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周广翠
高考中涉及物质检验的题目几乎每年都有,离子检验更是重中之重,关于高中化学常见的离子检验,你掌握了多少呢?
(1)Na+:
实验操作:首先将铂丝用盐酸(不能用硫酸,原因:硫酸是高沸点难挥发性酸.加热后不似盐酸易挥发且硫酸盐大多不易挥发,不能很好的达到完全清洗铂丝的目的,影响焰色反应现象)洗净后在火焰上灼烧至原火焰色相同,然后蘸取待测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
实验现象:火焰呈黄色
检验原理:焰色反应(物理变化)
扩展:K+的检验方法与Na+类似,不同点是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以排除Na+的干扰,可观察到淡紫色火焰。
(2)NH4+:
实验操作: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浓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实验现象: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实验的原理:强碱制备弱碱
扩展:也可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观察到有白烟生成,则含有NH4+,反应原理:HC l+ NH3=NH4Cl。
(3)Fe3+:
方法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注意:不是红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Fe3+。
实验原理:Fe3++3SCN-=Fe(SCN)3
方法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苯酚,若溶液变为紫色,则说明溶液中有方法三:加入铁氰化钾溶液(QQ:2119106253
H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有气体,同时说明碳酸根和H离子不能共存)
氢氧根和氢离子不能共存所以用无色酚酞试液
碳酸根,硫酸根检验比较麻烦
因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和氢氧化钙生成难溶的白色沉淀而碳酸钡和硫酸钡也都不溶,但是碳酸钡溶于酸可以此为突破口.先加带钡离子的溶液,再加酸如果沉淀不溶解那就是硫酸根,如果溶解那就是碳酸根.
而检验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时候不能加氯化钡因为氯化银同硫酸钡一样是白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所以检验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时候加硝酸钡
那么检验氯离子就是加银离子,可是碳酸银是微溶的,所以先加硝酸酸化
另外亚硫酸盐溶解性与碳酸盐一模一样,唯一区别办法是闻。(真的),另外二氧化硫可通入品红溶液检验
另外加硝酸时绝不能加浓的,强氧化性和反应后挥发的气体都会使问题变得更加麻烦
沉淀有:钡离子(钡离子遇硫酸根、碳酸根、亚硫酸根都会产生沉淀,硫酸钡不溶于任何酸碱,碳酸钡和强酸反应会有二氧化碳放出,亚硫酸钡和硝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钡,和其他非氧化性强酸反应有二氧化硫放出)
亚铁离子 遇 氢氧根先是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变灰绿色,接着变红褐色
铁离子 遇 氢氧根变红褐色 银离子遇氯离子白色沉淀 硫酸铅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氯化亚汞不溶于水
检验气体主要是看颜色、闻气味,以及某些特殊气体反应时的现象
氯气 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易与水反应,与水反应后,水的颜色变成黄绿色(原因是某些氯气分子溶在水中),和氢气见光会爆炸
氟气 淡黄色,在暗处遇氢气会发生爆炸
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 可使品红试剂褪色
常见的离子的颜色:亚铁离子浅黄色,铁离子黄色,铜离子绿色,
CO3(2-)离子:加入稀盐酸,产生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成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4(2-)离子:加入氯化钡,产生一种白色的、不溶于稀硝酸和稀盐酸的沉淀
Cl-/Br-/I-离子:加入硝酸银,产生一种白/浅黄/黄色的、不溶于稀硝酸和稀盐酸的沉淀
Na+离子:焰色反应:焰色呈黄色
K+离子: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呈紫色
NH4+离子:加入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Fe(3+)离子:加入硫氰酸钾溶液,生成血红色物质
Cu(2+)离子:加入过量浓氨水,生成深蓝色溶液
Al(3+)离子: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F-离子: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一种白色沉淀,沉淀可溶于热的浓硫酸,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MnO4-离子: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通入乙炔,紫色褪去;加入草酸和硫酸:紫色褪去。
NO2-离子:与氯化铵混合加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镁条在其中燃烧可产生黄绿色固体的气体。
严禁抄袭!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