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旅游形象定位的三要素
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考特勒认为形象定位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决定:第一,主体个性.是指旅游企业组织或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内涵的独特风格.第二,传达方式.是指把主体个性有效准确的传递到目标大众的渠道和措施.第三,大众认知.在完成主体个性和传达方式两步以后,真正达到形象定位完成的衡量标志是大众感知,认知,它是指地区形象被目标受众(旅游者)所认识知晓和感受的程度.
⒉旅游形象定位的主要方法
旅游形象具有一个形象阶梯,据此可采取不同的定位方法确定其旅游形象:
⑴领先定位.领先定位适用于独一无二或无法替代的旅游资源,如天下第一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上归来不看岳.
⑵比附定位.比附定位并不去占据原有形象阶梯的最高阶.实践证明,与原有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品牌进行正面竞争往往非常困难,而且失败为多,因此,比附定位避开第一位,但抢占第二位.例如,牙买加的定位形象表述为加勒比海中的夏威夷,从而使牙买加从加勒比海区众多海滨旅游地中脱颖而出.
⑶逆向定位.逆向定位强调并宣传定位对象是消费者心中第一位形象的对立面和相反面,同时开避了一个新的易于接受的心理形象阶梯.
⑷空隙定位.比附定位和逆向定位都要与游客心中原有的旅游形象阶梯相关联,而空隙定位全然开辟一个新的形象阶梯.与有形商品定位比较,旅游点的形象定位更适于采用空隙定位.空隙定位的核心是树立一个与众不同,从未有过的主题形象
⑸重新定位.也叫再定位,它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定位方法,仅是对原有旅游区域的形象重新塑造,使新形象替换旧形象,从而占取一个有利的心灵位置.
形象定位方法,就是寻找人们的心智阶梯,类似球场上运动员的卡位,即发现旅游市场的间隔、空隙,凭借自己“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掌握主动,占据先机,使竞争对手无法与自己抗衡。
(一)领先优势定位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旅游资源独特、知名度高和游客流量大的旅游景区。 它在游客的形象阶梯中占有最高位置。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长城、敦煌,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类奇迹旅游地,因而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在国内旅游景区,也可以根据自己景观独特的条件,在形象阶梯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从而处于领先优势地位。
比如泰山号称“五岳之尊”,东北的亚布力被称为“滑雪胜地”,桂林号称“山水甲天下”等。 在某一区域内,也可以创造本地区的第一。
比如北京就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从而使潭柘寺得以高据“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古刹”之地位。同样,西藏拉萨,可以称为“国内海拔最高的旅游城市”,黑龙江的漠河,可以称为“中国最北部的边陲城市”,等等。
(二) 比附定位(跟随势位)使用比附定位方法的景区,通常是有很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环境,但与处于领先优势地位的第一品牌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可以采取比附定位方法(也可称跟随势位方式),提高自身形象。
我国水乡周庄形象定位表述为“中国的威尼斯”,目的无非是利用威尼斯绝对稳固的水城形象使自身形象比较容易给国内外游客认知。 此外,海南的三亚定位于“东方夏威夷”,后又推出“椰风海韵醉游人”的形象口号,从而使三亚在众多海滨旅游地中突显出来。
这种定位比较容易造势,能有效地提高知名度。又如,北京郊区的旅游风景地龙庆峡,对外宣传口号为“小三峡”,道理也是如此。
(三) 名人(名事>效应定位这种方法类似于广告中的名人效应方法,但是也有不同之处。 旅游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文化性和历史性,很多历史古迹本身就构成了旅游景点。
因此,一些旅游地区、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名人名事使人产生联想,提高旅游地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地位。比如,登岳阳楼望洞庭湖之与范仲淹、梁山泊故地之与《水浒传》、韶山之与毛泽东、绍兴之与鲁迅、微山湖之与铁道游击队等。
名人、名事都能引发人们想去游览一番的愿望。(四) 空隙定位(补缺势位)利用补缺势位开辟一个新的形象阶梯。
实际上,旅游点形象定位用得最多的方法是补缺势位,即选择旅游市场的空缺,树立自己的特色优势,做到人无我有。实施补缺定位的核心是根据旅游市场的竞争状态和自然条件,分析旅游者心中已有的形象阶梯的类别,树立一个与众不同、从未有过的主体形象。
比如,乌鲁木齐利用新疆冬季多雪的特点,在其南山开辟了滑雪场,设置了滑雪车、马拉雪橇和滑雪游玩等娱乐项目。滑雪场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一个滑雪娱乐天地,而且还增加了一个旅游景点。
Q:如何进行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定位的方法是什么?A:旅游形象定位在教科书里有具体的解释。
但是运用到实战中尤其来是做市场的话,选好定位对吸引客源很重要。比如旅游产品定位是休闲,目标市场是休闲度假的游客,那就为旅游产品量身定做一整套休闲度假的方案,各项基础设施都要跟进,像交通自、住宿,周边环境,景区内部的休闲设施等。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餐饮,也与休闲度假相适应。如果定位为会展,就应该有会展方面的知基础设施建设,会展的展馆,物流以及交通等方面的设计。
招展的方案和招展的产品来源,吸引参展商的措施等。总而言之。
定位与目标市场要契合,相辅相成。应该遵循这么几个方面1. 代表旅游地的特征,如你是给旅游景区做设计,就得考虑景区特色2. 形象阳光,旅游行业是道服务行业的一方面,但是旅游人门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所以形象要阳光3.具有亲和力,旅游行业于人打交道,当然要亲和,而且吸引人。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高速度提升以及全球化趋势的逐步蔓延使旅游者有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人们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众多的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变得空前的激烈;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急剧高涨,社会学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虚拟的世界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都不同程度的带上了情感消费或者形象消费的特点。众多的研究证明,旅游形象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后续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讲,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旅游形象的竞争。大至一个国家、地区和城镇,小至一个企业、景点和线路,铸就自己的旅游形象和品牌就成为了竞争的必由之路。如何构建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一直是旅游研究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在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关于旅游形象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旅游形象的本质和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复杂性、多元性、动态性和相对性是对旅游形象本质的深刻理解。旅游形象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和结构性为定位和塑造旅游形象提供了方向性指导。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解构与重构的两个过程。解构过程包含资源评价与市场感应分析两个方面。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供给市场分类细化,旅游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随着城市急剧抄发展,中国城市旅游流日益壮大。中国众多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袭游客,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纷纷开始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塑造。形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概念之一,人们对于形象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状态。现代人类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就是形象消费方式与形象导向思维,消费者zhidao越来越依靠主观感觉认知来购买产品。形象对于旅游城市来说,更加不可忽视。
image/resize,m_lfit,w_600,h_800,limit_1" max-height="200">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