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流动相脱气使用较多的方法大概有四种:氦气脱气、真空脱气、超声波脱气、加热脱气。
1.氦气脱气:氦气脱气是很有效的脱气方法。氦气缓缓的通过流动相赶去溶入的空气,如果使用得当,在10min内可除去80%~90%的溶入气体。由于氦气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极低,所以用氦气脱气保护的流动相可以认为是一个无气体溶解体系。
2.真空脱气:也是比较常用的脱气方法。贮液器被抽成部分真空,溶入的气体蒸发形成气泡溢出,其效果仅次于氦气脱气。
3.超声波脱气: 将配制好的流动相连容器放入超声水槽中脱气10-20min。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又基本上能满足日常分析操作的要求,所以,目前仍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只能除去30%的溶解气体,有时还会引起气体溶解度的增加。对氧敏感的检测器不宜用此法。
4.加热回流脱气:该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是适用范围较窄。对于有机溶剂或混合流动相不适合用此法,因为挥发性组分会损失掉,改变流动相的组成。
现在液相色谱大多都是多元系统,可以同时输送几种不同的流动相。但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流动相不同组分混合时会有气体产生,对于这种流动相应改系统内混合为系统外预混合。
HPLC所用流动相必须预先脱气,否则容易在系统内逸出气泡,影响泵的工作。气泡还会影响柱的分离效率,影响检测器的灵敏度、基线稳定性,甚至使无法检测。
噪声增大,基线不稳,突然跳动。此外,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氧还可能与样品、流动相甚至固定相(如烷基胺)反应。溶解气体还会引起溶剂pH的变化,对分离或分析结果带来误差。
常用的脱气方法有:加热煮沸、抽真空、超声、吹氦等。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扩展资料:
液相色谱和质谱连接,可以增加额外的分析能力,能够准确鉴定和定量像细胞和组织裂解液,血液,血浆,尿液和口腔液等复杂样品基质中的微量化合物
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应互不相溶(极性不同,避免固定液流失),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当试样进入色谱柱,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达到平衡时,服从于高效液相色谱计算公式。
式中,cs—溶质在固定相中浓度;cm—溶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Vs—固定相的体积;Vm—流动相的体积。LLPC与GPC有相似之处,即分离的顺序取决于K,K大的组分保留值大;但也有不同之处,GPC中,流动相对K影响不大,LLPC流动相对K影响较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效液相色谱
脱气的方法①真空脱气:原理是气体在液体内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液面上的分压成正比,果蔬汁进行真空脱气时,液面上的压力逐渐降 低,溶解在果蔬汁中的气体不断逸出,直至总压降到果蔬汁的蒸 汽压时,已达平衡状态,此时几乎所有气体已被排出。
真空脱气 设备由真空泵、脱气罐和螺杆泵组成。真空脱气机的喷头有喷雾 式、离心式和薄膜式3种。
②置换法:吸附的气体通过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置换被 排除。③化学脱气法:利用一些抗氧化剂或需氧的酶类作为脱气 剂,效果甚好。
如对果蔬汁加入抗坏血酸即可起脱气作用,但应 注意此药品不适合含花色苷丰富的果蔬汁中应用。在果蔬汁中加 人葡萄糖氧化酶也可起良好的脱气作用。
流动相使用前为什么要脱气
流动相使用前必须进行脱气处理 ,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气体(如O2),以防止在洗脱过程中当流动相由色谱柱流至检测器时,因压力降低而产生气泡。气泡会增加基线的噪音,造成灵敏度下降,甚至无法分析。溶解的氧气还会导致样品中某些组份被氧化,柱中固定相发生降解而改变柱的分离性能。若用FLD,可能会造成荧光猝灭。
常用的脱气方法比较:
氦气脱气法:利用液体中氦气的溶解度比空气低,连续吹氦脱气,效果较好,但成本高。
加热回流法:效果较好,但操作复杂,且有毒性挥发污染。
抽真空脱气法:易抽走有机相。
超声脱气法:流动相放在超声波容器中,用超声波振荡10-15min,此法效果最差。
在线真空脱气法:Agilent1100LC真空脱机利用膜渗透技术, 在线脱气,智能控制,无需额外操作,成本低,脱气效果明显优于以上几种方法,并适用于多元溶剂体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