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瓷器的古诗词:
一、陶者
宋代: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释义: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二、悲陈陶
唐代: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释义: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三、宴陶家亭子
唐代:李白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
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释义:曲巷深处有隐士深宅,高门广庭就是高人家。院里池塘如明亮的铜镜,树林怒放各色花卉,使人心颜顿开。绿水荡漾留下春日倒影,青色轩窗秘密珍藏妩媚的晚霞。若就宅中乐队而言,石崇的金谷也不值得夸耀。
四、秋日
宋代: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释义: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没有风,小院里也没有落叶,几只虫子相对,正在吐丝。
五、天香·咏龙涎香
宋代:王沂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释义:孤独耸立的海中礁石上缭绕着浓烟,层层云涛蜕尽二淡月出现,鲛人趁着夜晚,到骊宫去采集清泪般的龙涎。
风送竹筏随着海潮去远,夜深时龙涎和着蔷薇花的清露进行研炼,化作心字形篆香而令人凄然魂断。龙涎装入红瓷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经营的指环。点燃时一缕翠烟萦绕在幕帘,仿佛是海气云天。
暗想从前,她不知道有多少次撒娇耍蛮,故意喝的半醉不醉,轻轻的把灯火往碎剪。更兼故乡的溪山,飘扬着轻雪漫漫,我们把小窗一关,那情味真是令人感到陶醉香甜。
而今,我如同荀令老去,早已忘却昔年酒宴间那温馨与缠绵。徒然爱惜当年留下的余香,已然把素被放在空空的熏笼上,以此来熨贴一下伤透的心田。
1、《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译文:大邑县烧成的陶瓷碗又轻巧又坚实,扣打它如同敲击磬玉,哀婉的声音传遍了全城。
2、《秘色越器》——唐代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译文: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陶瓷器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口朝上堆放的那些瓷器,到夜半时会盛载一些露水,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时还残存浊酒的杯子。
3、《民窑行》——清代沈嘉征
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
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
译文:景德镇能产出上等的陶瓷,但是本地的能手很少。景德镇瓷业工匠手来自四面八方,瓷器做好了后就流传到了世界各地。
4、《赠昊十九》——明代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译文:不管是宣窑还是永窑出产的瓷器,只要是昊十九做的那一定是精品。他做的瓷器好,而且小诗写的也很有文采,令人佩服。
5、《咏白玉金边素瓷胎》——清代弘历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译文:素色的瓷坯,白玉一样的颜色镶着金色的边,雕镂龙纹画凤凰都设计的很巧妙。结构新奇,精巧美观,各种样式都很好,画工的工整和栩栩如生的画技高超,静中能看见动态的青山迎面而来。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细纹如拟冰之裂, 在玉壶中可并肩。
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
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鲜明艳似美人霁,热烈真如火焰红。
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
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何年碧像灵岩栖,踏碎琼瑶尽作泥。烨烨宝光开佛土,晶晶白气压丹梯--明.陈凤鸣
你自己找找吧
赠昊十九
明·樊玉衡
宣窑簿甚永窑厚, 天下知名昊十九;
更有小诗清动人, 匡庐山下重回首。
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清·弘历(乾隆皇帝)
雨过脚云婪屋垂, 夕阳孤婺照飞时;泥澄铁镞丹砂染, 此碗陶成色肖之。
咏宣窑霁红瓶
清·弘历(乾隆皇帝)
晕如雨后霁霞红, 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 西方宝石致难同。
插花应使花羞色, 比画翻嗤更是空。
年窑墨注歌 清·查俭堂
国朝陶瓷美无匹, 尔来年窑称第一。
不让汝定官歌均, 何况永乐之坯宣德质?戏紫蘅中丞 清·许谨斋
宣成陶器夸前朝,收藏价比璆琳高。元精融冶三百载,迩来杰出推郎窑。
郎窑本以中丞名,中丞嗜古衡览精。网罗法物供品藻,三千年内纷纵横。
范金合土陶最古,虞夏商周谁复数。约略官均定汝柴,零落人间搜出土。
中丞嗜古得遗意,政治余闲呈艺可。雨过天青红琢玉,贡之廊庙光鸿钧。
景德镇神游 美·郎菲罗
偶作飞鸟来此地,景德镇上望无余。俯看全境如焚火,三千炉灶一齐熏。
充满天际如浓雾,喷烟不断转如轮。苍黄光彩凝画笔,朵朵化去作红云。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重来古镇匪夷想,粤海浑如觉梦乡。山面水心无改换,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仍见陶烟五色长。童叟道旁争识认, 须眉虽老未颓唐。
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 清·唐英
廿载须眉江上翁,渔滨栖息故乡同。马鞍山碧里村雨,鸭尾船轻昌水风。鬼儡丰神箫鼓外,报酬事业榷陶中。霜清使节洵阳道,枫意如春万树红。
1、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清代龚轼《陶歌》。
译文:带有白釉的青花瓷是用火烤制而成,青花从釉质里透出分外明晰,这可真是天地造化的美妙啊,这种美是天地所生。
2、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进艇》唐代:杜甫
译文: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青花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3、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秋日三首》 宋代 秦观
译文:碾好的月团用青花瓷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4、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 皎然
译文:素雅的青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5、特与此花添色相,千山秋翠越窑瓷。——《以乾隆青花瓷盆种牡丹》 清代 曾习经
译文:为了特意和芍药花来相配颜色,所以用着好像有千座山上的森林翠绿的青花瓷来栽种。
1.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2. 盛得朱樱千万颗,满盘琥珀为生辉。
3. 细纹如拟冰之裂, 在玉壶中可并肩。
4. 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珠
5. 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6.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7. 鲜明艳似美人霁,热烈真如火焰红。
8. 何止珠山留劲腕,早传春色满人间
9. 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10.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11.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12.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瓷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烧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晚登留槎阁
百尺留槎溪上楼,山光水色共悠悠。
龙腾宝剑无踪迹,闲倚栏杆数钓舟。
龙泉瓯江中央坐落着一座小岛,而且这小岛有一个神奇的名字留槎阁,而且这也是本城市中心的所在。宋代名人苏东坡会把这个“泥石淤”命名为“留槎州”,而且还亲笔题书“留槎阁”自宋代苏轼提字后,留槎州就名扬了江浙。渐渐地,赞赏留槎州的文章也多了。如南宋进士季南寿写的《留槎阁记》;明朝叶子奇留的《晚登留槎阁》和《留槎阁秋日怀古》及清朝季公著的《灵溪风月》……。
谢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