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每首句数、字数不限,不讲究平仄对仗。
包括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风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定字、讲究平仄对仗。
分为律诗和绝句。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所以你说的咏、歌类可以是古体诗、或近体诗,也可以是咏物、怀古、甚至抒情诗。要看从哪个角度。我不知道你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能给出具体诗句会更好分析些。
1.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唐)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 歌 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释义:动人的歌声,由青楼传出,辐散到遥远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几处响起清脆的歌声。歌声飘入云霄,妙音缭绕,似乎要缠住行云不让飞去。
2.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唐)刘禹锡《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
释义:唱完新曲,欢乐的女郎们跑远了,只有绿树亭亭玉立在红霞之中,间或传来鹧鸪的鸣叫。
3.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北宋)周彦邦《片玉词》
释义:高雅动人的歌声巧似泉水自流,轻柔婉转,浏亮圆润。其间偶尔可以听到如鸣玉器的水石相击之声,清脆悦耳,悠扬远韵。
4.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唐)杜牧《张好好诗》
释义: 张好好转目顾盼四周静坐的宾客们,然后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雏凤一般的清脆的歌声。
5.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唐)杜牧《张好好诗》
释义: 张好好的歌声清越、高亢,尽管琴弦的关纽也为之迸断,芦管也为之裂开,但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都无法与轻柔而上、绵延不绝的张好好的歌声相比,它响遏行云,震惊四方。
6.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唐)李白《赠汪伦》
释义: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7.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唐)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今晚听到她的琵琶声,好像听到了仙乐,耳朵里只有这个声音,别的都听不到 。
8. 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宋代)史达祖《湘江静》
释义:“碧袖”二句,笔锋陡转,深入写愁。诗句没有写成,哀怨的歌声又突然传来,声声哀怨,融入秋风,把愁境的描写推进了一层。
9. 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唐)权德舆《杂兴五首》
释义:悠扬的乐曲嘎然而止,娇美的女子缓缓起座,掩面低眉欲要离去,周围的听众欢声叫喊,请她再奏一曲《刮骨盐》。句中将女子的沉静与周围观众的欢闹相比,更显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谦逊的态度。
10.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宋代)晏几道《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
释义: 句中“红梅”指《梅花落》曲调。“柳枝”、“桃叶”,一语双关,它们既是曲调名称,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艺术上的通感,用嗅觉感受出的“香味”来形容音乐的悦耳动听。后句进而衬托,强调别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为逊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每首句数、字数不限,不讲究平仄对仗。包括汉魏乐府、南北朝民歌、六朝文人诗、杂体诗、古风等。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
格律严格,篇有定句、定字、讲究平仄对仗。分为律诗和绝句。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所以你说的咏、歌类可以是古体诗、或近体诗,也可以是咏物、怀古、甚至抒情诗。
要看从哪个角度。我不知道你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能给出具体诗句会更好分析些。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听弹琴》刘长卿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武昌老人说笛歌》刘禹锡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江上琴兴》常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听颖师弹琴》韩愈
郑女出参丈人时,落花惹断游空丝。高楼不掩许声出,羞杀百舌黄莺儿。《郑女弹筝歌》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马上一声堪白首。《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
湘水凌波惭鼓瑟,秦楼明月罢吹箫。《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首》王仁裕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闻琴》孙氏
画眉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 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 戏鸥 年代:【唐】 作者:【钱起】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 【江鸥】崔道融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 祝鹊 年代:【唐】 作者:【王建】 体裁:【七古】 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 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 唐 - 李义府 - 咏鸟 【年代】:唐 【作者】:李义府 【题目】:咏鸟 【内容】: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 唐 - 李义府 - 咏鹦鹉 【年代】:唐 【作者】:李义府 【题目】:咏鹦鹉 【内容】: 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
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 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
能言殊可贵,相助忆长安。 黄鸟 诗经 黄鸟黄鸟,无集于□,无啄我粟。
此邦之人,不我肯毂。 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此邦之人,莫可与明。
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
此邦之人,不可于处。 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啼鸟 北宋 欧阳修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言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登白楼见白鸟席上命鹧鸪辞 唐 李益 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问君何以至,天子太平年。
浴浪鸟 唐 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咏鸟 唐 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听百舌鸟 唐 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 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唐 祖咏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小鸟篇 唐 刘长卿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只缘六翮不自致, 长似孤云无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 独立虽轻燕雀群,孤飞还惧鹰鹯搏。
自怜天上青云路, 吊影徘徊独愁暮。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憔悴何人问。绕树空随乌鹊惊, 巢林只有鹪鹩分。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回。
不辞奋翼向君去, 唯怕金丸随后来。 闻百舌鸟 唐 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
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
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 唐 钱起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唐 李岑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
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双鸟诗 唐 韩愈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輈。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五歌·水鸟 唐 陆龟蒙 水鸟山禽虽异名,天工各与双翅翎。
雏巢吞啄即一例, 游处高卑殊不停。则有觜铍爪戟劲立直视者, 击搏挽裂图膻腥。
如此等色恣豪横,耸身往往凌青冥。 为人罗绊取材力,韦鞲彩绶悬金铃。
三驱不以鸟捕鸟, 矢下先得闻诸经。超然可继义勇后,恰似有志行天刑。
鸥闲鹤散两自遂,意思不受人丁宁。今朝棹倚寒江汀, 舂鉏翡翠参。
孤翘侧睨瞥灭没,未是即肯驯檐楹。 妇女衣襟便佞舌,始得金笼日提挈。
精神卓荦背人飞, 冷抱蒹葭宿烟月。我与时情大乖剌,只是江禽有毛发。
殷勤谢汝莫相猜,归来长短同群活。 山鸟 唐 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越鸟 唐 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翠碧鸟(以上并在醴陵作) 唐 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水鸟 唐 吴融 。
钱起《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陈季、王邕、庄若讷、魏璀四人所作《湘灵鼓瑟》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空中几处闻清响,欲绕行云不遣飞。
——(唐)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 歌 一作王郎中席歌妓》释义:动人的歌声,由青楼传出,辐散到遥远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几处响起清脆的歌声。歌声飘入云霄,妙音缭绕,似乎要缠住行云不让飞去。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唐)刘禹锡《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释义:唱完新曲,欢乐的女郎们跑远了,只有绿树亭亭玉立在红霞之中,间或传来鹧鸪的鸣叫。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北宋)周彦邦《片玉词》释义:高雅动人的歌声巧似泉水自流,轻柔婉转,浏亮圆润。其间偶尔可以听到如鸣玉器的水石相击之声,清脆悦耳,悠扬远韵。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唐)杜牧《张好好诗》释义: 张好好转目顾盼四周静坐的宾客们,然后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雏凤一般的清脆的歌声。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唐)杜牧《张好好诗》释义: 张好好的歌声清越、高亢,尽管琴弦的关纽也为之迸断,芦管也为之裂开,但各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都无法与轻柔而上、绵延不绝的张好好的歌声相比,它响遏行云,震惊四方。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唐)李白《赠汪伦》释义: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唐)白居易《琵琶行》释义:今晚听到她的琵琶声,好像听到了仙乐,耳朵里只有这个声音,别的都听不到 。
碧袖一声歌,石城怨、西风随去。——(宋代)史达祖《湘江静》释义:“碧袖”二句,笔锋陡转,深入写愁。
诗句没有写成,哀怨的歌声又突然传来,声声哀怨,融入秋风,把愁境的描写推进了一层。含羞敛态劝君住,更奏新声刮骨盐——(唐)权德舆《杂兴五首》释义:悠扬的乐曲嘎然而止,娇美的女子缓缓起座,掩面低眉欲要离去,周围的听众欢声叫喊,请她再奏一曲《刮骨盐》。
句中将女子的沉静与周围观众的欢闹相比,更显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谦逊的态度。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宋代)晏几道《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释义: 句中“红梅”指《梅花落》曲调。
“柳枝”、“桃叶”,一语双关,它们既是曲调名称,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艺术上的通感,用嗅觉感受出的“香味”来形容音乐的悦耳动听。
后句进而衬托,强调别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为逊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武昌老人说笛歌」刘禹锡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 早事曹王曾赏激。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古苔苍苍封老节, 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 音韵高低耳不知。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船夜援琴》·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夜月照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声即淡,其间无古今。 《江上琴兴》·常建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牧《所见》。释义: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释义:汉军已经占领我楚军阵地,汉军军营传来的楚歌歌声四面缭绕。
3.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白居易《后宫词》。释义: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
4.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释义:西王母在瑶池上把绮窗打开;只听得黄竹歌声音动地悲哀。
5.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释义:此时,远处传来了隐隐的棹歌声,只听得那歌声愈去愈远,余音袅袅于江南岸边,似是洒下了一路离愁。
6.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蒋捷《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释义:只将我的平淡的一生,悠闲地吟咏,谱曲成为划船的歌声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