1天后分3天服完,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方4:牡丹藤1500g,牛膝30g,钻地风60g,五加皮250g,红糖250g,红枣250g,烧酒5000g ,密封1个月。每次30ml,日3次服,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以上说的这几点,你要是注意了的话,对你是有帮助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要喝芝.元.堂.复.被.兹,能够活 血化瘀,降低血脂,使血液粘稠度下降,消除血管壁脂肪沉积,使人气血畅通。提高人体代谢尿酸效率。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痛风,中医亦称痛风,又名历节、白虎历节风,属“痹病”范畴。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依据本病湿热痰瘀之病理,治以清热除湿,化瘀解毒为主,有以下痛风中药处方:
1、苍术、黄柏、薏苡仁、粉防己、羌活、姜黄、赤芍、川牛膝、甘草。
2、土茯苓、虎杖、粉萆、忍冬藤、薏苡仁、威灵仙、黄柏、川牛膝、木瓜络、泽泻、路路通、制乳香、没药。
3、生石膏、知母、黄柏、生地、牡丹皮、赤芍、白茅根、忍冬藤、全蝎、桑寄生、滑石、淡竹叶、车前草、灯心草、黄连、甘草。治疗痛风68例,治愈24例,显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2%。
4、由土茯苓、海桐皮、薏苡仁、炒白术、七星剑、水风藤组成,治疗痛风348例,结果治愈139例,显效157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7.13%。
5、调补脾肾,化痰散结,利湿祛毒,通络止痛之治疗大法,自拟痛风灵汤,药用大黄、车前子、穿心莲、山慈菇、百合、牡丹皮、防己、独活、茯苓、泽泻、白术。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饮用复贝兹降酸茶关于痛风的详细情况你可以看看:^^3w~fubeizi~com^^.这里面说得很详细的。,普通的药物只顾降尿酸,时间长了肾脏开始病变,但是复贝兹降酸茶是增加肾脏滤出尿酸的能力,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