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字 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
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隐静分题得静字 朝代:宋 作者:章甫 平生苦爱闲,多病复便静。
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兹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 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
俗驾难久留,伫立但俄顷。 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
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 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
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 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
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山下宿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松”字 松柏之寿——比喻长寿。
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鹤发松姿——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
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贞松劲柏——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
松树窃自悲。斧锯截是松。
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
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
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
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
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
惆怅念所思。岂为今朝见。
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
万世未可期。高鸟摩天飞。
凌云共游嬉。岂有孤行士。
垂涕悲故时。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
望岳 杜甫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野望 王绩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滕王阁诗 王勃
画栋影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秋日
作者: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长安晚秋
朝代:唐代
作者:赵嘏
原文: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描写安静的诗句有: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译文: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参考资料:/question/?qid=1306071003877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