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送人游吴】唐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 一作:水巷)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4、【龙门镇】唐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5、【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唐 高适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
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登顿驱征骑,栖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请楼主注意,一楼的很多词句,并不是江南的风景。
如天街小雨,那首是说长安的。
好雨知时节,那首是说成都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那首是说塞风的……
关于江南的:
苏轼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的:
忆江南①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②谙(音安):熟悉。 ③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关于古镇的:
杜荀鹤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
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荀鹤描写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
你喜欢诗词,喜欢江南吗?
有空发消息联系吧!
或者我的 QQ:书剑怀茗:450842297
其实我个人也写过一些江南诗词的。
1.凉州词三首
唐代:张籍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2.《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唐代: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3.《龙门镇(龙门镇在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唐代: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4.《有所思》
唐代:孟郊
桔槔烽火昼不灭,客路迢迢信难越。古镇刀攒万片霜,
寒江浪起千堆雪。此时西去定如何,空使南心远凄切。
5.《边游》
唐代:项斯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扩展资料:
古镇,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的较大规模古代居住性建筑的商业集镇。其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大多由商业发展而来。
古代曾经著名、但如今大规模古代居住建筑群已经消失的集镇不称之为古镇,如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汉口镇等,这一类集镇称作“名镇”。古代曾为一地的县治,但随着县治迁移或县份撤销,已衰落成为乡镇的地方有时也被成为古镇,如安居古镇(安居古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镇
《龙门镇》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富池镇上感怀》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荒村风物几嗟吁,鬼笑陈人旅更孤。
鸦黠待船抛食饱,骨灵撑岸蚀泥枯。
酸肠百结攒年里,古镇三叉截路隅。
平漠展残斜日赤,有书无雁过西湖。
唐张祜《枫桥》----枫桥古镇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忆重游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明 史鉴 :《夜宿乌镇有怀同游诸君子(二首)》 ----乌镇 两两归舟晚渡关,孤云倦鸟各飞还。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 风荡彩舟明月中,鸳鸯湖上水如空。
城中年少能歌舞,也学蛾眉故恼公。 宋 作者: 陈宓 :《约杨至之潘谦之登清水岩不果和潘韵》----西塘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
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宋 戴表元 :《东离湖州泊南浔》----南浔 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
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 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
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话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白居易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白居易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八九年间”。
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忆江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