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的测量方式有:
一、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二、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三、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扩展资料:
全站仪的使用维护:
1、开工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2、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请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
3、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仪器,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在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或细铅丝)将三脚架三个脚联起来,以防滑倒。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全站仪
全站仪的测量方式有:
一、2113水平角测量5261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4102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1653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二、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三、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望采纳
★全站仪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种集测距装置、测角装置和微处理器为一体的新型测量仪器应运而生。
这种能自动测量和计算,并通过电子手簿或直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和输出的测量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数字测图中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
全站仪分为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类。分体式全站仪的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不是一个整体,进行作业时将照准头安装在电子经纬仪上,作业结束后卸下来分开装箱;整体式全站仪是分体式全站仪的进一步发展,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的望远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对于基本性能相同的各种类型的全站仪,其外部可视部件基本相同。全站仪主要由五个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记录系统和通讯系统。
全站仪组成及各系统间关系见图8.5。 专业的3S站 3s8.cn 图全站仪组成及各系统间关系示意图 控制系统是全站仪的核心,主要由微处理机、键盘、显示器、存储卡、制动和微动旋钮、控制模块和通讯接口等软硬件组成。
根据要求,通过键盘(面板)可以进行各种控制操作。如:参数预置,选择显示和记录模式,进行存贮卡格式化,建立或选择工作文件,数据输入输出,确定测量模式等。
全站仪的测角系统与传统光学经纬仪测角系统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1)传统的光学度盘被绝对编码度盘或光电增量编码器所代替,用电子细分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光学测微器; (2)由传统的观测者判读观测值及手工记录变为观测者直接读数并自动记录。 全站仪的测距系统与一般测距仪基本一致,只是体积更小,通常采用半导体砷化镓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及系列的全站仪,其最大测程和距离测量误差均有较大变化。 全站仪的记录系统又称为电子数据记录器,它是一种存储测量资料的具有特定软件的硬件设备。
数据记录器也有许多类型,但基本功能都一样,起着全站仪与电子计算机之间的桥梁作用,它使野外记录工作实现了自动化,减少了记录计算的差错,大大提高了野外作业的效率。目前,全站仪记录系统主要有三种形式:接口式、磁卡式和内存式。
全站仪的通信系统是野外数据采集到计算机和绘图仪自动成图的桥梁。所涉及的仪器设备有:全站仪、计算机、存储卡和读卡器、电子手薄、接口电缆等。
根据全站仪记录系统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的的通讯方案: (1)全站仪 电子手簿 计算机(接口式全站仪); (2)全站仪 存贮卡 读卡器 计算机(磁卡式全站仪); (3)全站仪 计算机(内存式全站仪)。 全站仪以控制系统为核心,由控制系统进行测前准备,选择测量模式,控制数据记录,保证数据通讯。
控制系统是中枢系统,其他系统均需与其进行信息互访而完成自身使命。 在数字测图系统中,全站仪主要用于外业数据的采集,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点测量。
用于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全站仪的测距精度一般根据情况而定,测角精度一般为2 〃~5 〃。在规划数字测图系统时,应该将仪器的技术指标综合考虑,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全站仪。
全站仪通过自身微处理器的控制可以自动完成距离、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坐标的观测和显示、存贮,是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中最常用的一种设备。 ★全站仪的技术指标 全站仪的技术指标主要用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和测角精度来表示。
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表达式为: 式中:mD——测距中误差(mm);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长度(km)。 工程中常用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一般为2〃~5〃。
★全站仪的主要特点及各部件的名称 1.全站仪的主要特点 目前工程中所使用的全站仪基本都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l)采用同轴双速制、微动机构,使照准更加快捷、准确。 (2)控制面板具有人机对话功能。
控制面板由键盘和显示屏组成。除照准以外的各种测量功能和参数均可通过键盘来实现。
仪器的两侧均有控制面板,操作十分方便。 (3)设有双向倾斜补偿器,可以自动对水平和竖直方向进行修正,以消除竖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4)机内设有测量应用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对边测量、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后方交会、放样测量等工作。 (5)具有双路通讯功能,可将测量数据传输给电子手簿或外部计算机,也可接受电子手簿和外部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这种传输系统有助于开发专用程序系统,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与存储安全性。 2.全站仪各部件名称 由于全站仪生产厂家不同,全站仪的外形、结构、性能和各部件名称略有区别,但总的来讲是大同小异,为了说明问题,这里以拓普康GTS-211D电子全站仪为例。
拓普康GTS-211D电子全站仪有两面操作按键及显示窗,操作很方便。借助于其内部液体双轴补偿器能自动进行水平和垂直倾斜改正,补偿范围为±3′。
GTS-21lD全站仪的测角最小读数为l 〃,测角精度为5 〃,采用增量法读数;测距的最小读数为1mm,测距精度为(3mm+2ppm),单棱镜测距为l.1~1.2km,三棱镜测距为1.6~1.8km;内有自动记录装置,可存储2 。
1、测角,开机整平对中后,可以看到屏幕上的方向值(用度分秒表示的,HA)。
如果想要知道两个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只需要分别照准两个方向,读取正倒镜的方向值,用右侧点的方向值减去左侧点的方向值,就可以求出角度值。 2、测距,只需要对着棱镜,按下测距按钮,就可以测出距离,分别有平距HD、斜距SD、高差VD等三种结果。
3、测坐标。如果要独立坐标系的坐标,拓普康全站仪的测坐标键可以直接获得测量结果。
4、设站。设站是很多测量方法的基础。
设站的过程有:输入测站点坐标、高程和点名;输入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或者方位角;照准后视点并测量;测量后视点或者其他已知点检查设站情况。 5、点位放样。
设站后,输入设计点的坐标,然后调用该点坐标,仪器会自动计算距离、角度偏差等,转动仪器至角度偏差为0,测量距离,让立镜员前后移动,直到距离偏差为0。 6、线放样。
通过输入线两个端点或者一个端点及方向的方法定义线,然后给出线上点距离起始端的里程,仪器自动算出线上点放样参数,按照上述5的方法放样。 。
1.野外作业前准备工作:
(1)检查全站仪是否在鉴定证书合格期内,确定是否为可用正常设备;
(2)检视全站仪脚螺旋和微调等螺旋是否在初始零位置;仪器箱内量高钢尺,海拔仪和温度计等工具是否齐全;
(3)在全站仪中新建项目,将已知控制点坐标和放样点设计坐标上传到全站仪的新建项目中。
2.到达作业现场后,打开仪器箱,在已知控制点处架设全站仪,并开机预热2-3分钟,查看海拔仪和温度计,读取气压和温度,并输入全站仪的指定项目中。
3.对中整平全站仪,进行测站定向工作。
(1)输入测站点点号A,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确认后量取和输入仪器高;
(2)询问和输入后视点点号B,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询问和输入后视点棱镜高,最后回报确认后视点点号及棱镜高。
(3)望远镜瞄准后视点棱镜,然后按测量键并确认,完成测站后视定向工作。
(4)定向起算边长的检核:使用全战仪内的放样功能,放样后视点B,检查起算边长误差是否符合精度,通常实测边长与坐标反算边长的相对误差应小于1/4000。否则,测站点或后视点就有问题。
4.开始放样工作。
(1)输入放样点点号,全站仪自动提取对应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并显示放样点与测站点的方向和距离。
(2)将水平度盘旋转到放样点方向,并锁定水平度盘,使用望远镜粗瞄,指导司尺员到达预定放样点方向上,通知司尺员面对仪器方向向左/向右移动棱镜杆。
(3)指导司尺员调整棱镜,使棱镜在望远镜视线以内,最终到达全战仪望远镜十字丝附近,然后测量距离,全战仪显示当前棱镜位置的前后偏距,并通知司尺员相对仪器延长/缩短的距离。
(4)接近放样点设计坐标位置处时,望远镜瞄准棱镜杆根部,指导司尺员调整方向,使得棱镜杆根部位于望远镜竖丝方向上,然后搏动竖直方向瞄准棱镜,再次测量距离,再次通知司尺员相对仪器延长/缩短的距离,直至最终放样点的方向和距离的偏距都满足放样精度要求。
(在以上放样过程中,水平度盘始终锁定在放样点的方向上,测量员须指导司尺员来调整棱镜位置到达指定的方向)
(5)确认并通知司尺员钉桩,在桩位处再次立好棱镜后,询问棱镜高,测站修改棱镜高后,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际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
5.向甲方现场人员指认放样点桩位,并在放样交验单上签字确认。
6.放样完成后,回到室内从全战仪导出放样点桩位的实测坐标和高程,并编写放样报告书,如放样交验单,放样点坐标表等。
测回法 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两点竖立测杆或测钎等,作为目标标志。 (2)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先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L,设读数为0?01′30″,记入水平角观测手簿表3-1相应栏内。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L,设读数为98?20′48″,记入表3-1相应栏内。以上称为上半测回,盘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上半测回角值)βL为:βL=bL-aL=98?20′48″-0?01′30″=98?19′18″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R,设读数为278?21′12″,记入表3-1相应栏内。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R,设读数为180?01′42″,记入表3-1相应栏内。以上称为下半测回,盘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下半测回角值)βR为:βR=bR-aR=278?21′12″-180?01′42″=98?19′30″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4)对于DJ6型光学经纬仪,如果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40″,认为观测合格。此时,可取上、下两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值β。
在本例中,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为:△β=βL-βR=98?19′18″-98?19′30″=-12″一测回角值为:98?19′18″+98?19′30″ 98?19′24″ 方向观测法 方向观测法简称方向法,适用于在一个测站上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设O为测站点,A、B、C、D为观测目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各方向间的水平角,具体施测步骤如下:(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C、D观测目标处竖立观测标志。
(2)盘左位置 选择一个明显目标A作为起始方向,瞄准零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安置在稍大于0?处,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3-2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第4栏。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目标,分别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3-2第4栏,为了校核,再次瞄准零方向A,称为上半测回归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3-2第4栏。
零方向A的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称为半测回归零差,归零差不应超过表3-3中的规定,如果归零差超限,应重新观测。以上称为上半测回。
(3)盘右位置 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目标A、D、C、B、A,并将水平度盘读数由下向上记入表3-2第5栏,此为下半测回。上、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一测回。
为了提高精度,有时需要观测n个测回,则各测回起始方向仍按180?/n的差值,安置水平度盘读数。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3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