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自我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紧张,消除颈肌疲劳。防止颈部僵硬。常用的颈部自我按摩手法如下:
1.用双手拇指腹部在风池穴(头颈交界,后正中线旁一指凹陷处)点按l~2 min。
2.用左手或右手拇、食指自颈后拿捏颈椎两旁肌肉,或用双手拇指腹部揉按颈椎两旁肌肉2~3 min。应重点拿捏或揉按酸痛点,即阿是穴。
3.将一侧手经前方放至肩上部,用手指腹部揉按或拿捏冈上部肌肉2~3 min.再用掌侧叩击冈上部肌肉10次。
自我按摩保健方法简单易行,可每日早晚各按摩1次。颈部疲劳不适时,可随时按.
颈椎疼痛进行全方位的按摩:1)后颈牵拉以双手用力将头向前下拉,尽量使下巴贴胸口,至后颈部或肩胛部位有拉扯感为止。
停留15秒再放松,重复5次。 2)肩胛牵拉将左手掌置于右肩,右手置于头顶,右手用力将头向右前下方拉,至有拉扯感为止。
停留15秒,再放松,重复5次。 3)摩面两手中指贴近鼻梁旁并轻按迎香穴,向上做擦脸动作,至额前,沿耳旁按摩至颌下,并轻轻按压耳垂周围,还原至鼻旁面颊。
重复上述动作,共12次。 4)梳头双手自前额发际开始,至项后发际止,分三路,相当于按经络中阳明、太阳、少阳经的循行路线梳头。
重复4次。 5)提耳双手拇、食二指指腹挤按耳轮中下1/3交界处及耳屏,各挤按3分钟。
6)搓颈以手掌沿颈后发际至第七颈椎棘突(大椎穴),自上而下揉搓颈后部肌肉,反复12次,两手交错各搓揉一遍。 7)旋颈即“米”字功。
两手叉腰,令头颈项循低头、仰头、左旋、右旋、左下视、右上视、右下视、左上视等8个方向,呈“米”字形状旋转。 8)甩手即放松整理动作。
双足分开,与肩等宽,两目平视,双肩及手臂自然下垂12次。 9)前俯后仰双手叉腰,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
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 10)举臂转身先举右臂,手掌向下,抬头目视手心,身体慢慢转向左侧,停留片刻。
在转身时,要注意脚跟转动45度,重心前倾,然后身体再转向右后侧,旋转时要慢慢吸气,回转时慢慢呼气。 11)左右旋转双手叉腰,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吸气,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
12)提肩缩颈注意缩伸颈时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反复做4次。
13)左右摆动头部摆动时需吸气,回到中位时慢慢呼气,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 14)波浪屈伸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耸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
请患者注意,整个动作要缓慢、协调、循序渐进,不可冒进,以免对脊椎造成更大伤害。初期以上十四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颈椎疾患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另外还可以试试一下颈椎操:一、“米字形”弯曲。脖子绕环法不可取,脖子向四周做环绕动作,容易造成颈椎扭伤,因为这个动作对脖子来说,属于非常规动作。
他建议做“米字形”颈部弯曲动作,顺序如下:先做“十字形”弯曲,即头部依次向前弯―复位―向左弯―复位―向后弯―复位―向右弯―复位;然后依次做“左前弯―复位―左后弯―复位―右后弯―复位―右前弯―复位”。二、低头抻拉颈部肌肉,持续30秒。
如果已经有颈椎病了,往后仰头会不舒服,不要做令脖子不舒服的动作。
1. 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
2. 旋转复位手法:应用于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半脱位等疾患,临床上发现有棘突偏歪,X线片上见有双凸,双凹,双边等脊柱旋转表现的病例。
医生立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握住装有橡皮头之"T"形叩诊锤的交接部,锤柄向左后方,锤之一端斜置于患颈棘突之右侧,尖端指向右前方。医生拇指把住锤之另一端,令病人屈颈并向后靠于医生的胸腹部,放松颈部肌肉,医生右手掌置于患者左侧下颌角部用力将其头部向左侧旋转,同时利用左拇指及身体的力量推动叩诊锤将患颈棘突推向左侧。在旋转过程中,一般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此时再查看棘突偏歪现象已消失,表明棘突偏歪已得矫正,而患者即感症状已好转。旋转完毕后,按揉两侧颈项肌,并点揉双侧风池穴。若偏歪棘突已被矫正,病人仍有部分症状,可加用左右被动旋转头颈部及作左右两侧屈颈手法,往往可获症状的进一步改善。
1、活动脖颈:坐或站,闭上眼睛,身躯正直,两手叉腰,左右转动颈部40次,前俯后仰40次。动作要依疼痛轻重而缓慢施行。
2、捏拿颈椎:可以自我按摩。先是右手拇食指岔开,用力从枕骨往下捏拿(天柱、风府等穴)至大椎,从上到下来回一捏一松1分钟,再换左手拇指、食指岔开,同法捏拿1分钟。如此两手轮换捏拿8分钟。
3、揉摩后脑: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按压在枕骨下发际陷中风池穴上,余四指并拢抱头两侧,两拇指同时用力先向外揉摩旋转50次,再向内揉摩旋转50次。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揉摩脑户、脑空、风府、天柱等穴。
4、十指梳头,掌心顺摩颈:十指环屈成耙形,从发际往后梳(通天、后顶、强间等)至枕骨向下,十指并拢横抹擦(天柱、风池等)到颈椎,分手顺摩颈两侧(天容、天窗)直达下颌收,为1次。共30次。
5、拍打颈部:坐或站,脱去外衣留内衣,用手掌从颈肩尽量往后甩拍打(大抒、风门、肺俞等)。两手交替拍打各50次。
6、捏拿肩井:先用右手拇指、食指岔开捏拿左肩井(在肩部高处陷中)5次,再用左手捏拿右肩井5次。如此两手轮换捏拿左、右肩井各50次。
7、拍打肩背:坐或站,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肩背,再换左手掌拍打右肩背。两手交替拍打(肩井、肩外俞、肩中俞)各50次。
8、摩擦颈项:解开衣袖,两手掌分按脖子两侧,一手在枕骨下,一手在颈椎。两手同时用力向对侧按摩2分钟,可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促进颈项血液循环。
9、捻揉合谷、后溪:先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合谷穴,中指、食指并拢,中指按压后溪穴(在手小指外侧掌指关节后方骨边陷中),食指按压腕骨穴(在后溪向上二骨间),三指同时用力捻揉旋转1分钟。再换左手捻揉右手合谷、后溪、腕骨1分钟。
10、按摩足底:脚底集中了身体的全部器官的反射区,因此可以通过按摩足底反射区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颈椎反 射区在双足内侧拇指指腹根部横纹处,双足外侧第五趾骨中部(足外侧最突出点中部),颈部肌肉反射区是双足底跖趾关节后方的2厘米宽区域。足底按摩治疗颈椎 病方法是用拇指指尖或指腹,也可用第二指或第三指的关节,以数毫米幅度移动。力度最初较轻,渐渐增强,以稍有痛感为宜。最好是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 10~30分钟,两周以后对一般颈椎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