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释文: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2、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张九龄
释文: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3、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伤仲永》宋代:王安石
释文: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
4、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洛神赋》魏晋:曹植
释文: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魏晋:王羲之
释文: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
6、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释文:未遇凰鸟时啊,不知所往,怎能悟解今日登门后心中所感?
7、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并序》魏晋:陶渊明
释文: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8、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三则》清代:蒲松龄
释文:屠夫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9、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过秦论》两汉:贾谊
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
10、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山市》清代:蒲松龄
释文:又出现了几十座高大的宫殿,碧绿色的琉璃瓦,飞翘的殿檐,(人们)这才明白是(出现)山市。
11、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七哀诗三首·其一》魏晋:王粲
释文:领悟了《下泉》诗作者思念贤明国君的心情,不由得伤心、叹息起来。
12、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传》两汉:司马迁
释文: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
13、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屈原传》两汉:司马迁
释文: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
14、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墨子怒耕柱子》先秦:墨子及弟子 撰
释文: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1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画地学书》宋代:欧阳修
释文: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1、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2、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3、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译文: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桃花仙人种了桃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了也只是坐在桃花前,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睡觉。日复一日的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酒醉又酒醒。
不愿意在华贵的车马前弯腰屈从,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度日死去。车马奔波是富贵人的乐趣所在,而无财的人追寻的是酒盏和花枝。如果将富贵和贫贱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如果将清贫的生活与车马劳顿的生活相比,他们得到的是奔波之苦,我得到的是闲适之乐。世间的人笑我太疯癫了,我笑他们都太肤浅。还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4、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5、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1.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留别妻》
【释义】:如果我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我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2.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释义】:但愿心上人的情感像我一样专一,要是这样的话,我定不会辜负你的情意,我也希望你也不要辜负我的一网情深。
3.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释义】: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4.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释义】:飞书奏章向明主皇上推荐你,天子还下诏天书降下恩荣。
5.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
【释义】:曾经遭逢圣明主唐玄宗,敢为天下进谏兴亡之言。
追随[ zhuīsuí]:【释义】:跟随、跟从、仿效前人
表示追随的成语有:
1. 【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2. 【马首是瞻】:瞻:往前或向上看。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3.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4. 【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
表达“追随内心”的诗句有以下: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5.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6.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7.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11.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3. 一片寒叶,伴着秋风落入水池,泛起点点涟漪,归于平静。 14.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 散发乘夏凉,荫下卧闲敞。
1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1、勿忘在莒
【拼音】:wù wàng zài jǔ
【解释】:比喻不忘本。
【出处】:《吕氏春秋·直谏》:“使公毋忘出奔于莒也。”
【用法】:作谓语;比喻不忘本
2、勿怠勿忘
【拼音】:wù dài wù wàng
【解释】: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3、修身养性
【拼音】:xiū shēn yǎng xìng
【解释】: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4、严于律己
【拼音】:yán yú lǜ jǐ
【解释】: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自】: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5、兢兢业业
【拼音】:jīng jīng yè yè
【解释】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指人处世认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