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
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
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
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宋李泳《贺新郎》:门掩长安道。
卷重帘、垂杨散暑,嫩凉生早。午梦惊回庭阴翠,蝶舞莺吟未了。
政露冷、芙蓉池沼。金雁尘昏么弦断,理馀音、尚想腰支袅。
欢渐远,思还绕。临皋望极沧江渺。
晚潮平、湘烟万顷,断虹残照。彩舫凌波分飞后,别浦菱花自老。
问锦鲤、何时重到。楼迥层城看不见,对潇潇、暮雨怜芳草。
幽恨阔、楚天杳。昼偏长,人贪睡。
新蝉高树,乳燕低飞。荷荡中,湖光内。
款棹兰舟闲游戏,任无情日月东西。钓头锦鲤,杯中美酝,归去来兮。
羡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间,楚尾吴头。十万家画栋朱帘,百数曲红桥绿沼,三千里锦缆龙舟。
柳招摇花掩映春风紫骝,玉玎珠络索夜月香兜。歌舞都休,光景难留。
富贵随落日西沉,繁华逐逝水东流。宋蔡神《南乡子》:木落雁南翔。
锦鲤殷勤为渡江。泪墨银钩相忆字,成行。
滴损云笺小凤皇。 陈事费思量。
回首烟波卷夕阳。尽道凭书聊破恨,难忘。
及至书来更断肠。锦鲤:简介:锦鲤(别 称:红鲤鱼、花脊鱼、拉丁学名: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生物学上属于 鲤科(Cyprinidae),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
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形态特征: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
其体长可达1-1.5米。 锦鲤由不同的色彩、图案和鱼鳞来区分。
其中蝴蝶锦鲤是于20世纪80年代才培育成功,以长而平滑的鳍而出名其实际上是由锦鲤和 亚洲鲤鱼杂交而成,并不是真正的锦鲤。锦鲤的色彩包括一到三种颜色,其中包括:白、黄、橙、红、黑和蓝(一种由于 鱼鳞下黑色所呈现的浅灰色阴影),颜色成无光或有光泽的。
尽管图案有着无尽的变化,但最好的图案是头顶的圆形小斑点和背部阶梯石状的图案。鱼鳞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大或小;或者有皱褶,如同“钻石”一般。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鹊桥仙 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少年游 晏几道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 珠露与深匀。
南楼翠柳,烟中愁黛, 丝雨恼娇颦。 当年此处,闻歌□酒, 曾对可怜人。
今夜相思,水长山远, 闲卧送残春。
次韵梨花 黄庭坚 桃花人面各相红,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轻轻笼月倚墙东。 ----------------------------------------------------------- 《梨花》 【唐】钱起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 《江岸梨花》 【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 《左掖梨花》 【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 《左掖梨花》 【唐】王维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 《左掖梨花》 【唐】武元衡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 ----------------------------------------------------------- 《追咏棠梨花十韵》 【唐】吴融 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 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
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
密映弹琴宅,深藏卖酒家。夜宜红蜡照,春称锦筵遮。
连庙魂栖望,飘江字绕巴。未饶酥点薄,兼妒雪飞斜。
旧赏三年断,新期万里赊。长安如种得,谁定牡丹夸。
------------------------------------------------------------------ 江岸梨花 【唐】白居易 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最似孀闺少年妇,白妆素袖碧纱裙。
-------------------------------------------------------------------------------------------------------- 陵园妾 【唐】白居易 陵园妾, 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 一奉寝宫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忆昔宫中被妒猜, 因谗得罪配陵来。
老母啼呼趁车别, 中宫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门到晓月徘徊, 柏城尽日风萧瑟。 松门柏城幽闭深, 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泪无人见, 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 三朝不识君王面。 遥想六宫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犹闻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尔军恩何厚薄? 愿令轮转直陵园, 三岁一来均苦乐。
---------------------------------------------------------------------------------------------------------------- 胡旋女 【唐】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 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 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禄山胡旋迷君眼, 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 数唱此歌悟明主。 —————以上都是写梨花的,以下题虽是梨花但只是个词牌名————— 《月照梨花/河传》 【宋】黄升 昼景方永。
重帘花影。好梦犹酣,莺声唤醒。
门外风絮交飞。送春归。
修蛾画了无人问。几多别恨。
泪洗残妆粉。不知郎马何处嘶。
烟草萋迷。鹧鸪啼。
------------------------------------------------------------ 《月照梨花/河传》 【宋】陆游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 小阁无人,绣帘半上。
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
修蛾忘了章台样。细思一饷。
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
倩传书。 ------------------------------------------------------------------- 《月照梨花/河传》 【宋】陆游 闷已萦损。
那堪多病。几曲屏山,伴人昼静。
梁燕催起犹慵。换熏龙。
新愁旧恨何时尽。渐凋绿鬓。
小雨知花信。芳笺寄与何处,绣阁珠栊。
柳阴中。 。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鉴赏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解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
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唐人诗中,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 “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
有关锦字的古诗词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锦瑟
作者:李商隐 (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唐)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蕈秋》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钗头凤
作者:陆游 (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浣溪沙·野饮松下
作者:苏轼 (宋)
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
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代: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鹧鸪天·家住东吴近帝乡》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鹧鸪天·南浦舟中两玉人》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南浦舟中两玉人。谁知重见楚江滨。
凭教后苑红牙版,引上西川绿锦茵。
才浅笑,却轻颦。淡黄杨柳又催春。
情知言语难传恨,不似琵琶道得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24秒