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
【出处】《鸟》——唐代: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扩展资料
1、《鸟》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劝诫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创作此诗,深情地呼喊与号召人们爱惜小鸟,与它们和谐共处,同时以鸟喻人,劝诫权贵尊重平民。
2、《鸟》鉴赏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诫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诗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
鸟
白居易 〔唐代〕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译文
谁说这群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它们和人类一样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盼望着母亲的归来。
注释
道:说。
群生:这里指小鸟。
微:微不足道。
一般骨肉一般皮:一样的骨肉一样的皮,即鸟和人类一样有血有肉。
莫:不要。
子:幼鸟。
望:盼望。
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此诗先以一个反问句提出诗人自己的看法,反问的语气使感情抒发更加强烈,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接着点出鸟和人一样有着皮肉和骨骼。诚然,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世间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它们,绝不能伤害它们。之后的“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两句顺势提出人类应善待动物的劝诫,并以幼鸟盼望母鸟的动人情景来感动人们,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劝说效果十分显著。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蕴含真情的“子望母归”的自然现象劝诫读者善待动物,表达了对鸟类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这不仅是一种生态意识,同时还有着深刻的寓意:诗人意在以鸟喻人,劝诫当时的权贵要学会尊重平民百姓,因为平民百姓与权贵们一样,都有着同样的生命和尊严。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标 题: 鸟窠与白居易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1年11月24日23:25:40 星期六), 站内信件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
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
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
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这首七佛通偈看起来虽然稀松平常,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如果人人能够消极的
不为恶,并且积极地行善,人间那里还有邪恶?社会那里不充满爱心和乐呢?也因此白
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
《鸟》唐代: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译文: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
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
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一、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诗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
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二、如果说自然界的定义是生灵皆平等,那么人类社会的规则强化万物为三六九等。
白诗人听高僧说,恶虽小不可为,善虽小必为。他曾经以为生命的不平等,终于转化为自然界的万物平等。
三、说的是鸟,其实喻义着现实社会,皇家贵族性命高吗?贫穷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样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诗人希望社会充满爱和欢乐,那是乌托邦还是桃花源?朱门桃李双争艳,贫家薄衫难遮寒。劝君莫有穷富论,一般骨肉一般情。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诗文解释】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诗文赏析】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标 题: 鸟窠与白居易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1年11月24日23:25:40 星期六), 站内信件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这首七佛通偈看起来虽然稀松平常,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如果人人能够消极的不为恶,并且积极地行善,人间那里还有邪恶?社会那里不充满爱心和乐呢?也因此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8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