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2、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3、唐·吕岩《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4、唐·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5、宋·道潜《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禅诗 百度百科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 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 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 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 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 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吾心诗) 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 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王梵志我有诗) 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南台静坐诗) 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悟新诗) 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惠洪诗) 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王楚志他人诗) 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了元诗) 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五祖演云诗) 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 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俞紫芝诗) 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诗) 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诗) 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 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弘一咏菊) 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白云端禅师诗) 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朱放题竹林寺诗) 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众星诗) 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禅诗) 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 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 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 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
1.宋·晁说之《闲居》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2.宋·王义山《乐语》
移向慈元供寿佛。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风微处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龙涎,不用金炉爇。花露轻轻和玉屑。金仙付与长生诀。
3.宋·何耕《春日》
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
4.宋·苏轼《南歌子·卫霍元勋后》
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峦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5.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何者是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能无一个在.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非树,明镜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十大经典佛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经典二: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 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 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 痛苦.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赠琴僧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送僧之金陵
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 --雪窦重显
·送宝月禅者之天台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雪窦重显
忘惶
方春不觉来朱夏,秋色蝉鸣翠影斜。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投子义青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
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
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 --投子义青
白云与我最相知
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它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
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个蒲团一个僧,
盘膝坐来中夜后,飞蛾扑灭佛前灯。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须向外问穷通。
但能角处回光照,莫被尘劳困主公。
颂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
寒 山
自乐平生道,烟萝石洞间,野情多放旷,常伴白云闲。
有路不通世,无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圆月上寒山。
好鸟关关知我意
午窗定起书沉沉,触目虚拟一片心,
好鸟关关知我意,尽情啼破绿杨阴。 --大歇仲谦
行看流水坐看云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结茅屋,澹然称所居。松风惊破梦,涧水静涵虚。
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初生。 --丹霞子淳
统一
聂鲁达(智利)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谒
身是菩提树,身如明镜台
时时勤扫佛,何处惹尘埃
六祖的佛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过崆峒山
凿破云根一径通。禅栖远在碧霞中。岩穿雪窍千峰冷。月到禅心五蕴空。
顽石封烟还太古。斜阳入雨洒崆峒。山僧不记人间事。闻说广成有道风。
五台山
名山胜概自天开。一万菩萨住五台。积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凉界。乐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师行脚不徒来。
夜泊洱海
数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风一泛舟。似箭灵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钟鸣断续隋唐寺。渔唱沧浪芦荻洲。欲问前朝争战事。恐惊波底老龙愁。
寄妙岩同参
岁使人归说大名。始知驻锡在杭城。廿年契阔音书杳。两地想思感概增。
禅友同参皆老大。离群索处费经营。何时再集东林寺。重把诗文仔细评。
梅开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环岂数哉。一阳初复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间信。葭管时飞琴上灰。
按候应知阴已往。占云可决泰将来。这般默露天心处。独有禅翁预解怀
厦门虎溪与会泉上人夜话
溪连海气逼虚空。一道悬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图画里。人家隐隐雾烟中。
鹭江水静月铺白。雪岭枫高霜染红。更感会公多雅意。烹茶相对话无穷。
题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禅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摘自《心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 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摘自《金刚经》嗓子落满了红尘,江河在琴弦上走调。《仓央嘉措诗传》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佛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佛学的精髓在于至死不渝的善,高处的空灵和重生的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